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给大周种植棉花,当然会比种粮食挣得多。 可是工业之路被断绝了,那倭国也只算是从属国。 那些野心当然也无力支撑。 现在,所有人都意识到财货的重要性。 建设要钱,打仗要钱,铁路不能没钱,造船也不能没钱。 倭国没有充足的资金,便不算什么威胁了。 这一招可谓是釜底抽薪的大杀招! 很快,倭国在大周京都的使节团,同意了大周的三个要求。 港口的粮食,运往了江户的港口。 倭国的百姓朝着大周方向磕头,平价粮终于涌进了市场。 井川浩三手脚冰凉,虽然凭借大周的援助,他稳住了自已的权力。 可是三条合约,彻底斩断了倭国的发展未来。 但是眼下的倭国,不得不同意这三条合约。 棉花工坊全部被贱卖。 给倭国走私蒸汽机的商人名单被供了出来。 倭国的农工与大周签订了长期的供应合同。 井川浩三短暂的强国之梦,彻底破碎了。 大周是不会允许在它身旁,崛起一个强国的。 倭国可以跟随大周喝汤,可是绝对不能抢大周的肉吃! 认清这一点后,井川浩三意志消沉,再也没有了以前的雄心壮志。 而大周境内,那些勾连倭国,给他们销售织布机和蒸汽机的商人,被捕快带着文书找上门来。 阳州赵家,更是彻底被抄家。 赵家给倭国走私了五台蒸汽机,赵家的管事全体下狱。 曾经风光无限的阳州赵家,彻底败落。 而卢家凭借棉布贸易,再度坐上了阳州商人的领袖宝座。 这边,倭国再度臣服。 南洋土人的第一番混战,终于逐渐结束了。 在混战里,这些土邦结下了血仇。 大周成了这群土邦的调停者。 但是在大周的“调停”下,战斗反倒不停升级。 现在南洋的许多土邦,已经快互相打出狗脑子了。 范建趁着南洋土邦混战,又占领了好几个重要的海港。 但他有些头疼的,却是在南洋的更南边。 南洋都护府掌管的范围非常大。 婆州罗、小吕宋也在其中。 除了这些大岛以外,还有许多零星的岛屿。 在南边发现的新大陆,也暂时归于南洋都护府掌管。 这座被皇帝赐名为土澳的新大陆,一直是南洋都护府眼里的麻烦。 朝廷好像并没有在土澳开设州郡的意思。 现在这块地方,几乎是法外蛮荒之地。 一些是胡小八那种,带着殖扩团去土澳开拓新大陆的,更多的是在大周境内犯了罪,然后潜逃去新大陆的。 更糟糕的是,朝廷现在流放犯人,东辽都不算远的了。 东辽距离京都就那么近,现在东辽的繁荣甚至不亚于华江。 那还算什么流放的地方啊! 所以刑部修改了发配流放的规矩。 现在土澳是距离大周最远的地方。 所以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发配犯人的地区。 这下子,土澳就成了流放者、逃犯和冒险者的乐园。 但偏偏这个地方,还属于南洋都护府的掌管之下。 范建和刘文卓坐在都护府内,看着土澳那里送来的文书。 范建说道:“这土澳大陆,朝廷虽然没有旨意开设州府,可是我们还应该动起来。” 刘文卓也说道:“但是南洋都护府这里也没人手啊。” 范建也叹了一口气。 朝廷虽然扩充了官吏的数量。 可是南洋都护府这么辽阔的区域,人手实在没多少。 而且南洋的局势这么复杂,光是管理土邦,维持南洋的赋税,就已经耗光了全部的人力。 南洋都护府具有一定的自决权,可是无奈整个南洋的读书人原本就少。 可以符合进入大周官府条件的人就更少了。 连找到几个念过书的人都不容易,更别说寻找人才了。 所以南洋都护府的确没有余力再去管理土澳了。 刘文卓建议道:“不然让土澳自我管理吧。” “自我管理?” 刘文卓说道:“下官听说,土澳那里,基本上全是按镇子聚集的。” “治安维持基本上也是靠居民的自觉。” “有的镇子,会选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当做治安官。” “维持治安、抓捕犯人,全靠治安官来维护。” “下官觉得,不然就把这个治安官的体系正规化。” “由南洋都护府给治安官颁发勋章,然后把土澳的事情交由他们自已管。” 范建虽然不太喜欢这个办法。 身为法家的信奉者,范建更喜欢大周由上而下的制度。 但是他也知道,在管理者不足时,也只好用这个办法。 他抬起头看着刘文卓说道: “没想到你居然是黄老信徒?” 刘文卓点点头。 现在新诸子百家复兴,大周现在日益强大,每天都会发生新的问题。 而碰到这些新问题,从前的儒家学术,已经没法处理这些问题了。 好比财货问题,就得在杂学和杨朱学力寻找解决办法。 遇到工业发展的问题,墨家的学问也可以解决很多。 更别说法家和兵家,这种从未断绝过的学问。 可是黄老之学的学问,却已经很久没有人研究过了。 但是黄老之学,也曾是过主流学术。 在西汉时,黄老之学曾盛行一时。 汉文帝景帝的文景之治,就是用黄老之学治理天下。 黄老之学,就是讲究个清静无为。 不过所谓的清静无为,并非朝廷什么都不管。 相反,其实黄老之学与法家很相似。 只是在朝廷的理念上,两者大相径庭。 法家觉得修订律法是为了朝廷的统治,律法是道具,而朝廷需要方方面面的管理百姓。 所以秦法严苛,甚至连百姓的衣食住行也会插手。 最后秦二世而亡。 而黄老的想法不同,觉得朝廷是执行律法的道具。 朝廷在律法范围内,只做自已该做的事情。 而不是像法家那样,任何事都要管。 黄老的思想,就是搭建一个大框架,然后督促百姓遵守律法即可。 至于律法没有禁止的,那就能去做。 这种休养生息的思想,也为汉初创造出文景之治。 所以黄老的理念,便是小朝廷。 朝廷只需制订律法,不用管理太多的细枝末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