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士子学习理学,也并非是真心拥戴,只是想考取功名罢了! 如果没有了官方学术背书,那理学一定会跌落神坛! 夏冬林沉吸一口气,自已必须得为理学一战! 等唐孝仁宣读结束,这场大讨论正式开始! 十几位理学大儒,加上各地贤良立马出列,旗帜鲜明的站位理学。 理学大家夏冬林,对着李天慷慨陈词。 很快,他的门客子弟,朝廷里的一些官员,都对夏冬林表示了支持。 地方代表的贤良,更是一边倒的表示支持理学! 其实原因也好理解,随着大周朝廷的建立百年。 豪绅已经逐渐蚕食了大周在基层的权力。 现在余杭等富庶地区,私学昌盛。 这些乡绅豪强,通过建立私学,帮助学子。 这些学子为官后,也会回报学院。 他们都与这些豪绅紧密的绑在一起。 一时间,地方舆论,几乎全被这些理学门生所掌控。 余杭地区,各个学院的弟子蔚然成风,甚至煽动舆论力量,左右地方的施政。 地方官吏为了可以考评升迁,基本上也会与这些地方豪绅合作。 所以这次挑选的地方代表,几乎都在为理学说话。 许多通过私学考中科举,成为朝廷大员的官吏,心里也是更偏向于理学。 只有到了唐孝仁这种级别的,才能看到理学控制地方的危害。 长此以往,必将动摇朝廷的根基! 豪绅控制地方,随着朝廷的逐渐衰落,以后再难从地方上收取赋税。 如果不是吕为宾在华江府推行摊丁入亩,华江府的田亩税,甚至都不如西北地区! 余杭府的税收也在不停地被侵蚀。 这次吕为宾的变法,算是为余杭续命了。 但是随着各地豪绅势力的增强,摊丁入亩的举措效果也肯定会逐渐变差。 毕竟任何举措,都是需要当地官员去实行的! 这项举措肯定也会逐渐摆脱,田亩依旧会集中到地方豪绅的手里。 理学与地方豪绅互相绑定。 地方豪绅为理学提供资金和传播的途径,还会给学院里优秀的学子造势,形成社会舆论。 成为官员的学院弟子,又会偏向地方豪绅。 双方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扭曲的怪圈,牢牢地盘踞在地方。 这次的辩论,也是吕为宾舌战群儒。 几乎全部的地方代表,朝廷部分官员,都是倾倒于理学的! 虽然他们里许多有志之士,也觉得吕为宾的格物致知,强干的理念,更有利于大周,但他们也得为自已的利益考虑。 支持理学,便是维护自已的利益! 经过一上午的争论,李天打了几个哈欠。 这些杂七杂八的经典辩论,对于对儒学不怎么感兴趣的李天而,简直是场折磨。 看见理学的队伍这么庞大,几乎全部贤良全在支持理学! 李天更加坚定了扶持心学的决心! 你们越反对,朕就越要做! 吕为宾舌战群儒,尽管他总是可以说出正确答案。 但是他知道,这场辩论他是输了。 支持理学的人太多了! 心学刚出现不满一年,想要动摇官方学术的地位,还太嫩了! 吕为宾也不气馁,只要可以为心学传播提供土壤,这次石渠台会议就够本了! 待双方都争辩完毕,小魏子敲了下大钟。 众人全看向李天。 圣裁的时候到了! 李天终于结束了神游天外。 不管是心学还是理学,这些经义的争论就像听天书似的! 李天压根听不懂啊! 不过没有关系! 既然大家全支持理学,李天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李天轻咳了一声说道: “朕觉得,这次的辩论,是心学胜利!” “以后科考的内容,就在心学的经义里选取吧!” 此话一出,全场哑然! 夏冬林讶然的看向皇帝。 心学获胜? 怎么会这样? 明明是理学的声势更大啊,难道陛下看不到吗? 辩论经义这种事情,不就是谁的声音更大谁就胜了吗? 陛下你看不见吗? 大家全是支持理学的啊! 你怎么可以这样! 夏冬林差点当场吐血! 但是当他和李天的眼神对上后,满口的话都咽了下去! 这位圣上可不是寻常的圣上! 他可是开疆万里的千古一帝! 现在列侯、勋贵,全站在天子的后面。 兰德、李成都乃当世名将。 还是那种千年难出的! 兰德平定淮河河运之乱的事情,夏冬林也看在眼里! 余杭学院能有淮河漕帮的势大吗? 如果余杭叛乱,朝廷直接派兵,不用半个月就能平定。 现在皇帝在百姓心里的威望也到达。 现在国库充盈,谁敢反对这位皇帝? 更令人绝望的是,这个皇帝才二十几岁,身体健康! 不出意外,他还会执掌大周几十年! 这种时候,理学也不敢斗胆反抗大周皇帝! 夏冬林怂了。 纵使理学失去了官方学术的帽子,但心学依旧是儒学一脉,基础的经义也很相通! 不行就在书院建立心学课程好了! 但是夏冬林怂了,那些地方代表可没他那么识趣。 他们全部跳出来说道: “陛下不可啊!” “陛下,明明就是理学赢了!” “陛下,心学这种异端学术,怎么可以成为朝廷正学!” “大成至圣先师!国家不国啊!” 那些地方代表全部开始了影帝演技。 李天的脸色逐渐难看。 完了! 夏冬林的面色也更加难看! 果然,那些地方代表这样一闹,李天更不高兴了。 你们是在教朕做事? 李天轻咳了一声说道: “朕觉得地方教化松弛,要恢复建国初期的制度。” “从即日起,各州府,重新建立官学。” “官学开设心学博士,在国子监优秀的士子里选拔。” “各级官员负责食宿、课本,只要通过考核,就能在官学就读!” “此后禁制所有私学!” “各地博学大儒,如果愿意,也可以在官学授课!” “私自办学收徒,杀无赦!” 铁血诏令一下,夏冬林面无血色。 那些地方代表更是要纷纷倒地。 就在他们还打算继续反抗时。 李天投过来一个冷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