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慈不掌兵,犹豫了一瞬后,他还是恭敬行礼:“末将领命!” 接着,李天看向本伊默罕。 恶魔皇帝满脸慈祥的对这位可怜的土耳斯使臣说道: “本伊使臣,你就放心吧!” “只要我大周的军官团抵达土耳斯帝国。” “你们很快就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部队,用来击溃波利联邦的骑兵!” 当然了。 李天还会在远征军队伍里,安排上百名精通西洋国语的文人。 当土耳斯的近代骑兵在纳也维击败波利联邦以后。 众人都会知道,土耳斯帝国的骑兵,是大周训练的! 在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后,李天便离开了马场。 反正他秀也做了,建议也提了。 相信那些看见自己对远征的事情这么上心的大臣,也会少添点乱。 既然这样,李天也寻思着。 趁着天色还早,回宫再补个回笼觉。 …… 跟李天预料的一样。 当他破天荒的早起去马场参观的消息不胫而走以后。 朝廷里反对远征的声音便小了许多。 众人都清楚,现在的皇帝多么强势。 在些不怎么重要的事上反对还好说。 既然陛下已经这么重视了,他们要是还给脸不要脸的话…… 他们就该去漠北种地了。 不过就在朝中大臣对远征的事情摆烂以后,他们又瞄上了另一件事。 殿前会议上。 一众官员对李天说道:“陛下,苏士伊运河工程庞大,以国库的储蓄,恐怕难以支撑挖掘。” “然其连贯三洲两洋,为世界运河之最,利益庞大。” “还请陛下发行苏士伊运河公司股票,跟民间筹集资金,以用作运河挖掘!” 听到这话,李天不乐意了。 如果不是苏士伊运河耗资庞大,他干嘛要拿国库的钱单独投资? 他就是知道难以支撑,才这样做的啊! 要是跟民间筹集资金,那不是前功尽弃吗? 如此想着,李天对此事就更抗拒了。 他说道:“苏士伊运河乃国家项目,必须掌控在国家手里。” “拿民间的钱,算怎么回事?” 不用民间的钱? 众大臣闻不乐意了。 自打大列颠人献上了万国堪舆图后,他们就知道了苏士伊之地的重要性。 也知道在这里挖掘运河,会有多么大的利益。 因此,他们怎样也要掺进去一脚。 于是,一名大臣说道:“陛下,这是您多虑了。” “老百姓只是想要苏士伊运河这条黄金航线的利润,是否拿捏其要害,才不感兴趣。” “陛下完全能在招股会议上说明,百姓购买股票以后,只享受利润分红,不拥有管理权。” “这样,陛下既可以掌握苏士伊运河,还不与民争利,岂不两全其美?” 听到这话,李天撇撇嘴。 不与民争利? 当然了! 他巴不得朝堂上这群“百姓”全部化身硕鼠,贪墨枉法。 可惜他们没这个胆子。 对于与民争利的问题,他没有太多想法。 要的,只是让国库单独承担挖掘苏士伊运河的费用,不给“百姓”添负担。 因此,李天说道:“既然你们以为朕这样做,是与民争利,可以!” “那朕就还利于民!” “朕决定了,以后大周在苏士伊运河得到的利润,将用于意料、军事、教育、科研和官员开支上。” “这下,众爱卿满意了吧?” 把苏士伊运河的利润用在这些上面? 听到这话,大臣们不乐意了。 虽说这样做,他们也可以得到许多利益。 但一来这么长的流程太麻烦了,远没有售卖苏士伊运河公司的股票便捷。 二来,这样做的不可控性也很大,利益分配很有可能因为官员的位置变化而改变,远不如手里的股票稳定。 更何况,比起股票分红的红利,在公共开支上贪钱可是贪污。 已经学会以更好的吃相捞钱的大臣们,不想用如此不体面的方式得到利益。 陛下是想把苏士伊运河的利益投入到医疗、军事、教育和科研这些地方是吧? 没问题! 很快,就站出来一名官员,说道:“陛下,您想把苏士伊运河的利润投入在民生,此乃好事,我们当然赞同。” “只是您没有必要冒着国库亏空的危险做这种事啊!” 不,朕就是想这么做! 李天心里呐喊。 但没等他开口。 官员便继续说道:“为苏士伊运河公司招募资金,可以减轻国库的负担。” “而陛下若是想让钱用在这些领域,可以在招股会议上要求入股人,在这些领域必须拥有一定投资。” “在达成准入机制以后,才可以购买苏士伊运河的股票。” “这样一来,岂不美哉?” 这名官员的想法,得到了场上大多数大臣的认同。 但李天却被这位官员的话差点吓得瘫倒。 民间医疗?民间教育? 这全是什么生物才会产生的想法? 他李天只是想短期内消耗大周的国运。 但对于自己统管的这个国家长期的国运,李天还是希望它能好的。 而民间医疗和民间教育这种东西,在短时间内不会对大周产生影响。 可长期以往,大周的子民就会倒霉了! 这算什么妙招? 这分明是弊大于利的办法! 你们这群乱臣贼子,简直是太坏了! 想到这儿,李天恨得咬牙切齿。 但他明白,这群大臣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缺乏见识。 如果他们真的明白自己在说什么。 即便他们真的这样想,也不敢正大光明的说出来! 不教而诛视为虐。 李天不是变态,不打算虐待自己的子民。 无奈下,他只好说道:“苏士伊之事,朕意已决,不必多。” “如果今后,再有人敢提及此事,朕就让他好看!” 这下子,众大臣终于知道陛下生气了。 因为李天积威已久,所以众人明白皇帝动怒后,全部噤若寒蝉,不敢再说。 见到众大臣安静下来。 李天继续说道:“朕打算再开秦汉之少府,与朝廷平行。” “专门统管国有公司。” “只对朕负责。” “其中,设立层层董事、经理,负责处理所有内部事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