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吐鲁的僧王势力庞大,现在僧王也站出来,说尼牟普赞的死有古怪。 这时要不让大周来调查,很难跟吐鲁人交代。 此时,李天看着刑部呈上来的名单发愣。 刑部一共推荐了两个人选。 一个是刑部侦查司的司丞范念。 刑部侦查司,是刑部的一个业务部门。 这个部门相当于专门分析证据的实验室。 范念的工作就是给大周的衙门们提供指导,指导他们怎样查案子。 怎样查验尸体,怎样分析证据等等。 地方上出现棘手的案子,刑部侦查司也会派人前去协助。 所以这个部门的专业性很强。 不可以! 李天直接否决了这个范念。 若是真的派人过去,查清了普赞的死因,朕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 李天不接受。 另一个推荐的人选,并不是刑部的人。 此人叫做郑向阳,是京兆尹的推官。 郑向阳也是个老刑法吏了,在京中很有名。 但这家伙是个人精,每次查案子只出几分力。 京兆尹案子,若是寻常的案子,郑向阳向来都不愿意查的。 只要涉及到达官贵人的案子,郑向阳才会跳出来。 他会把众人都安排的好好的,时间一久,郑向阳也在刑部挂上了号。 遇到什么棘手的大案子,刑部就会征调郑向阳来帮忙。 一个破案专家,一个官场老油条。 李天当然毫不犹豫的挑选了后者。 于是一纸调令,把郑向阳从京兆尹的刑牢,提拔到了刑部做专员。 刑部尚书当场宣读了陛下的旨意,然后说道: “郑大人,这次去吐鲁,你有何要求?” 一听到去吐鲁,还是查吐鲁普赞的死因。 郑向阳这个老狐狸就在心里骂娘。 这不是派老子去送死吗! 这尼牟普赞若是被杀的,自已查明真相,幕后黑手一定不会放过自已。 尼牟普赞若不是被杀的,那主张普赞被杀的人也不会放过自已。 横竖都逃不掉啊! 郑向阳只觉得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不过旨意都下来了,郑向阳也只好硬着头皮启程。 当天,郑向阳作为大周特使,出发前往吐鲁王城。 这次,整个吐鲁都在关注这位大周的特使。 不知不觉间,吐鲁已经把自已降到了藩属国的身份。 老普赞兵败,被大论联合杀死后,吐鲁刚萌生的兴盛势头立马就被打断了。 其实,吐鲁和北莽差不多。 这种贵族部落的制度,当出现一位精明强干的首领时,上限是很高的。 好比当年的蒙古人,出现个铁木真,就可以把东西方打的难以招架。 可是一旦没有了首领的权威,那这些国家就会迅速败落。 简单来说,他们的上限很高,可是下限同样也很低。 吐鲁就是这样的例子。 现在吐鲁已经陷入到一片混乱里。 王室,僧王,僧侣集团,四方大论互相厮杀,甚至爆发了几次小型的政变。 整个吐鲁都失去了秩序。 这时,吐鲁上下发现,自已居然很希望大周的特使快点来。 众人需要一个结论。 尼牟普赞的死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周的态度。 若是大周支持普赞家族,那么四方大论就得考虑对大周的政策了。 若是大周不支持普赞家族,那么吐鲁又会是一个态度。 大家全在等着大周来“主持大局”。 这样的事情,在倭国、高丽、高柬、南洋、印地和泰王国同样上演着。 大周已经变成调停他们国内冲突的一方。 大周的权威,正在经由这种“公正”的处决,渐渐深入到藩属国的体系内。 郑向阳紧赶慢赶的朝吐鲁赶去。 此时的朝廷,却在进行一场新的争论。 这场争论就是由郑向阳的任命引起的。 其实,朝廷中枢与地方完全不同。 地方上大部分处理的全是庶务。 庶务,也就是很琐碎基础的工作。 比如审判刑狱,操持钱粮之类的工作。 这些工作细索又繁重,但是许多工作也只是按照命令执行而已。 所以地方官,也被叫做埋头耕地的老牛。 这句话除了表示父母官辛劳以外。 也说明他们的工作没有很多复杂的成分,只用按照命令好好执行即可。 就像耕地的老牛似的,只要受人驱赶干活就行了。 但是朝廷中枢,基本上就割离庶务了。 所谓圣上与宰辅“坐而论道”。 这个道,当然不是宗教或者哲学上的道。 而是国家之道。 比如这次,中枢讨论的便是宗藩关系的事情。 大周是宗主国,宗主国怎样处理藩属国间的关系? 而那些没有对大周称臣的国家,又该怎样对待? 这便是所谓的“道”。 这个道,将会决定大周对外的策略。 所以理清这个问题,当然很重要。 内阁与六部敲定了框架以后,剩下的便是执行。 从前大周朝廷对外的事宜,全是礼部的迎客司管理。 迎客司司丞,类似于处理外事的长官。 不过这套之前能用,现在却不合时宜。 现在大周处理的国家太多了。 这些国家中,有南洋土人那种,都没有自已文字语的未开化国家。 也有倭国高丽那种臣服的藩属国。 还有波旦那种强大的敌国。 还有土耳斯那种人口历史、领土疆域与大周都差不多的帝国。 除此以外,还有俄斯帝国那种。 实力不强,可是又没有臣服大周的国家。 这么多国家,再让迎客司管理,就不合时宜了。 现在摆在大周面前的一个问题,是怎样对待这些外交事宜。 既然全面解除了海禁,那么大周就要与外国交往。 按照现在学界的说法,现在就是类似春秋战国的大争之世。 大周的读书人,清醒的明白世界是非常大的。 虽然很大,这些国家也全自诩是文明古国。 可是经历过千百年历史的大周读书人,当然明白什么是大争之世。 这就是一个世界各个国家努力变革,奋发向上的时代。 如大秦,能够通过变法改革,变成傲视天下的强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