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女生频道>乱世枭雄之男儿豪情> 05:宝物失窃案之第三节(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5:宝物失窃案之第三节(一)(2 / 2)

1941年10月5日,日本陆军召开了部局长会议,这是统一陆军意见的主要会议。会议取得一致意见,即由于始终不能接受从中国撤军,日美谈判没有达成协议的希望,因此,应当下决心对美开战。然而,10月6日陆海军召开的联席会议上,认为日美谈判没有指望达成协议的陆军,同如果从中国撤军就有指望的海军发生了对立。10月7日,东条陆军大臣拜访了近卫首相,主张陆军原则上不接受从中国撤军。10月13日,在近卫首相的别墅“荻外庄”举行的近卫首相、东条陆相、及川海相、丰田外相以及企划院总裁铃木参加的五人会议,这是一次决定“和”还是“战”最后决策的会议。由于东条陆相坚持主张“驻军是陆军的生命,绝不能退让”,因此会议决裂,近卫内阁总辞职,东条内阁成立,积极准备对美开战。10月14日,在近卫内阁的最后一次会议上,东条陆相发言说:“撤军是核心问题,不知诸位是如何考虑的,陆军认为这关系重大,假如屈服于美国的主张,支那事变的成果将毁于一旦,满洲国将险象环生,进而对朝鲜的统治也岌岌可危。鉴于帝国圣战的目地,不合并,不赔偿。支那事变造成数十万的战死者,以及数倍于此的遗族、数十万伤兵、数百万军队和1亿国民在战场及内地历尽艰辛,耗费了数百亿的国家经费,如果是一般的国家自然提出割让领土的要求,然而,帝国以宽容大度处之。只有驻军才能使事变的成果得到巩固,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无需考虑对全世界的影响。”持最强硬开战论的陆军,主张开战的最后也是唯一的理由就是从中国撤军问题。也就是说,绝对不能从中国撤军,认为撤军就等于承认在中日战争中战败,无法面对“英灵”和国民。日本不能在中日战争中取胜,就必然要发动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日本无法预测需要多大的兵力才能继续向中国的腹地发动进攻,而且进攻到哪里才能让中国屈服还是个未知数,因此,日本采取了“战局不扩大”的战略方针。由此,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长期的持久战。

日本既然无法组织强大的兵力向中国的腹地进攻,就只能加紧对四川大后方的严格封锁。日军如果利用长江运输军队向四川进发,就会遭到美军设在江西遂川和四川成都机场空军的轰炸,而四川的船只越过川江到下游地区也会遭到日军的袭击。因此,范汉江想要联合武汉洪门共同做生意的想法,受到战争形势改变的影响,已经不太可能实现了。然而,范汉江并不知道中国抗战形式的变化,仍然做着联手武汉洪门共谋发展的美梦。因为,保国堂现在太需要钱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