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李天唐含雪> 第240章陛下不是给自己修陵,是行武帝茂陵之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0章陛下不是给自己修陵,是行武帝茂陵之事(1 / 1)

但是接下来的环节更为难熬。 便是闲聊时刻。 李天最喜欢召见胡晟晨,和他讨教亡国的经验。 大越怎么亡国的,你这个大周皇帝不是最清楚吗! 胡晟晨心里憋屈,但他可不敢说出来。 只能陪着李天,一次次回忆自已是如何亡国的。 杀人诛心啊! 世人都说,李天气度大,对胡晟晨非常好。 但是宝宝心里的苦,谁又知晓? 李天说道:“我听说大越人喜好墓葬,确有此事?” 胡晟晨答道:“确有此事,每代大越王去世后,都会打造一座陵墓。” 李天点头说道:“那大越亡国,与此事有关吗?” 胡晟晨说道:“兴修陵墓,劳民伤财,当然也有关系。” 大越重视死后的待遇,每一任大越王,继位后都会兴修自已的陵墓。 陵墓的确耗费国力,胡晟晨自已的陵墓还没完工,就被抓来京都了。 李天思索着说道:“秦二世消亡,也有秦始皇大修陵墓的原因吧。” “可是皇帝修陵墓,也是理所应当吧?” 胡晟晨知道李天又在自自语,垂头没有应声。 李天又说道:“对啊!” 李天鼓掌大笑,说道:“来人啊!” “奴婢在!”小魏子突然冒了出来。 胡晟晨看见小魏子,愈发心惊胆战。 宗师境! 大周的西厂厂公,特务头子。 同时也是击退草原宗师境阿达木的大周新任宗师境! 这样的宗师境,居然被李天呼来喝去! 这大周皇帝,实在是太有底蕴了! 如果大越可以出一个宗师境,一定会供起来! 李天说道:“赏赐安乐公万两黄金!” 胡晟晨立马下跪说道:“多谢圣上隆恩!” 李天扶起胡晟晨说道:“安乐公回去好好练习棋术,朕下次还找你下棋!” 小太监护送胡晟晨离开皇宫,李天对小魏子说道: “朕的陵寝修的如何了?” 小魏子一愣。 大周皇帝的陵墓全在一起,安葬在京都北面的一座山下。 按照大周的惯例,皇帝继位后便开始修筑陵墓。 但是李天刚继位时,就停止修建自已的陵墓了。 小魏子说道:“陛下您刚继位时,暂停了修建陵墓工作啊。” 李天一咬牙说道:“修!朕要修一个大陵墓!” 陛下要大修陵墓,儒家大臣当然会劝谏反对。 但是小魏子这种太监,当然是赞同的,他才不会与皇帝作对。 小魏子说道:“遵命,陛下!” 李天又说道:“等等,别修在京都外!朕听闻大越的国王陵墓,都有一座城池那么大!” “朕也要建一座新城!” 这下子小魏子都沉吸了一口气。 陛下要兴修一座新城! 那费资可不是一星半点。 户部一定不会批准。 小魏子硬着头皮说道:“陛下,那修建陵墓的银子?” “跟户部要!” 小魏子又问道:“要是户部不给呢?” 李天说道:“不给?那便让内阁想办法!和民间搜刮也罢,无论如何,都得给朕凑上来这个银子!” 大修陵墓,搜刮百姓,大周国运:-8000点! 因宿主解锁暴君称号,国运翻倍减少,大周国运:-16000点! 漂亮! 看见一下子刷掉这么多国运,李天龙心大悦! 这办法好啊! 朕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早点想到,说不定朕已经升仙了! 诏令发往内阁,钱多明和齐顺义全愣住了。 陛下要兴修陵寝。 他们想要反对,但是好像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历朝历代伟大的君王,好像都会大修陵墓,难不成你让皇帝自已来修陵墓? 儒家看重祭祀,像李天这种要求好像也不过分。 但是从国库里掏银子来修? 钱多明看着圣旨,陷入了沉思。 齐顺义开口说道:“陛下怎么忽然转性子了。” 钱多明也说道:“对啊,咱们这位天子,可不怎么热衷于鬼神之事。” 李天对于祭祀的事都不感兴趣,几乎从未亲自去过。 除了祭祀先皇祖宗的典礼,别的仪式他都会委派大宗正前去。 对于祥瑞之类的,也不怎么热衷。 上次阳州送来的鸵鸟和袋鼠,还有皇家动物园里的一堆祥瑞,现在已经放进了动物园里,京都百姓可以免费参观。 陛下怎么忽然看重陵寝了? 钱多明说道:“陛下会不会有何深意没有说明?” 齐顺义也说道:“一定是的,咱们这位天子,最深谋远虑!” “我等太愚笨了,还是没能猜出陛下的心思!” “那便多揣摩揣摩!” 这时,钱多明突然说道: “前几日,次辅贾仁义大人上奏,直隶勋贵之乱。” “陛下这时突然提出要修陵墓。” “难不成陛下想行武帝茂陵之事?” 齐顺义也出身进士,瞬间就明白了钱多明所说的典故。 武帝茂陵之事。 这武帝便是同为千古一帝的汉武帝。 而汉武帝的陵墓,便是茂陵。 武帝茂陵之事,就是汉武帝在修建茂陵时,曾迁天下豪族去茂陵给他守陵。 汉朝讲究视死如归,当然非常重视皇帝的陵寝。 汉朝每一代皇帝,都会修建一座陵寝。 而陵寝周围就会打造一座守陵的城市。 其实,汉初的守陵制,是对豪族的一种打压。 好比汉武帝修建茂陵,把天下豪族迁移去茂陵定居。 这迫使了这些豪族变卖家产,搬去茂陵居住。 在变卖资产时,这些豪族也不敢拖沓,因为迁徙也有时间限制。 所以这些以前盘踞地方的毒瘤豪族,不得不贱卖自已的资产。 百姓也可以因此得到田地。 而豪族之所以是豪族,就是因为盘根在地方。 如果把豪族从地方迁徙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他们所依仗的一切便失去了。 而且茂陵当时聚集天下的豪族,大家全是豪族,谁怕谁啊? 这便是汉朝实行的一种,抑制兼并的办法。 虽然这个办法简单粗暴,但是的确很有效。 在汉朝一个朝代,豪族问题十分严重。 到了东汉时期,豪族进化成门阀。 成了可以影响朝廷上下的庞大利益集团。 直到汉末时期结束,司马家一统天下。 更是拿九品中正制,把门阀的统治强化了。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