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虚位倭王”,井川浩三才放心了一些。 看来大周并不是想扶持倭王。 杨振说道:“倭国还可以效仿我大周,成立内阁。” “倭国贵族,每人一票,共同选举内阁首辅。” “同时成立六部,六部官员之首也能通过选举的方式任选。” “内阁一任三年,然后再次推选。” “而倭国的重要事宜,就由大家一同决议,同意超过一半,才可以执行。” “这样,倭国满朝就全是贤人了。” “而整个倭国的贵族,也会齐聚王都,就不会有地方上动乱之祸了!” 井川浩三忽然觉得,这个建议好像不错。 护倭校尉掌控的小名,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二。 这意味着,即便是按照杨振的这个办法,井川家也会是内阁首辅。 这个方案,让井川浩三很心动。 原因很好理解。 护倭校尉府,便是从前的幕府,并不名正顺。 武将设立幕府掌控倭国,这套把戏玩了几百年。 可是幕府将军常换,主要源于这种兵马强者为之的理念,实在太没有正统性了。 一旦有地方的野心大名发展起来,便会挑战幕府的存在。 幕府也得不断地与地方争斗,防止强者成长,挑战自已的地位。 井川家也是从地方大名成长起来的。 这套玩法简直太简陋了。 井川浩三也是在大周考取功名的人,还跟随兰德战斗过。 他明白倭国这一套太落后了,已经不符合倭国的发展。 原本以井川浩三的野心,是想通过工业发展,在倭国复刻大周的体系。 然后通过经济的方式,让强盛的护倭校尉府火并别的小番。 但是大周一场经济战,直接榨干了护倭校尉的潜力,现在井川浩三已经没有再次整合倭国的能力。 这次杨振的提议,好像是个好办法。 虚位倭王,法统的合理性就有了。 倭王是倭国法理上的统治者,万世一系。 这个法理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幕府将军只能控制倭王,来操控倭国。 有了这个法理坐镇,井川浩三可以就任内阁首辅。 内阁首辅,便是倭国的宰执。 有了这个身份,那对倭国就有了号召力。 而且宰执还是所有贵族推举出来的,相当于得到了贵族上下的认可。 那么西南四番,也没有叛乱的理由。 这个办法好啊! 井川浩三忽然觉得杨振是自已的知已,居然可以想出这么完美的提议。 果然,这个提议下发倭国以后,得到了所有人的响应。 那些小贵族当然非常的支持。 小名在大名以下,许多小名就是个村长规格,在大名面前都谈不上话语权。 可是这个新政策,是成立贵族院,那样小名也有了投票的权力。 理论上,小名们团结起来,甚至可以左右大政! 这是多大的诱惑啊! 那些平时只能在村子里称王称霸的小名,能去繁华的王都,摇身一变成了贵族院的大人。 小名求之不得。 国主与大名这种大贵族也很乐意。 好比西南四番,平时都被摒弃在王都以外的。 西南四番再繁荣,也比不上王都啊。 而且这次公开选举的,除了内阁首辅以外,还有次辅和六部的尚书。 当不了首辅,还可以做别的官儿啊,那可比在西南当个土皇帝好多了。 这下子,整个倭国都对杨振这个方案表示了同意。 于是在镇抚使的提议下,倭国贵族院,正式在王都挂牌。 这次,大周出动了镇抚使的部队,保护那些贵族院的大人们。 邱员看着那些农夫装扮的小名,忍不住对杨振说道: “大人,为何要把这群家伙请来贵族院呢?” 杨振微微一笑,看着倭国那些“贵族”们,嘴角扬起。 这贵族院成立后第一件事,便是商讨推选内阁首辅的时间和流程。 没想到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居然争吵了起来。 这几百名小名聚集在一处,那些平时仰望的大人物,同他们坐在一块。 他们拥有名义上平等的权力。 几个表现欲强的家伙,当场便开始了表演。 有的说要立马选举,当场就选出来。 有的说得挑一个黄辰吉日才行。 有的说该在倭王生辰那日选,而倭王还有十个月才生日。 很快,这群小名越吵越凶,到最后甚至拎起板凳,当场打了起来。 井川浩三那些大贵族自恃金贵,没有下场动手。 整个会场一片混乱,最后是大周士兵冲入了会场,这才平稳了局势。 这下子邱员算是明白,让倭国内耗是什么意思了。 这些小名大名国主聚集在一块,不就是整天吵架吗? 一个简单的选举日期都能干起来,还能达成什么共同意见? 果然,随后的几天里,贵族院里骂声不断。 接连开了几天的会,都没定好选举的日期,反倒是有四个小名,三个大名被打伤了。 井川浩三也很身心俱疲。 原以为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居然连个日期都商讨不好。 自已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当上这个内阁首辅。 这下子井川浩三才知道,自已又上当了。 倭国这边乱成一团,大周还在热闹的过年氛围里。 现在万博会玻璃宫已经变成京都的著名景点,百姓趁着过年,都会过去看看。 或者去万博会前的万国风情街逛逛。 徐安和小汤子完成了万博会,屁股还没坐稳呢,就再次收到李天的召见。 这次万博会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李天心情复杂的看向徐安和小汤子。 最开始也算败掉了一点国运。 但是万博会的成功举行,又涨回来了那些国运。 但是这两个家伙,也比什么兰德之流强多了。 李天看着二人,满意的说道: “这次万博会举行的不错!” 徐安和小汤子都激动的给李天行礼。 李天继续说道:“你们回去再好好想想,还有什么可以花钱的?” 花钱? 徐安和小汤子面面相觑。 李天点了点头:“你们再给朕想出一份花钱的方案,看看京都还有没有可以改造的项目。” “钱不要紧,预算越多越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