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的跨江铁桥终于竣工了。 张暃柴看着对接成功的跨江铁桥,开心的热泪盈眶。 这是大周第一座跨江的桥梁,还是可以通火车的铁路桥! 荆州的所有铁路也全部完工。 荆州、阳州,各段铁路全部都通车了。 距离整个京阳铁路通车,只剩下几个部分没完工了。 接下来张暃柴就要离开荆州,去往下一个施工点了。 不过张暃柴带着弟子,正在收拾行李时,屋外响起了喧闹声。 张暃柴打开门,只见门口乌泱泱的人群。 这些全是荆州当地的百姓。 张暃柴从未见过这种场景,瞬间愣住了。 一名念过书的老者,被选举为百姓代表。 他拿出一把伞,对张暃柴说道: “请张大人收下这把万民伞吧!” 万民伞,是地方官离任时,百姓送上的心意。 也是百姓对官员能力的认可。 历史上的闻名官员,离任时都有过被百姓争送万民伞的故事。 不过到了大周朝,官员离任送上万民伞,已经变成一种“习俗”。 不管是什么官员,即便是可恶的贪官,离任时也会有万民伞。 但是张暃柴并非地方官,他只是被驻派到荆州修铁路的官员。 所以张暃柴离任,是没有这项待遇的。 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只见那位被选举出的老者说道: “张大人,荆州三镇,被江水隔断千年!张大人在天堑上修桥,于我荆州百姓可是大功!” 老者对着张暃柴一拜。 张暃柴连忙扶起老者。 老者继续说道:“铁路乃百年之计,荆州能通铁路,以后繁华,全是张大人的功劳!” 张暃柴看着乌泱泱的人群,也落下感动的泪水。 现在上至八十老人,下至黄口小儿,都明白铁路巨大的作用。 通车的城市,可以快速繁荣起来。 泸州的铁路通车以后,沿途的城市全部快速发展起来。 泸州广平城,变成了西北最发达的城市。 古时,荆州就是江水沿岸最重要的城市。 控制荆州,相当于控制了江水下游的城市。 古时只需顺着江水而下,就可以快速占领这些城市,所以荆州一直是军事要地。 现在海内承平,没有什么战乱,荆州的战略地位下滑,可是更突出了交通枢纽的作用。 现在荆州通了火车,枢纽的地位就更高了。 从京都南下运来的商品,可以集散在荆州。 然后再装船,顺着江水而下,运输到大江周围的城市。 这可比陆运顺畅多了,而且成本也更低。 铁路还连接了荆州平原,日后荆州的粮食也能运输到周围的省。 铁路通车以后,荆州必将是中部地区至关重要的城市。 所以荆州的百姓,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张暃柴。 看见百姓们如此热情,张暃柴也非常的感动。 父老乡亲是最实际的,他们明白谁为百姓做贡献。 张暃柴来了荆州以后,从未骚扰过地方,反倒在荆州招募了大批的农工,带动了荆州的经济发展。 火车通车以后,荆州果然逐渐的繁华。 张暃柴收下了万民伞,还有几名年轻的士子上前,一把搂住了张暃柴的靴子。 学子们说道:“大人,请留下官靴,让我荆州留作纪念吧!” 抱马脱靴,也是百姓们挽留父母官的传统。 张暃柴见状,只好脱下了自已的官靴。 百姓们看见张暃柴破烂不堪的靴子,全部流下了眼泪。 张暃柴来到荆州以后,一直亲力亲为的勘察地形。 因为走路很多,他又很节俭,所以靴子上全是破洞。 这下子百姓们全部跪在地上,对张暃柴说道: “愿张大人青云直上!” …… “王老倌儿,来给俺媳妇写封信!” 随着张暃柴的离开,京阳铁路的工程队也赶去下一个地区。 修造铁路也算个技术活儿。 张暃柴手下有好几支专业的工程队,负责在地形复杂的地区修路。 说话的这个男人叫做王锤,是跟随张暃柴,从泸州铁路一直到荆州铁路的老部下了。 王老倌儿和王大是一个村儿出来的。 王老倌儿念过几年书,会写会读。 所以他是工程队里最被优待的人。 王老倌儿已经四十几岁了,在这个年代可以算中老年人了。 所以王老倌儿的活儿轻松一点。 主要就是干干杂工和出纳。 现在朝廷雇佣民工,都是得花钱的。 泸州山多田少,做徭役赚的钱,居然比在家种地还要多。 那些机灵的年轻人,早就去做生意了。 泸州原本就有做生意的传统。 现在通了火车,泸州商人更是遍布整个大周。 泸州商人、余杭商人、潮州商人。 这三个地区的商人是大周现在最有影响力的商团。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然是泸州商人。 凭借铁路,泸州商人清楚了铁路巨大的价值。 他们喜欢在铁路沿途做生意,利用铁路的便利,快速的把货物送往各处去。 那些富有冒险精神的年轻人,会深入西疆戈壁,塞外草原。 把大周低廉的工业品,卖给那些偏远的地区。 不过王锤和王老倌儿这些人,岁数已经大了,干不了商人的活儿。 只能跟着张暃柴做工程。 现在做工程的待遇还挺好的。 王锤因为踏实能干,技术也不错。 被升成了工头,现在管着这支百人左右的工程队。 凭借在外做工程,王锤一年也可以存下许多银子。 今年正旦,王锤为了荆州铁路大桥的工程,没有回家。 待大桥通车了,王锤终于可以给妻儿写一封信了。 王锤倒是不担心老婆看不懂信。 现在生活好了,王朝的儿子也去了县学。 在四书五经上虽然没什么天赋,但是算术学的挺好。 现在已经有几家掌柜的看中,等他儿子成年就能去经商。 在泸州,做商人可不丢人。 王锤也支持儿子做商人。 听王老倌儿说过,现在的读书人逐渐增多。 王老倌儿也会叹息着回忆从前的日子。 那时秀才就是很厉害的人物了。 谁要是中了秀才,那就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读书人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