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李天唐含雪> 第238章八月国运结算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8章八月国运结算日(1 / 1)

因为地理位置好,又挨着大江,荆州也是军事重镇区。 从荆州地区顺流而下,就可以抵达余杭。 此处也是河运的关节点。 现在平原地区的铁路都修建完毕了,唯一的难点,便是修建横跨大江的铁桥。 这一万多波旦奴隶,正好给张暃柴提供了劳动力! 一艘铁船,在荆州的江面上出现,顿时引起了所有人的围观。 坐在这艘船上的,当然是华江轮船公司的老板郑凯。 郑凯这次来荆州,就是想在荆州设立一家分公司。 轮船公司在余杭的订单大增。 这种不用风帆,只要煤炭,就可以在任何水域里行驶的轮船,在水网密集的余杭备受欢迎。 明轮船虽然畅销,但是郑凯仍然在积极的拓展业务。 把蒸汽机安在轮船上的技术,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华江府的第二家轮船公司也成立了,江南府也开办了一家公司,所以郑凯这次想要在同样水网密集的荆州打开销路。 同时郑凯这次来荆州,也是想看看自已的偶像张暃柴。 现在张暃柴在工程师们的眼里,就是祖师爷一般的存在。 听说张暃柴正在主持跨江大桥的修建,郑凯立马带着手下赶来。 轮船引发了荆州轰动,郑凯的轮船公司在荆州刚刚成立,就收到一个大订单。 这个订单来自于荆州铁路总社! 原来张暃柴看见轮船以后,立马对这种蒸汽船萌生了兴趣。 督造跨江大桥,需要在江面上来回往返,使用明轮船,可以减少许多人工。 张暃柴专门接见了郑凯。 刚进门,郑凯就对张暃柴行礼道:“老师在上,请受学生郑凯一拜!” 张暃柴立马扶起郑凯说道:“不必行此大礼!” 郑凯真诚的说道:“张大人撰写开工天物,我就是凭这本书自已研究,才制作出了轮船。” “您是天下匠人的老师!” 张暃柴哈哈一笑。 到了他如今的位置,最看重的便是知识传承。 郑凯年轻好学,很对他的胃口。 于是张暃柴说道:“你可愿意拜在我的门下?” 这下子郑凯激动地说道:“当然愿意了!我马上就准备拜师仪式!” 虽然师生的关系不比从前紧密,不过在工程师领域,依然是一种亲切的关系。 在华江府,有小孩想学习做鞋匠。 那在几岁的时候就会被送去师父家,伺候师父起居,帮师父打下手。 一样的,等徒弟出师后,师傅也会帮徒弟撑场子,帮助徒弟成立店铺。 不过在朝廷的打压下,学术领域的师生关系倒是淡化了。 汉朝时,门生故吏是种极强的关系。 老师提拔学生,学生则回报老师。 许多人当官后,报答老师甚至比报答朝廷还要在乎。 所以才会有袁绍四世三公,振臂高呼,便有门生故吏无数响应的故事。 在那个年代,儒门间的师徒关系,更像君臣父子的关系。 到了唐朝,科举以后,便有了座师的关系。 科举考中的考生,会把主考官当做自已的老师。 座师与门生,也是天然的关系亲近。 时间一久,唐朝只要可以成为主考官,就可以拥有大批的门生故吏。 这些人在老师身边团结,就出现了唐朝党争的雏形。 唐朝的李牛党争,两个宰相全是门生故吏无数。 他们的党争,不光是两个宰辅之间的斗争,更是两个团体的相互斗争,这严重内耗了唐朝。 所以到了宋朝,吸取以往的经验。 宋朝的主考官,不再是考生的老师,而考生们的老师,变成了天子本人。 这便是所谓的天子门生。 相当于剥离了主考官和士子之间的私下关系。 所以宋朝的士大夫尽管强势,但也再也没法形成和唐朝那种权臣集团。 到了大周,更是打击这种读书人间的师生关系。 现在贾仁义在全国各处清查私学,就是想打压这种关系紧密的书院院长与学子的关系。 但是在坊间工匠领域,朝廷并没有怎么打压。 现在张暃柴已经是官员,便没法像寻常的工匠似的,大张旗鼓的收徒。 张暃柴说道:“郑凯,你愿意加入荆州铁路公司吗?以你的才能,肯定可以为这条铁路工程出力!” 郑凯犹豫了。 原本他来荆州,就是想见见自已的偶像,顺便扩展荆州市场。 但是张暃柴邀请他加入荆州铁路,那郑凯就没法接着经营自已的公司了。 张暃柴说道:“荆州铁路分社,属于京阳铁路分社。” “现在朝廷的规定,虽然铁路公司的股份分散在民间,不过铁路总社当然是掌控在朝廷手里。” “铁路总社的主理人,全是朝廷派遣的官吏担任。” “我便是铁路总社的社长。” 张暃柴继续说道: “按照铁路总社的规矩,荆州铁路分社的成员,也是荆州布政使派遣的官吏兼任的。” “我可以委任你布政使司的官职,协理荆州分社的工程。” 见郑凯还在犹豫,张暃柴又说道: “荆州分社的工程部,最重要的任务,便是修建这座跨江铁桥。” “我正在研发一种大型机械,辅助修建铁桥。” “以你的才干,肯定可以出一份力的!” 这下子,郑凯立马说道: “我把轮船公司交由族中兄弟经营,我这便跟随老师!” 和张暃柴一同设计机械,这种诱惑,郑凯哪里能抵挡? 这可是与偶像一同工作的机会啊! 确定了郑凯会协助自已后,张暃柴拿出一份设计图。 “我把这东西叫做蒸汽起重机。” “利用齿轮和蒸汽机,可以吊起来很重的钢材。” “我想用起重机,来修建跨江铁桥。” “大桥是这样的设计。” 张暃柴拿出铁索桥的设计图。 “咱们要修的,是一种全新的桥梁。” “经过计算,已经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目前最大的难关,就是造出蒸气起重机。” 平平无奇的八月结束了。 唐延在印地打败英吉利人的喜讯,在八月的最后一天送到了京都。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