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白自己的仕途,已经时日不多了。 他想起身,可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在心力交瘁以后,压根提不上劲。 无奈,他只能喊来管家,让他扶着自己,前去书房。 他要草拟请辞的奏折。 …… 齐顺义要告老还乡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京都。 兰妃寝宫。 当李天看到齐顺义的辞职奏折后,他有点奇怪。 他不明白,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以后,除了第一任首辅以外,其余三任首辅都颇有建树。 尽管那些家伙的作为,不是他想看到的。 他更想看到一个喜欢瞎折腾,人菜瘾大的首辅出现,帮他败坏国运。 但他仍然惊讶于齐顺义在毫无作为的前提下,就忽然请辞的行为。 “罢了,有唐孝仁三位首辅在前,我还奢望什么自行车。” “这家伙没有给我搞出什么功绩已经算不错了,我还想让他给我祸乱大周,想什么美事呢!” “能什么也不做,碌碌无为的请辞,已经算很不错了。” “罢了,就这样吧!” 由于是首辅请辞的奏折,该有的礼数李天还是有的。 他亲自落笔,在辞呈上批红,准了齐顺义告老还乡的辞呈。 接着,他又开始思考起下一任首辅的人选。 在他看来,徐刚林是块不错的料。 甚至在李天看来,这个徐刚林还是大周的一把双刃剑。 用不好可以造福国家,用得好就可以祸国殃民。 若是他加以引导,让他乱折腾,估计不用一年,李天就可以成仙。 但现在的徐刚林,不管是资历还是手段都太浅薄了。 朝廷升任首辅当然有其规则,首辅也只是在那几名大臣中选。 若是贸然改变规则,一定会被奏折烦死! 李天可不想被他们烦死! 徐刚林可以当做苗子培养,李天把他的名字添在了屏风上。 小魏子暗暗心惊。 这面屏风上的名字,无一例外全成了朝廷重臣。 可以说,出现在这面屏风上,就是深得帝心! 徐刚林也可以位列其中,可见陛下对他的器重! 然后,他把视线看向了内阁次辅曾黎。 对于曾黎,李天对他的印象还不错。 此人能力虽然很差,不是什么扰乱国家的好料。 但有一点,李天非常欣赏。 这家伙,敢在儒家已经统治上千年的情况下,公然宣扬法家学派。 唐代的牛李之争,就是唐朝中期的一次巨大消耗,也浇灭了唐武宗中兴的火苗。 现在这法家和儒家势如水火,是不是能利用一下? 李天觉得曾黎搬出来法家,就是想挑起朝堂斗争! 这次非正常的首辅离任,让已经安稳了许久的朝堂动荡起来! 动荡的好啊! 李天算是想明白了! 若想成仙,就不能怕折腾! 虽然一个动荡的朝堂三任,那也比涨国运强啊! 毕竟,现在的皇帝,威望已经高到离谱。 这种威严之下,李天放个屁,大臣都说是香的。 若想败坏国运,还是得让这些大臣自己干起来! 如果他们跟之前似的团结一致,那国运是怎么也败不掉的! “那就让他补上吧!” “或许让曾黎成为首辅,可以给大周带来一些不同的变化。” 当曾黎收到自己被升任为内阁首辅的旨意后,他先是懵逼的。 毕竟他的党争行径已经被陛下看在了眼里。 按照他的预想,自己不被罢黜就不错了,怎么会升任内阁首辅呢? 后来他多番打听,这才知道。 原来的首辅大人齐顺义,居然主动请辞! 陛下见内阁首辅的位置空缺,这才升任了他。 看着齐顺义离开京都时的背影。 曾黎发现,这个对手好像苍老了二十岁。 整个人就像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 曾黎突然明白了过来。 自己坑害齐顺义的事,陛下或许知道。 可齐顺义本人不知道啊! 在齐顺义的眼里,他才是坑害同僚,挑起党争的人。 加上那日陛下在内阁的行为,在曾黎看来或许是警告自己。 可他代入齐顺义的视角后,跟自己比较,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想到这儿,曾黎不由得吸了口气,感慨陛下的好手段。 不过现在的局面,也让曾黎稍稍放心了一些。 他知道,陛下既然升任了自己。 那段时间内,他应该不会追究自己的过错了。 想想也是! 毕竟他曾黎虽然也坑了齐顺义一把,但一来这些事全是余明安排的。 他纯属是跟着这个可畏的后生躺赢。 真要说起来,他其实什么也没做。 二来,这事原本就是齐顺义主动挑起的。 他即便真把齐顺义坑了,那也是活该。 就算陛下不喜欢他们党争,承担首要责任的,也是齐顺义,而不是他曾黎。 有了这道心理建设,曾黎就坦然多了。 当然,他也明白党争的事应该先放下。 毕竟陛下已经表现出对他们的不满,还认命了那个真的为民请愿的傻子做御史。 因此,他让自己一派的官员,全部偃旗息鼓。 “可惜了,齐顺义虽然倒台,可是儒家依旧势大。” “不能借这个机会,扩大影响,让法家真正站稳脚跟,不知道下次压倒儒家的机会,得什么时候。” 内阁。 看着齐顺义虽然离开,可他扶持的大臣却一个没有走掉,曾黎在偏殿不由得抱怨。 而被他故意找茬叫来,因此没有被齐顺义一派官员怀疑的余明却是笑了。 “大人,您别只顾着把视线放在内阁,放在朝堂上啊!” “嗯?” 曾黎闻,好奇的问道:“你可有什么想法?” “这是当然。” 余明笑了笑,问道:“学生请大人回忆一下,这历史上的法家是怎样销声匿迹的。” “这……” 曾黎回忆了一下。 很快,他便想起法家的历史。 历史上的法家,是亡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实际上的法家,是亡于秦末所有百姓的背弃。 秦法森严,寻常百姓也动辄受刑。 在战国时期,虽然秦法森严,可是也保证了军功贵族上升的道路。 可是到天下大一统,军功体系宣布破产后。 没有那么多敌人,还如何提升爵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