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海权论》不同! 这可是总结天下的论述! 讲的是国际局势和国家大事! 如果这番论述真的可以被执行,那将会是百年国策的! 写出这种文章,其成就不输于贾谊的《治安疏》。 不输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疏》! 这些全是会改变历史的文章! 以后史书里,周闯的名字可能会当做庞之秋的注脚出现。 不过周闯并不嫉妒,他原本就是君子,对庞之秋更多的还是敬佩。 周闯说道:“庞兄,你知道我来自南洋,可以说说以后南洋之路吗?” 庞之秋犹豫了一下,开口道: “你我只是举人,怎敢妄议国家之策?” 周闯说道:“有什么不能说的?以后你中了进士,阁老说不定都会找你问策!” 庞之秋说道:“以我的看法,朝廷恐怕还是按照羁縻为主,不会吞并南洋。” 羁縻,就是开设都护府,名义上进行管理。 庞之秋又说道:“按照我的三层防御,大越和南洋,这是第二层防御圈。” “朝廷不用吞并这里,只用在这里保持影响力即可。” “占据重要的海港城市,在每个大海岛有据点。” “然后分而治之土人,就可以拥有南洋的市场,还可以掌控南洋。” “这会比占领南洋更划算。” 周闯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庞兄真是一针见血!” 庞之秋说道:“我也是看完周兄的《重商论》,才有了灵感的。” “对于大周而,占领南洋是弊大于利。” “如果吞并南洋,那那些土人也是大周治下百姓。” “那就得给南洋土人,跟大周百姓一样的权力。” “那样,南洋土人就是大周的负担。” 周闯连连点头:“没错,不吞并!还可以在南洋地区倾销商品!” “庞兄真乃大才!让我恍然大悟!” 庞之秋的这本书,在京都迅速发酵。 这本书也让许多人意识到海洋的重要。 海权,是一项重要的权力。 大周的列侯和勋贵们,也逐渐重视起海洋来。 无数人看完庞之秋的书击节赞叹。 而把这篇文章推到更高地位的,是唐延的《海权论》寄回国内! 两篇文章,几乎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要不是唐延和庞之秋相隔万里,恐怕都要怀疑原创性了。 但是现在二人相隔这么远,一位前首辅公子,皇帝的大舅哥,和一名新兴举人,不可能产生交集。 而且二人的论述方向不一样。 庞之秋侧重于历史和理论,是通过推导出来的理论结论。 但唐延是从自身的实践出发,按照自已的经历总结结论。 二人可以说是不同的方向,总结出同样的答案。 这下子,更是引爆了京都! 新邸报特意又增加了一份增刊。 把唐延的《海权论》全部刊登了上去。 两份《海权论》,都提出了海权的重要性。 这也让大周的官员们,看向了大周海外的领地。 庞之秋的三个防御圈理论,渐渐在朝野上下达成了共识。 那就是不可以放松对高丽倭国的控制。 在南洋的影响力也要继续扩大。 经营好大越。 控制高柬和泰王国,同时也要经营印地! 这也坚定了朝廷执行国策的决心! 从前为了经济掌控这些地方,总有人批判朝廷是为了小利,觉得朝廷在这种地方费心思,就是劳民伤财。 可是海权的概念,让朝廷的这些行为成为了高瞻远瞩。 保持掌控力,保持影响力,这是对大周安全的保护。 殖扩、重商、海权。 这三个理论可以说相辅相成,逐步发展的过程。 与此同时,南洋都护府。 此时海权论还没传达到南洋都护府。 范建正在跟回来汇报情况的刘文卓聊天。 刘文卓和范建的学术意见不一样。 可是二人依然配合默契。 刘文卓是黄老学派的门生,范建是法家门生。 范建也算是主动让步,把土澳交给刘文卓去试验。 现在范建和刘文卓这种儒家的“叛变者”,诸子百家里别的学派的信徒,全在谋求海外的职位。 这是一门试验,对各自学派理念的试验。 范建说道:“我已经在各个城市驻扎的巡回法院,审问南洋的案件。” “我也派遣了宣讲团,在南洋的许多城市宣传政策。” “最近土人袭击大周人的案子变多,必须得严加镇压!” 范建冷酷的说道。 南洋地区,天高皇帝远。 范建施展出他法家信徒的本色,酷吏。 这一个多月,他就处决了上千的土人罪犯。 范建也并非歧视土人。 他执法秉公无私,只是按照律法,大周人犯罪,除了罪大恶极,全部是流放土澳。 这个月有上百大周人流放土澳。 现在整个南洋,可以说律法十分的严酷。 但是在范建的严厉执法下,南洋的治安也大大好转。 尤其是南洋曾经猖獗的海盗,几乎全被剿灭。 这一切都与巡回法院制度有关。 这个巡回法院,可不是两三个法官。 而是七八个法官,十几个记录员,与上百名士兵组成的机构。 法家弟子担任记录员和法官,一边在各处执法,一边宣传大周律。 这个机构就是集合了司法执法为一体。 这时候南洋还没有治安官之类的。 巡回法院的士兵,除了用来保护法官。 也是法院的警察,同时还是执行审判的警官。 这个巡回法院去到一个地方,就会接受诉讼。 一开始土人都觉得这是摆设,但是他们很快意识到,那巡回法院可并非什么摆设。 法庭的效率更是非常的高! 接受诉讼、盘查、审判,行云流水! 那些违反大周律的行为,全都会被定罪。 不管是大周人还是土人,但凡犯罪了被揭开,就要迎接法院的审判! 手上有人命官司的罪犯被抓起来枭首。 做过海盗的土人则被吊死。 残杀过商业竞争者的大周商人被砍头。 失手犯罪的大周人被流放。 法院在南洋各国快速进行了一圈普法教育。 就连很原始的土人,也意识到一件事。 那就是不能随便杀大周人,不然会被法院绞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