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无奈,只好丢下这个愣头青的小舅子,回到皇宫。 回到皇宫以后,李天命令太监,召集群臣前来皇宫。 虽然这次的豪绅风波,是李天故意放任而为之。 但这不意味着他不会对此事问责。 或者说,李天就是想借此事问责某些官员,才放任豪绅们闹事的。 很快。 宫里。 御书房。 一众朝堂四品以上的官员在李天的命令下,聚集在此,打算召开殿前会议。 看着坐在龙椅上的李天,群臣心惊胆战。 毕竟,他们万万没想到。 高驰聚集豪绅前来京都,居然会闹出这种事情来。 在众官员看来,高驰的行为就是场绝对的政治冒险。 也许陛下顾及那些豪绅的社会地位,在法不责众下,不对他们动手。 可明眼人全知道,这群豪绅是高驰请来的。 他们做出这种事情,首先担责的,就是高驰。 但是显然,这群大臣全忘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 要怎样判断此事的责任,那是皇帝的一念之间。 李天想责问高驰,自然会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 但要是李天不想惩罚高驰呢? 那即使他闯下这样的大祸,也不会有什么惩罚。 身为一个精通阿谀奉承的官员。 高驰比旁人更清楚这点。 所以他很明白,自己的下场,只取决于陛下的需求。 而陛下是什么需求呢? 在高驰看来,那便是为远征军筹集资金啊! 为此,他不惜让钱洪泽代替曾黎,上位首辅。 让他缔造出“钱洪泽繁荣”。 并在股市崩盘以后,宽容的让钱洪泽维持目前地位,期望他像缔造这场经济繁荣一样,修复目前的股市。 但现在,股市的崩盘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日子了。 但大周的经济却毫无回转。 高驰代入了一下李天的想法,就知道。 虽然身为远征计划的组织者,李天非常需要资金的支持。 可其实,资金于他而还是次要的。 真正主要的东西,仍是稳定! 诚然,要是李天在大远征结束,并使国内稳定一段时日后,对豪绅们动手。 他高驰都不觉得奇怪。 可问题是,目前的陛下正忙着大远征。 即便他再怎样雄才大略,怎样功德至高,连三皇五帝都没法和他比拟。 面对和皇帝共天下了千百年的豪绅群体,一时间他也不太可能顾及的过来。 既然短期内没法解决豪绅这个问题,那陛下必然只有妥协。 想通这点以后,高驰当然肆无忌惮的鼓动豪绅们在宫门外举行示威活动了。 而随后,陛下必然只有让他出来主持局面,安抚豪绅,来获得大周急需的稳定。 但要是这样的话。 目前的文官体系里,还有个主持过实行调查员制度的钱洪泽在高驰上头。 这种局面下,豪绅们压根不可能买账。 想让他们相信皇帝真的妥协了,李天必须拿出些诚意来,给豪绅证明自己的决心和立场。 毫无疑问,罢免钱洪泽,让高驰继任首辅,就是最佳的诚意! 只是,如果李天知道这老家伙的想法,只怕会笑出声来。 比起资金,他更需要稳定? 这种想法,简直荒谬至极。 他李天自穿越以来,需要过很多东西,唯独不需要稳定! 他热衷于制造混乱,在国运衰弱时升仙。 但无奈李天虽然想这样做,可总有些利国利民的奸臣对他到处背刺。 害得他压根无法实施自己的计划。 以至于他得把手下的官员折腾个遍,使他们即便很不情愿,也只好精准无误的实行自己的计划。 丝毫不差。 李天之所以不向豪绅彻底下手。 只是因为他知道要是现在对豪绅施展超越调查员制度程度的手段。 那些背靠豪绅的官员只怕会离心离德,进而摆烂。 摆烂的官员,并非李天想看到的官员。 他们误国,可比起遵循李天命令去做些十分激进政策的官员,他们仍然不够误国! 所以,现阶段的李天只有通过和他们妥协的办法,争取时间。 从而酝酿更为激进的行为。 但是虽然高驰的推理过程是错的,可结果却是对的。 李天的确会跟豪绅达成短暂的妥协。 他也会罢免已经没什么利用价值的钱洪泽,并让高驰继任,在他的领导下,继续折腾儒家官员。 而这样做的话,首先就要有一个人来背锅了。 在李天看来,朝堂上下,这个最适合的人,当然非钱洪泽莫属。 所以。 殿前会议上,出现了诡异的一幕。 明明这场由豪绅举行的示威活动,明眼人都知道其幕后黑手是高驰。 可李天却不管高驰的罪责,反倒责怪起钱洪泽来。 “洪首辅,对于此事,你有何想说的吗?” 当听到李天这样问自己,钱洪泽还没意识到李天的立场。 所以,虽然他已经开始摆烂。 却仍然说道:“陛下,臣觉得本次事件,御史大夫高驰应当负主要责任。” “毕竟那些豪绅,全是他找来的。” 听到这话,高驰却心中发笑。 事到如今,这钱洪泽还在挣扎吗? 难道他不清楚,自己早已失去人心吗? 心里冷笑的他,旋即听到陛下问自己:“御史大夫,你有何想说的吗?” 高驰闻,立马出列。 他对李天躬身说道:“陛下,臣召集豪绅来京都,皆因陛下先前的吩咐。” “嗯?朕的吩咐?朕有吩咐你叫那些豪绅来京都吗?” 虽然已经决定保住高驰,可李天还是很好奇他究竟要怎样给自己推卸责任。 所以,李天语气平缓的顺着高驰的话问道。 听到李天在询问自己时,明显比询问钱洪泽时的口气平缓。 高驰心下觉得这次稳了。 于是他紧忙说道:“陛下,您自然没有直接下令臣去召集豪绅入京。” “只是,陛下您是派臣,还有御史台监管调查员制度的实行的。” “但是调查员有多少人?御史台又才多少人?如果让目前的御史台跑遍大周,去监管一众调查员,御史台的官员压根忙不过来。“ “所以,臣之前便上奏过陛下,希望您让御史台扩编八百名低阶御史,来监管调查员。” “但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