答案都在书里 两天后,“小胖子追文”又发了一条动态,这次他爸没出镜,只晒了一张《七日谈》的封面图。 配文:突然发现老一辈们吃的是真好。 《七日谈》借着这波流量,以黑马之姿强势杀入了年轻人的阅读圈子。 然后,小年轻们就...... 上头了! 不到半个月,超话、贴吧,甚至连应援站都建起来了。 老读者们直呼——宝藏作者快捂不住了! 这时,《七日谈》的粉丝们才后知后觉,作者呢? 书火成这样,咋一点儿关于作者的消息都没有? 以前那些销量稍微好点的书,一上热搜立马就有作者跳出来认领,趁机求一波关注。 《七日谈》都上好几次热搜,怎么作者悄咪咪的,跟没了......啊,不是......跟没手机一样? 宜敏确实不知道。 她早就退网了,也从来不用社交账号,连手机都是老人机。 倒不是说不用会,只是她更喜欢这种“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热爱一件事”的感觉。 她不想被网络舆论挟裹,只想写自己喜欢的故事,所以主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有诋毁和谩骂,自然也包括了掌声和赞美。 好的坏的,通通屏蔽。 ...... 苏雨眠听完,立马拿出手机,一搜书名:七日谈...... 好家伙,各种信息铺天盖地涌来。 有网友的自来水,也有名家的推荐,当然也免不了被一些人拉踩和批评。 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 《七日谈》的确火了,还不是一般的火,而是爆火! “妈妈你好厉害啊!我就知道,你肯定行。” 苏晋兴抢过手机,往下刷了几条:“嘿嘿......都是夸你的!” “我老婆成了大作家,那我这个大作家的老公是不是也能跟着出名?” “那个......”苏雨眠挠挠头,“爸,你现在已经出名了。” “啊?” “就是......名声不太好听......” 苏晋兴:“??” 《七日谈》里,最终大boss是一位毫不起眼的物理老师,原型就是苏晋兴。 “!” ...... 书火了,大家对作者也产生了好奇。 石泉趁热打铁,准备在京都新华书店为宜敏办一场签售会。 消息刚放出去,热度就起来了。 不到两个小时,预约报名人数破万,把整个宣发团队都吓了一跳。 石泉倒是不意外:“流量时代,流量只是表现,说到底还是内容为王。” 签售会时间很快定下,就在三天后,正好苏晋兴和宜敏可以跟苏雨眠一起北上。 次日清晨,天还下着小雨。 苏雨眠叫了辆出租,司机帮着把行李放到后备箱,一家三口坐进车里。 高铁站内,还有半个小时才检票,苏雨眠拿出提前准备的小蛋糕当早餐。 宜敏不喜欢太甜,栗子口味的就刚好。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