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李天唐含雪> 第329章贸易重商论,大周人才百花齐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9章贸易重商论,大周人才百花齐放(1 / 1)

居然有这种好事! 二人也开始构思自已的内容。 不过这些日子,新邸报的编辑部是忙炸了。 雪花似的稿件,投向了新邸报的编辑部。 翰林院的编辑都快疯了! 若是每个人的文章,都是严力那样的珠玉也就罢了。 可是大多数的文章,全是狗屁不通。 许多文章,光是翻阅都是极大的折磨。 新邸报编辑部,还要求给每篇文章写评语。 这可是苦了那些编辑。 可以成为翰林,全是在科举里厮杀出来的,这些全是大周读书人的尖子。 看着这群后辈写的狗屁不是的文章,翰林们忍着撕碎稿件的冲动,给每篇拒稿都填写了评语。 随后的几天,周闯和庞之秋一直把自已关在屋里写文章。 以往在会试以前,举人们都会在京都呼朋唤友。 那时最头疼的,便是京兆尹。 这些举人全是有功名的。 虽然京都之中,勋贵权臣不计其数,可是举人士子不同。 若是有人被抓,那同乡亲友便会跟着哄闹。 那样的压力,甚至比抓几个违法的勋贵还大。 这些士子们,全部窝在宿舍里,埋头写什么文章。 而京都的百姓,也喜闻乐见的翻阅新邸报上的文章。 这些年轻士子,年纪虽然不大,文笔也稚嫩。 可是朝中的大臣,并没有因为他们稚嫩而轻视他们。 因为这些士子就是大周的未来。 而新邸报上,也出现了各种声音。 周闯把自已关在屋子里,闭门思索了几天几夜,这才开始动手落笔。 《经济殖民与重商主义》 这是周闯文章的题目,与对南洋政策的汇总。 周闯在图书馆里,翻阅了大批的文章。 他在杨朱学派里,找到了文章的支柱理论。 周闯总结,经济也是一股力量。 一个经济繁茂的地区,对附近贫困地区是颇有吸引力的。 繁荣的大周,对于藩属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有浓厚的影响力。 甚至能通过影响力,操控周围的国家。 重商主义,就是把大周当做整体,把大周看做一个大型的商行。 周闯觉得,出口贸易大于进口,便是顺差。 若是出口小于进口,那便是逆差。 大周可以向全世界提供商品,海量的金银从海外流入大周。 这会让大周愈发的繁荣。 顺差,能提高大周的财富,也是增强国力的方法。 周闯第一次把朝廷扶持商业工业,提到了国事大策的高度。 他认为贸易与战争一样,都可以给大周带来巨大的利益! 周闯写完了以后,仔细校对完,投稿给了新邸报。 翰林院中,灯火通明。 翰林编辑们正在灯光下审阅稿件。 翰林院刚刚整修过一次官署。 这是李天见内阁和翰林院太简陋,命令工部改造的。 现在的翰林院,拥有一个十分气派的编辑部。 墙壁挂的煤气灯,可以提供充足的光源。 一名年轻的编辑正在认真的翻阅稿子。 他叫宋彦,是上届科举的探花。 上一届科举可谓是群星璀璨。 状元吕为宾,现在就任国子监祭酒。 更主要的是,吕为宾已经开宗立派,变成心学宗师。 那可是死后朝着圣人去的! 而榜眼刘文卓,现在是南洋都护府的长史。 不日返回京都,也会是年轻官员里的一颗明星。 而宋彦作为探花,就有压力了。 现在宋彦还在翰林院里做翰林,等待外派的机会。 这篇文章,是另一位老翰林递来的。 老翰林拿不准文章的意思,便给更年轻的宋彦看了。 《重商论》 看见标题,宋彦眉头一皱。 居然是杨朱学派的学问。 儒家门生最讨厌的就是杨朱学。 因为杨朱学派重视利益,强调任何事物,利益最大。 这种学派就是把利益分配的问题,当做分析世界的核心。 处处从利益着手,这就与儒家按礼法来治天下的理念冲突了。 但是宋彦也并非腐儒。 其实那篇轰动天下的《殖扩论》里,也用了分析利益的办法,也可以看见杨朱学的影子。 现在户部的许多官员,都会阅读杨朱之学的书籍。 这也说明在如今时代,杨朱之学也有其存在的土壤。 新诸子百家的复兴,也让儒学有了新的发展。 儒学原本是一门包容性极强的学问。 也因为儒学的包容性,所以汉武帝才会独尊儒术。 官方需要一个正统思想,也需要包容性很强的统一思想。 比起极端的墨家和法家,儒家明显更为温和,也可以吸收别的学派的优点。 只是在独尊儒术以后,儒学也渐渐失去了其包容性,走向了理学和道学的极端上。 新百家争鸣的出现,也促使儒学进一步开始发展。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当儒学的理念体系没法解释户部遭遇的问题,那便需要从别的学派吸取营养了。 这时候儒学如果不发展,那将会在这个领域被别的学派取代。 其实当下的儒学,与诞生之初,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包括吕为宾在内的儒学大家,正在尝试重新囊括儒学的领域。 通过吸收百家营养,完善儒家思想,再次完成大一统。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宋彦收回发散的思路。 仔细看这篇文章,周闯的理论很简单。 金银货币的总数,就是国家、朝廷的财富总额。 这一点宋彦也是认同的。 只要手上有钱,就可以在高丽买到人参,在南洋买到粮食,在泰王国买到象牙。 国家握着的金银钱币越多,那经济就越强大。 从这个基础开始讨论,周闯提出重商的重要性。 首先是金银流失的坏处。 一个国家大量金银外流,会造成钱币变少。 那别的国家,就能拿更少的钱,来侵蚀这个国家的财富。 比如拿很少的钱,买到许多的粮食。 相反,若是一个国家很多金银,那就能拿钱去其他国家。 廉价的采买各种东西,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掠夺他们的资源。 既然金银这么重要,那就要增加大周的金银。 周闯提出两个概念。 大周从外面买货品,花费金银,这是进口。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