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李天唐含雪> 第384章把南洋发展的那么好,朕调你回京总行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4章把南洋发展的那么好,朕调你回京总行吧(1 / 1)

有着火器与刀枪的佛朗基人,在西洋大陆虽然不算很顶尖的强国。 可是屠杀这些勒加群岛上的土著还是轻而易举的。 他们掠夺原住民的财产,把他们抓成奴隶。 佛朗基人在勒加群岛残酷的杀害土著。 而此时的李天,还不知道又有噩耗出现。 他的注意力全放在南洋上。 根据南洋都护府呈上来的报告,南洋是大周目前增长最快的地区。 根据殖扩论的理论,大周的人口很快便会增长到大周土地难以承担的地步。 其实,在余杭、大越这种人口密集的地区,土地早就不堪重负。 闽南地区,一直都有溺婴的现象。 之所以干出这么有悖人道的事情,也是因为物资太缺乏。 家里没法养活那么多孩子,只能选择把多余的孩子弄死。 许多闽南人,也选择了下南洋。 南洋的人口快速增长。 婆州罗、哇爪这些大岛屿,土地肥沃,但凡仔细耕种,水稻能一年四熟。 另外南洋还有种植园,可以种植胶树橡胶等经济作物。 南洋现在还有大量的金纳膏树种植园。 金纳膏可以治疗疟疾,大周的开拓者能够深入密林。 除了优越的农业资源,南洋的贸易也是大周的重要航线。 土澳开采的矿石,印地运来的香料,这些全要从南洋经过。 光是为上船补给,就是项不错的生意。 南洋也拥有许多优良的港口。 现在这些港口,全部被南洋都护府以各种手段,抢占或者租借到了大周手里。 尼玛拉现在更是发展成为南洋第一的城市。 总之南洋的势头很猛,这也使李天十分头疼。 南洋也发展的太快了! 怎样应对南洋的发展? 他翻开南洋都护府的总督范建的奏折。 一看见范建,李天就来气! 这家伙已经背刺他好几次了! 这家伙去了南洋,南洋就开始发展! 不行,不可以再把他留在外面了。 必须得调回中枢,朕得亲自看着他! 可是南洋发展,也并非范建一人的功劳啊。 李天有点头疼。 因为那里的位置太好了! 那里是商贸航线的集中区,基本上所有进入大周的航线,都得从南洋走。 那里气候湿润,土地肥沃。 水产丰富,可谓是得天独厚。 原先的土人问题,基本上也已经平定。 这样的南洋,在勤奋的大周人涌入以后,当然是快速繁荣。 李天头疼南洋的势头,但没想到怎样解决南洋的问题。 罢了,先调回来范建再说吧。 就让那个刘文卓,接替范建的位置。 下定决心以后,李天把旨意传达到内阁。 内阁首辅齐顺义看见李天的手札。 只能感慨道,这个范建真是深得帝心啊! 他的升迁可以用飞速来形容了。 从京兆尹至南洋都护。 现在陛下又要把他调回京都。 按照大周朝廷一贯用人的惯例。 一个六部侍郎是少不了了。 可是去哪儿呢? 侍郎,是辅佐尚书的。 太祖皇帝对各部的侍郎都进行了严格的人数限制。 比如吏部只设立一个侍郎。 可是户部却有左右两个侍郎。 现在六部的侍郎全是满编的。 对了,还有新开设的民部。 不然就调范建返回京都,就任民部侍郎。 让他统管全大周的捕快好了。 反正他之前也做过京兆尹,对这项工作一定很有心得。 这边范建也有预感,自己在南洋待不长了。 范建巡视了南洋几个大型的种植园,最后在尼玛拉见了几名代表。 现在在尼玛拉,风头最盛的种植园,就是周家和魏家。 周家出了周闯这样一个天才,这在南洋,可以说是祖坟冒青烟了。 原本周家对于周闯的期待,就是他可以去京都考一次试。 也没希望他能考中进士。 只是想让他在京都见见世面,多结交些人脉。 以周家的关系,在南洋给出身举人的儿子,谋取一个不错的职位,还是非常容易的。 现在在南洋,读书人都是备受器重的。 破格任用都是再正常不过了。 原本周家对儿子的期待也就这样。 但没想到,周闯居然写出了《重商论》这种大作! 现在从京都回来的人都说,周家大少爷一定能高中进士了! 如果周闯可以考中进士,那他可是南洋头一份了! 进士! 那可就不一样了! 范建、刘文卓可全是进士! 要知道刘文卓中进士才两年! 现在都是都护府长史! 要知道,当今这位陛下很喜欢提拔有才能的年轻官员。 以周闯的才学,如果可以考中进士,那任一方知府还是很轻巧的。 出了这样的子孙,周家的兴旺是显而易见。 魏家是周家的姻亲。 前些日子,魏家少爷刚迎娶了周家的女儿。 周闯就是魏康的大舅哥。 魏康虽然读书不如周闯,可是他在经营之道上很有心得。 现在魏家的种植园开始种植香蕉。 魏康花了重金,请来农家教授亲自指导。 现在魏家已经能种出香蕉了。 这种又好吃、又方便,同时还很顶饱的水果,很快在大周一些经济繁荣的地区流行起来。 比如华江府的市民们,在忙碌了一天后,吃上一根香蕉。 现在魏家买了许多南洋土人奴隶,打算进一步扩大香蕉种植园的规模。 魏康完婚以后,日子过得十分的舒服。 周家小姐温柔贤良,原本就和魏康是青梅竹马。 双方婚后当然是琴瑟和鸣,十分的和睦。 魏康也很体贴新婚娇妻,他从岛上搬去了尼玛拉,在尼玛拉的租界处买了一栋宅院。 雇佣了几名婆罗洲的女佣,小两口便从家里的宅院搬出来了。 不必晨昏定省的跟公婆行礼,周家娘子可以掌管自己的小家。 周家娘子当然非常的高兴。 在大户人家让儿媳可是非常辛苦的,周家娘子想起自己的嫂子,也觉得以后得多回去陪陪嫂子。 雇几个婆罗洲的女佣,在租界买一个大房子。 这是现在南洋富贵家庭最向往的日子。 比起住在木质的老宅院。 石头建的大房子更加的舒适通风。 魏康刚谈完一笔生意,就回到了家里。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