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听取了宋子玉的建议后,他们做出了调整。 至少给了放弃股市的工商业主一些利益,让他们不至于两手空空。 这样抵触的人,当然少了许多。 毕竟,会抵触这种政策的人早就抵触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仍有三成的工商业主不肯和刑部、法家合作。 这也让众法家大臣忍不住感慨,有钱的确能使鬼推磨。 面对这种人,周昆问道:“应该如何处置他们?上门抄家?” 吴牧野闻点了点头:“罗织罪名,然后派之前清扫过武林的同僚去解决这些人。” 周昆闻大手一挥,兴奋道:“早该这样了!” 其实,法家一直留有一支强大的势力。 那便是当初皇帝命令内阁清扫武林人士以后,一直留有的法家派系强力部门。 那群人的执行力非常强,手段也非常狠辣。 更重要的是,那群人全是武林高手,且全部效忠朝廷,效忠皇帝。 派他们去解决那群桀骜不驯的人,当然是很妙的选择。 周昆闻,在表示同意之余,还问道:“要不要把之前的同僚撤出来?” 吴牧野闻点头。 “撤吧,待他们撤了,强力部门就该动手了。” 吴牧野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 毕竟那群审判过乡绅的法家大臣,在坊间颇有威望。 若是他们直接参与后面解决工商业主的事情。 无疑会使他们这份无形资产受到损失。 即便周昆和吴牧野是法家之人。 也明白做人留一线,以后好相见的道理。 所以,他们还是尽力保下了那群在坊间有威信的大臣,留有了他们的威望。 以便以后继续跟工商业主群体进行交流。 …… 法家的工作效率毋庸置疑。 派遣强力部门解决那群反抗的工商业主,跟撤离原本的法家官员是同时进行的。 因此,次日清晨。 在坊间有威信的第一批法家大臣便完成了撤离。 他们刚刚离开。 那些清扫过武林的法家大臣,便带着强力部门抵达了。 事实上。 一个人对于股市市场冒险的胆量,跟他在法律上冒险的胆量是成正比的。 因此,那些渴望在高风险风口火中取栗,富贵险中求的商人。 在盘剥工人的事上,同样爱好挑战。 只是他们这回挑战的,是律法底线罢了。 因为经济冒险与法律冒险正相关。 所以负责解决他们的法家部门,没费多少功夫,便罗织了那群工商业主的罪责。 什么用有害原料制成商品售卖,以次充好。 强迫工人劳动,殴打致死等行为。 这些还只是刚入门的事情。 在调查中,法家部门甚至发现。 有一名工商业主为了管束夜班工人在工作时不准外出摸鱼。 甚至将夜班工人所处的工厂上锁,不让他们离开。 结果工厂内的煤油灯发生故障,引发火情。 五十多名工人因为大门被锁,无法逃离,在工厂里被活生生烧死了。 还有一名矿老板因为过度压榨工人,强迫工人在矿井里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 要是有工人超额完成当日的任务。 那么次日,这便会成为所有工人的最低工作量。 这么高强度的工作,令工人们怨声载道。 可为了生存,那些工人还是顶着高风险、高强度的环境,奋不顾身。 然而,工人可以忍受这一切,皆因矿老板能发的起工资。 但是当那名矿老板在贪欲催使下,把现金投进股市以后。 他的现金流断了…… 然后,他开始拖欠工人工资。 于是,愤怒的工人选择罢工抗议,并把矿老板雇来监管他们工作的流氓地痞打了个半死。 毕竟工人的组织性其实比流氓地痞还是高很多的。 然而面对这种情况。 矿老板却非常心狠手辣。 他直接向当地的守备军军官行贿,并谎称一群莲花教的反贼控制了自己的矿场。 于是,军官直接率领大部队,甚至包括重骑兵和火枪兵,杀进了矿场。 暴力镇压了矿场内的工人。 直接导致工人死伤无数。 看着这些结果,法家大臣颇为震惊。 他们原以为,儒家身后的乡绅豪族为了土地兼并,已经够丧心病狂了。 但没想到,这群工商业主居然更为狠辣。 为了利益,罔顾几十上百条性命,或者排放有害物质致使成千上万人丧命,他们也不在乎。 面对这群人。 法家大臣们毫不犹豫。 直接命令强力部门把他们抓起来,逐一审判。 很快,刑部便通过强力部门,把很多劣迹斑斑的工商业主抓到了京都。 经过审判,许多人直接被剥夺了财产,判处流放或者劳役的刑法。 与此同时,对于那几名简直太过离谱的家伙。 法家丝毫没有心慈手软。 他们直接将那些唯利是图的小人判处斩首。 但是对于这样的判决,儒家户部跟别的势力还没来得及干涉。 李天就首先站出来了。 李天直接将吴牧野和周昆叫来了御书房。 然后对他们说道:“虽然那群奸商做的的确过分,可你们也别把事情做的太绝了。” “做人留一线,以后好相见嘛!” 此话一出,性格耿直的周昆直接说道:“陛下,那群奸商太过分了,若是不重拳出击,令他们胆寒。” “只怕以后会变本加厉啊!” 李天闻却摆摆手。 开口道:“朕相信,百姓是可以教化的。” “惩治只是手段,并非目的。” “我们的目的,是让百姓知道何为该做之事,何为不该做之事。” “但是……那群人不死,别的奸商恐怕心存侥幸啊!” 周昆反驳。 李天闻,笑了。 他拍了拍周昆的肩膀,在周昆疑惑的表情下,说道:“朕说他们不死了吗?朕只是想给那群奸商留个全尸,以彰显朝廷的仁善。” 额…… 听到这话,周昆有点无语。 心道你都要人命了,还想让他们记着你的好吗? 周昆觉得有点荒谬。 但是留全尸的事,他也还可以接受。 于是他说道:“陛下既然仁善,不想那群人死无全尸,臣一定努力宣扬陛下的仁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