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多谢范大人!” 范建又说道:“你我的政见不同,但你知道我为何跟朝廷引荐你吗?” 范建是法家的信徒,推崇依法治理南洋,实行严格的律法。 现在南洋许多汉人豪强,土邦酋长,听到范建的名字都后背一凉。 凡是作奸犯科的,全会被南洋都护府严惩。 范建实行律法十分的严苛,不管是南洋人还是大周人,都逃不过法网恢恢。 但是刘文卓是黄老之学的门生,推崇清静无为休养生息。 二人在学术上有很大的分歧,之前也是矛盾重重。 刘文卓也没想到,范建会引荐自己。 刘文卓和心学大儒吕为宾是同榜进士。 现在众人都知道,皇帝喜欢提拔年轻人。 不过刘文卓在同年里,也仅仅比吕为宾略逊一筹。 但是吕为宾是心学大儒,现在的地位已经足够名留青史了。 朝廷所有人都觉得,他以后入阁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现在吕为宾已经是国子监祭酒。 等他待上几年,栽培出一批人才后。 到时候门生怕是遍布朝堂,要变成一宗的魁首。 现在看来,吕为宾反倒不会着急入阁。 刘文卓的速度也不慢,现在他已经做到了南洋都护。 范建升任六部侍郎,这也是非常关键的职位了。 也就是说,刘文卓距离六部侍郎也只有一步之遥! 这在大周历史上,已经是非常可观的升迁速度。 现在南洋、西疆两个都护府的位置,全是锻炼人的职位。 如果做得好,很好出实绩,以后就是青云之路了。 刘文卓也很感激上司范建引荐了自己。 “下官多谢大人的推荐。” 范建说道:“你我政见不合,我引荐你,也是为了南洋。” “刘大人是榜眼,应该知晓秦汉之制吧?” “原来是这样,原来范大人是希望我给南洋留点休养生息的时间?” “不愧是榜眼,我正是此意。” 范建说道: “秦是行法家之路,可是秦法严苛,所以秦二世消亡。” “但是世人皆说秦法严苛,却没人思考过,为何要行秦法。” “始皇帝不惜废黜亲近儒生的大公子扶苏,仍然要行秦法,又是为何?” “那是因为秦法严苛,不过非常时候必须得行非常之法。” “六国初定,各地全是不安分的六国贵族。” “天下刚刚统一,豪强藏于民间,如果不行秦法,那天下早就反了!” “之前南洋也是这样,刚刚归附,藩王土邦全部臣服。” “海盗横行,匪贼遍地。” “所以朝廷才派我来,行法家之法。” “现在南洋已经平定,陛下让我回去,就是到了休养生息的阶段。” “就宛如西汉初年,文景行黄老之策,那才有了武帝的兴盛。” 刘文卓连连点头。 没想到范建居然可以摈弃学术上的争论,真正的为南洋考虑。 其实刘文卓从土澳赶回尼玛拉的时候。 他沿途的见闻,也确定了他的猜测。 现在南洋已经平定,不适合再推行范建的严苛刑法了。 太过严苛的法律,反倒束缚了南洋的发展。 很明显,现在的南洋,需要更为宽仁的管理者。 刘文卓说道:“现在的黄老之学,也不是过于强调小国寡民。没有大周律为基准,太过放纵也是种不负责任。” 范建这才点点头,这下他才终于放心了。 刘文卓的意思是,会延续他之前的巡回法院制度。 其实法家跟黄老之学许多地方是一致的。 尤其是依法这件事上,二者都是一致的。 只是黄老之学认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不适合太过严苛。 法家却把法律当做工具,觉得法律必须得深入到平时生活。 这便是学派之间的理念冲突。 而范建也知道,南洋需要宽宥对待,不能再派一个法家门生来就任南洋都护。 所以这种时候,刘文卓接任反倒是最好的选择。 完成了交接后,刘文卓几乎彻底接手了范建留下的都护府。 他只提拔了个人的亲信担任关键岗位。 几乎延续了范建时期的所有配置。 不过刘文卓上任后,南洋紧张的气氛渐渐消失,商业也愈发繁荣起来。 魏康的香蕉种植园大获成功。 现在妻子已经怀孕,魏康除了每天在家陪妻子,就是在种植园忙活。 为了方便运输,魏康买了一艘明轮船。 刚开始买船时,魏康还是不太情愿的。 若非当时的都护大人范建,邀请尼玛拉的府上去明轮船工坊参观。 为了给范建面子,魏康才买了一艘明轮船。 但是让魏康没想到的是,这种燃煤的明轮船居然出奇的好用。 不用看风向,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行驶。 马力足。 更主要的是,明轮船还节约人手。 在尼玛拉,现在什么最紧缺? 船长跟水手。 跟别的职业不同,船长的培养时间特别长。 一个熟练的船长,是非常难得的。 懂得怎样驾驶船,怎样维修船。 可以领导船员,还能使用六分仪来判断船的位置。 经验老练的船长,培养起来特别的费事。 可是明轮船的出现,让许多时候不再需要船长。 像是魏康家里的船,每天就是从种植园的岛屿,把采摘的香蕉运输到尼玛拉。 这段路程没有什么暗礁,也不复杂。 所以只用一个水手操控明轮船,就能把船安全的从种植园行驶到尼玛拉。 不用水手,只用一名轮机长,检查船体的故障就好了。 这便是明轮船的好处。 意识到这一点后,南洋大大小小的种植园主,全开始购买明轮船。 听说现在南洋明轮船厂的单子,已经排到明年去了。 魏康庆幸自己早就买了明轮船,上一次父亲的朋友前来,想花两倍的价钱买明轮船,魏康都没有卖。 不过魏康也有发愁的事情。 罐头工坊的生意不错,听说连西疆的大周军队,都吃到了南洋的罐头。 可是魏康仍然觉得生意做到了瓶颈。 罐头这东西就这么大的产量,即便收购周围所有种植园的水果,也就这么些。 而且罐头这玩意儿,现在在大周还算是奢侈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