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李天唐含雪> 第348章偏远知县知府抗议,人口都跑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8章偏远知县知府抗议,人口都跑了(1 / 1)

在大周,官员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标准就是人口。 人口增长,就能获得朝廷的褒奖。 人口减少,不光会被朝廷斥责,更主要的是人口减少也会减少赋税。 那样在评定时便会被判为下等。 而人口数,除了自然增长以外,还有种人口迁移。 现在中部地区出现的问题,是随着闽南地区,以及余杭浙江的工商业发展。 越来越多的百姓自发的开始往这些地方迁移。 尤其是华江府这种工坊林立的地方,工人需求极高。 工人的薪资,可比在老家耕地多的多了。 原本只是些遭遇了灾年,逃荒的外地人进入华江府的工坊。 他们领到钱后,当然回老家过年。 看见以前连饭都吃不起的同乡忽然富裕了,当然有人询问。 就这样,年后更多的同乡跟随他们前去华江府工作。 这些全发生在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的那些地区。 待县衙清点人口时,才察觉到这么多人口流失! 这些地区的知县知府立马联合上奏,请求朝廷禁止人口流动! 地方考核,事关官员的转任升迁。 这些派到偏远地区的知府知县,原本就怨气很大。 现在治下的人口全部跑向了南方和东南的发达地区,中部的官员日子更难过了。 治下的人口减少,赋税便会减少。 那以后的考评就更差了。 大周对基层的考核十分严格。 一个地方官,若是连续三年都是考核下等。 那第三年便会被朝廷罢黜。 所以这次的人口流失,是砸了这些地方官的饭碗。 这次的上奏,可谓是群情激愤。 对于那些中部地区的官员来说,他们原本维系政绩就很艰难了。 现在在这个时代下更难维系。 一个南方的富裕知县,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得到上等的考评。 而大家的一样,只是在吏部抽签时分到了不一样的地区。 吏部现在虽然是用抽签选官。 可是这种不满仍然加剧了中部地区官员对南方的仇视。 这次的集体上奏,便是宣泄这种不满。 这种规模的官员联合上奏,还是大周建立以来的头一次。 所以内阁都不敢大意,只好把奏折送进了宫里。 此时李天正在和唐含雪看戏。 小魏子急匆匆的把奏折递到了李天的面前。 中部地府知县知府联合上奏? 李天打开奏折,就看见乌泱泱的人名。 这些知县知府是怎么了? 李天看完奏折后,便明白这些知县知府为何这么激动了。 朝廷考核严苛,地方官原本就比京官难做。 想要做出政绩更是艰难。 现在海运贸易和铁路发达以后,那些没有铁路,也不临海的城市立马衰落了。 人口的流动,也使很多人离开了家乡。 即便是朝廷强行禁止人口的迁移,仍然没法隔绝这种趋势。 这次东南地区算犯了众怒! 是否召开国事会议? 当然要开了! 李天起身,立马说道:“召集内阁首辅与六部尚书,召开殿前会议!” 李天朝御书房走去。 看见李天这么急匆匆的,唐含雪的贴身宫女问道: “娘娘,陛下这次居然这么着急?” 李天在内廷里一向都是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 对于朝廷遇到的各种问题,即便是边患难题,李天也从未慌乱过。 但是这次他居然这么失态,这些宫女太监还是第一次看见。 唐含雪说道:“这次的问题,是有关大周国本的问题,陛下也得认真对待。” “我大周朝,从建立时就没停止过南北之争。” “南方富饶,北方贫瘠。” “先皇二十年的科考,北方没有一个士子中举。” “当时北方的士子串联,控诉礼部舞弊。” “当时先皇曾派我父亲调查,虽然结果是没有舞弊。” “可是当时的主考官与监考官员全都被贬职,平息北方士子们的愤怒。” “现在的问题并非南北之争,而是东西之争。” “这次可比南北之争还要激烈。” 唐含雪叹息说道。 在她看来,朝廷这次遇到了死局。 南方发达,人口当然向往南方。 现在已经有了一批专门在工坊上班,不再以耕地为生的百姓了。 城市里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 其实这也不光是东西之争。 现在大城市也会吸收附近村镇的人口。 这也是城市和乡村之争。 这些流动人口,动了那些中部地区官员的帽子。 钱多明和齐顺义一边进宫,一边讨论这件事情。 “南方大县强出中部下县太多了。”钱多明说道。 齐顺义心有余悸的说道:“还好吏部尚书用的抽签的办法,否则这次就更难收场了。” 钱多明也点了点头。 现在吏部全是抓阄选官,那些派去中部地区的官员们,也全是自己抽签抽到的。 所以他们只能上奏抗议。 因为吏部没有舞弊,只是他们运气不好而已。 但是朝廷若是不采取措施,恐怕会掀起更大的动乱。 钱多明说道:“也不知道圣上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齐顺义信心十足的说道:“圣上天纵奇才,一定会有办法的!” 钱多明和齐顺义对李天十分信任。 但是此时李天却在思考,究竟怎么做才可以扣国运。 强禁人口流动? 不行,那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放开人口流动,不顾那些中部的抗议? 好像也不行,东南地区的工商业发达,指不定征收的商税比以前更多了。 这也不行。 李天第一次这么费力的思考,但是他发现不管怎么做好像都是死局。 还是开会议看看吧,有没有怎么做都可以败坏国运的方案! 摆驾御书房! 李天乘坐轿辇,来到了御书房。 此时内阁的两位大佬,六部尚书,全等在御书房了。 这次中部知县知府的上奏,问题的确太复杂了。 内阁与六部虽然想出几个办法,但还是觉得不妥当。 李天在龙椅坐下以后,立马说道: “这次的上奏,各位爱卿都看了,有什么看法吗?” 李天扫视一圈,还是点名钱多明发。 “首辅大人,你有何想法?”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