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李天唐含雪> 第226章整个吏部都烂了,朕要当昏君就不能处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6章整个吏部都烂了,朕要当昏君就不能处置(1 / 1)

这相当于掌握了整个大周的官员升迁。 吏部选人司,则负责五品以下的新官员的任免。 按照大周的规定,考中举人和进士,就得到了做官的资格,相当于预备官员。 这时是没有俸禄薪水的。 必须在选人司授予官职后,才可以成为大周官员。 还有一些官员,因为身体不好,或者父母离世丁忧,暂时免去职位。 这些官员在身体痊愈后,或者守孝期过后,想要重新得到官位,就得通过选人司重新授予。 同样为七品官,大越的知县和余杭的知县差别可就大了。 所以选人司授官,也被称作跃龙门。 如果可以授予一个优良郡县做知县,那便是鱼跃龙门,以后官途顺遂。 如果被分去偏远地区做知县,可不可以升迁不说,死在任期也有可能。 文选司和考功司,那就是大肥差。 吏部的三司,被叫做上衙,可见在众多衙门里的贵重。 吏部三司的官员,看见进士全是昂着头的。 京都有个流传很广的段子,某个考了十几年的老进士,考中后没钱给文选司行贿,最后被派遣到了黔南做知县。 这个老进士跪在文选司门口一天,最后同科的同门可怜他,帮他凑齐了贿赂银子。 这名老进士才被任命到就近的豫中就职。 文选司的腐败,朝廷每个衙门几乎都看的清楚。 而查京里的猫腻,更是浑浊不堪。 现在皇帝发怒,严查查京里的弊案,整个京都的官场,顿时翻腾起来。 内阁当然不会亲自下场揪人,内阁召来御史台,任命了六名御史,专门考察吏部。 这六名御史全是血气方刚的岁数,早就不满吏部的弊端了。 他们快速调查了吏部的案卷,很快查出许多问题,其中问题最多的当然是手握任命官员大权的选人司。 选人司的四任司丞,全有受贿的问题。 同时,选人司可以说整个沆瀣一气,把任命官员当成买卖,甚至公开拍卖。 也因为选人司几乎毫不掩饰,做的太过明显。 证据清晰可见,没用三天便查的一清二楚。 其中一任选人司司丞,现在已经升到了刑部侍郎。 李天盛怒之下,把有问题的官员全部下狱。 命御史台、刑部会审! 文选司和考功司的问题也很多。 查京中,收受贿赂都是家常便饭,帮助地方官吏,修改朝廷考核成绩,也是文选司赚钱的法门。 经过御史台的调查,选人司上下,全部藏着一本暗账。 根据平时的孝敬,那些恭敬的官员,会在查京里取得好的评级。 而那些平时不孝敬、不恭顺的官员,便会得到中等以下的评级。 负责考核武将的考功司也是这样。 考功司也多次暗示过杨振,让他拿点银子。 但是杨振是落魄的勋贵,看起来虽然有钱,其实是个穷鬼。 因为拿不出钱,又被同僚挤兑,所以才评成了下等中的成绩。 看见调查结果,李天当然勃然大怒! 原来是你们这群家伙害了朕! 一想到就是这群蛀虫,害自已提拔了杨振这员虎将,提拔了黄晓这种能吏。 李天就怒火中烧! 这群蛀虫! 该如何处理他们呢? 如果清理掉这些蛀虫,自已是解气了,但是国运岂不是还会上涨? 李天向系统询问道: “如果法办吏部三司,国运会涨吗?” 系统立马答道: 治理贪腐,清理吏治,大周国运:+5000点! 不可以! 绝对不可以! 这下国运岂不是要涨上天? 一直这样,朕何时才能成仙! 但是不处理这群家伙,李天心里又很憋屈。 这群家伙坑了朕! 一想到西疆大捷,和黄晓在余杭的一些操作,李天更是怒火中烧。 该如何处理这群家伙,怎样处置吏部三司的蛀虫? 不光是李天在思考。 朝堂上下也在看着皇帝的决定。 吏部三司的弊病,不单是三司贪腐的问题。 而是整个大周用人制度的问题。 选人司授官,考功司和文选司考评官员,于朝廷而,不可能事事亲为。 有些事总得交给官员去做。 怎样让地方执行中央的命令,考评便是最有效的手段。 所以吏部可以凌驾在其余五部之上,便是因为手握考评这项大权柄。 官员若想升迁,考评就得优秀。 若是考评连续下等,做官都做不了。 大周初期,考评审核是公平的。 那时的官员,也算尽职尽责,努力干出实绩。 能吏会被升迁,冗官会被斥责。 但是逐渐的,考评的味道变了。 环绕着考评,形成了一条利益产业链。 考评官员的吏部,与被考评的官员沆瀣一气,欺上瞒下。 李天很气愤。 但是如果直接处置这群官员,国运又得上涨了! 到底该怎样,才可以在国运不变的前提下,惩治这群家伙? 李天正为此事发愁。 而整个京都官场,都盯着这场大案子。 陛下会作何决定? 京都人心惶惶。 经过查京的官员,谁不知道查京里的那点猫腻? 也有许多官员贿赂过三司。 万一陛下真的要追究,那该如何是好? 思索了七日后,李天终于决定召开殿前会议。 这次殿前会议,因为吏部尚书管理吏部不当,已经自行请辞了。 虽然李天还没批准,但是这回参加殿前会议的改成了吏部侍郎。 吏部侍郎葛楠,刚从礼部升迁上来,与吏部以前的事毫无瓜葛,算是整个吏部难得的清白人。 李天垂头丧气的说道:“吏部三司这次的弊案,看得朕触目惊心!” “六部尚书,朕必须得罢免一位!” “吏部三司共计七十四人,每个都是朝廷的栋梁,每个都是两鬓斑白!” “他们烂了,朕都要心碎了!祖宗把基业交在朕的手上,却弄成这幅样子,朕太痛心了!” “朕愧对于大周,愧对天地和祖宗,朕恨不得把自已都罢免了!” “还有你们,一个个冠冕堂皇的站在堂上,你们,就很干净吗?朕知道,你们中有人比这七十四人更加腐败!”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