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李天唐含雪> 第427章弃儒投法,当个墙头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7章弃儒投法,当个墙头草(1 / 1)

他看见早就等候多时了的侯路和青和。 看见他进来,侯路立马起身,问道。 “曲御史,少林寺的情况如何,那个徐刚林的情况摸清了吗?” 曲明闻摇摇头,开口道: “你们也知道,我等此时前去寻找徐刚林,原本就是件很可疑的事情。” “无奈兹事重大,我等还非去不可。” “我们这一步,是冒着被徐刚林盯上的风险走出的。” “他怀疑我们了。” “我们也知道他心有怀疑。” “我们对彼此的猜测,都心知肚明。” “所以,短时间内也没法探清这家伙的底细。” 听到这话,二人脸上都露出无奈的表情。 其实,如果只是寻常御史去少林寺,他们并不会这么在意。 他们有的是办法打发来者。 可徐刚林的身份特殊,所以他们非常警惕徐刚林的行为。 正因如此,他们不得不冒着风险,做出些可能被徐刚林抓住把柄,却还得做的事。 接着,曲明对二人说了有关他们在少林寺跟徐刚林交谈的结果。 得知徐刚林在少林寺跟三名御史说的话后,县令侯路和青和和尚面面相觑。 侯路感慨:“真是神仙打架,俗人遭殃啊。” “大人可知道,是何人指使这徐刚林去少林寺的?” 青和问道。 侯路点头。 但是没等他说话,曲明就先哼一声,说出了答案。 “还能有谁?还不是那个法家的信徒曾首辅!” “他这是想铲除异己,对儒家大臣下手!” “不过前段时间,陛下敲打了他,所以在中枢不好挑起党争。” “因此只能对地方官员出手了。” 听闻徐刚林背后不光是皇帝,还有首辅,青和一阵头疼。 侯路也吐槽道:“有时我也想不明白,那个曾首辅在想什么?” “我儒家明明传承千百年,微大义。” “若是他有什么想法,试图推行新政。” “在四书五经内随便找找,总可以找到为他改革提供依据的话出来。” “可他非另起炉灶,拎出早就消亡的法家学术当做招牌。” 曲明叹息一声。 侯路这个地方官对朝廷中枢的情况不大了解,可他却很明白这一切的原因。 那便是皇帝! 当今圣上的权威已经到了前无古人的境地。 不光在朝廷。 坊间、商界、武林,甚至是国外。 所有人都匍匐在他的脚下畏畏缩缩。 现在,皇帝面前唯一的制衡,就是传承千百年的儒家学术。 尽管皇帝没有表现出什么意愿,甚至连想法可能都没有。 可用皇权挑战传统的需求摆在这里。 曾黎的出现,其实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顺应朝廷独尊的需求罢了! 不过这种话,可没人敢说出口,曲明只能保持沉默。 这时候,青和忽然说道:“既然所有的缘由,是新任首辅想打击儒家。” “那你们何不改信法家呢?” “即便以后这位曾首辅倒台了,大不了你们去给圣衍公一笔供奉,再悔过就好了。” “当今之计,只能如此了。” 听了青和的建议,二人都觉得很有道理。 假意改信,以后悔过。 如果这位曾首辅真的想打击儒家,或许会放过他们。 只有千金买马骨,别的儒家臣子才会弃儒从法。 次日。 曲明带着丰登县令侯路的信件,坐火车返回了京都。 他把信件投去了首辅曾黎处。 如果是从前,一名区区县令想给首辅写信,那怕是连房门都过不了。 但现在,由于余明和徐刚林的行动,不管是皇帝还是首辅,都把视线聚集到了这个小小的县城。 以及隔壁的千年古刹。 这一点,众人都心知肚明。 所以曲明的信件,很轻易便递到曾黎的案前。 不光这样,曾黎还把信件拿给同僚们观看。 侯路的信件其实很简单。 在信上,侯路说自己观首辅之政,一扫朝堂过去的诸多弊病。 如此变化,让他感慨良多。 同时,他也对法家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他苦于周围只有四书五经,想学法家学术却没有门道。 无奈,只好叨扰首辅,想拜在他的门下,以便学习。 曾黎当然知道侯路只是迫于压力,不得不改信。 他本人,对儒家和法家估计都没什么忠诚可。 有用,就拿起。 没用,就扔掉。 曾黎把一众同僚召集到家中。 等众人看完侯路的信件后,曾黎示意他们讲讲自己的想法。 一名法家臣子开口道:“首辅,这是好事一件啊!” “虽然我觉得这个侯路只是墙头草。” “可利用这次机会,把他收在门下,也可以有千金买马骨的作用。” “只要有了这个先例,那以后就会有更多人弃儒从法。” “这对于咱们得事业,可是大有裨益啊!” 听完他的话,众人点头附和。 他们的想法也和这名大臣的一样。 听闻此,曾黎先是看了一眼场上众人。 在众人的表情上,曾黎看出了他们的立场。 但是…… 当他把视线挪到余明身上时。 他发现余明的脸上,颇为不屑。 曾黎眼前一亮。 旋即,不动声色的问道:“余学士,你觉得怎么样?” “呵呵。” 余明冷笑道:“首辅,依学生看,这种货色即便一时间迫于压力,弃儒从法。” “他日我等失势时,他也会弃法从儒。” “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听到余明的话,刚才讲话的大臣轻叹一声,脸上非常无奈。 他对余明说道:“这并不是个非黑即白的世界。” “大多数人,都处在晦涩不清的灰色之中。” “而我们想要得到胜利,就得尽量团结所有能团结的力量。” “团结所有能团结的力量?” 余明闻,脸上嘲讽的笑容更甚了。 他开口问道: “这位大人,既然这样,那你不妨说说,什么是能团结的力量?” “这……” 余明的话,把这位大臣问不会了。 倒不是他讲不清什么是团结的力量。 只是余明的态度,让他有点摸不清头脑。 见对方不说话,余明说道:“在讨论我们为何要团结大多数力量以前。”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