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李天唐含雪> 第391章俄斯有什么是大周需要的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1章俄斯有什么是大周需要的呢(1 / 1)

余杭一个三口之家,父母仅凭种地就可以供养孩子读书到十八岁。 这便是差别! 更别说发达的地区,名师大儒也多,学习资料也多。 所以各地官府最重要的事,就是发展当地经济。 现在朝廷下一纸诏书,就要放弃很多的经济作物? 各地当然是不满意的。 孟泽就是这样一个上进的知县。 他治下的叶城县,是皖北的一个县城。 皖北地区紧挨着余杭和华江府,一直以来都给余杭和华江府输送人口。 皖北地区的人口外流是很严重的。 孟泽所在的县城,不到十万人口。 现在已经有快两万人都在华江府做工。 为了把人口回流,孟泽在叶城县推行种植桑树。 皖北的气候跟余杭差不多,孟泽也想在叶城县引进丝绸工坊。 有了丝绸,那叶城县就可以留住人口。 有了人口就可以有发展,而孟泽才有能政绩。 没想到朝廷下了诏书,要求各地最低的耕地面积。 上面知府下令,让孟泽把桑田改成农田。 这下子孟泽可是动气了! 好不容易才说服本地人去种植桑树,现在又要改回粮田? 而且粮食能有多少田税? 没有桑树,本地引进的丝绸工坊该怎么办? 孟泽把知府的命令丢在一旁,全力推行他的丝绸工坊计划。 有的知县知府跟孟泽这样不听话,不过也有一些听话的。 铲除了许多经济作物,重新耕种了粮食。 可是东西发展不均的苗头,却已经隐隐探头了。 解决了各地大幅度上涨田赋的问题后,李天终于轻松了下来。 政事依然交由唐含雪来批阅,李天带着马上临盆的兰妃,看看戏听听曲儿,生活过得很舒坦。 李天的生活过得不错,井川浩三的日子可谓是十分的悲惨。 第一批工匠已经乘船前往大周。 钱塘府专门划出了一块地方,用来安顿这些倭国的工匠。 钱塘府把这块地方叫做工业园,允许倭国工匠在里面自建住房。 同时钱塘府还制定了条件,手艺出色的工匠,可以直接改为大周籍,赐汉姓改为大周人。 原本这些工匠都是被押解着登船的。 可听说这是前去大周的船,工匠们全部欢呼雀跃。 大周!那可是比在倭国好多了! 杨振的这一招,彻底击垮了井川浩三自己研发蒸汽机的企图。 本月国运结算中! 结算项目: 兰乌草原经营(月收):东辽扫荡兰乌草原,兰乌草原稳定,大周国运:+1000点! 滥竽充数:大周国运-5000点! 本月初国运点:9万3千点! 本月末国运点:8万9千点! 待结算项目: 合击波旦:进行中! 开发土澳:进行中! 提示:本月国运并未下降至最低国运点,无法提升《灭势图录》! 李天随手关掉了系统。 罢了罢了,躺平吧。 李天这边躺平了,不再摆弄朝局。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大周这个庞然大物,仍然在往外施展獠牙。 在俄斯帝国,索洛莉女王登基以后。 她委任了大周公使庄清凡为国师。 而俄斯帝国,也伴随女王登基,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 “女王陛下,我觉得不能废除奴隶制度!” “奴隶制度是我们俄斯帝国的基石!废除了这项制度,那谁来给贵族耕地呢!” “女王陛下,我觉得不应该派人学习大周,我看西洋的英吉利,更适合我们俄斯帝国学习!” “女王陛下,大周和英吉利都太远了,咱们应该改善与德志意的关系。” 在女王的大殿里,各级官员全部说着自己的意见。 索洛莉只觉得头疼欲裂。 她终于愠怒的说道:“效仿大周乃是国策,下去吧!” 索洛莉摸了摸肚子,呵斥了堂上群臣。 这时候,庄清凡从她身后出来。 “陛下。” “哎,这群冥顽不灵的贵族们,我简直是受够了!” 索洛莉看着庄清凡说道: “在你们大周,是如何对付贵族的?” 庄清凡说道:“陛下,在我们大周,贵族就像是吉祥物,是没有实权的。” “啊?这是为什么?” 庄清凡说道:“在我们大周,贵族等同于勋贵,他们有爵位,可是管理整个大周的仍然是文臣。” “所有的文臣,都是经过科考选上来的。” “他们中有贵族子弟,可是主流仍然是广大寻常的读书人。” 索洛莉听的非常认真,她轻叹了一声说道: “大周的皇帝果然是无上的智慧。” “我们俄斯人的问题,就是这群贵族!” 说到这里,索洛莉露出杀心。 俄斯帝国的贵族全是两面三刀的家伙。 在索洛莉和库琳娜的争斗里,这群贵族两不相帮。 等到索洛莉掌控了政局,他们再出来站队。 但是等到要改变俄斯的时候,这群贵族又联手相抗。 索洛莉这才明白,当年库琳娜执掌大权时,为什么第一件事就是清扫这些贵族。 那些在索洛莉身边围绕的贵族,更是像秃鹫似的围上来。 他们试图拿回当初的投资回报。 索洛莉开始厌恶那些曾支持过她的贵族。 更加倚重庄清凡这些大周派来的公使。 庄清凡继续说道:“俄斯人想要发展,就必须得融入到大周的体系里。” 索洛莉摸着肚子说道:“但是大周需要我们什么呢?” 索洛莉轻叹了一声,四下望去,大周压根不需要俄斯的东西。 俄斯农业并不发达,土地产量勉强可以满足俄斯人的需求。 更别说出口大周了。 而且从俄斯帝国给大周运输粮食,运费简直太不划算了。 除了粮食以外,俄斯人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品。 俄斯帝国还处于农耕社会,许多地方仍在以物易物。 压根没有像样的工坊。 所以索洛莉十分的忧虑。 她也想融入大周的市场里。 但是自己压根拿不出交换的物品来。 庄清凡想了想,也觉得索洛莉说的没错。 俄斯帝国虽然地大,可是压根称不上物博。 矿产还算丰富,可是压根没有开采的技术。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