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李天唐含雪> 第178章理学大儒炮轰心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8章理学大儒炮轰心学(1 / 1)

全敏浩说道:“我这次过来,就打算挖几个老道的大周厨师回去!” “也让高丽的土包子,看看什么是大周美食!” 井川浩三思索后说道:“说的没错,如果我回到倭国,可以吃到鱼就不错了。” 全敏浩说道:“你真的打算返回倭国吗?” 全敏浩诚恳的说道:“你并非世子,回去也没法继承倭国校尉的官职。” “你回去就是个小公卿,真的值得吗?” 全敏浩说道:“你若是留在大周,还可以继续参加科举。” “若是可以考中举人,以你和兰德大将军的关系,稍加运作授官县令。” “怎么也比回去做个公卿好多了吧?” 全敏浩说的也对。 现在留在京都的藩属国人里,流行一句话。 “宁做大周一县令,不做属国一朝君。” 在大周做个县令,也能治下几万户。 这可比许多藩属国的君主治下的人口还多。 大周富庶,如果做得好还可以继续升官。 若是可以做到知府,那就真的比许多藩属国的君王强了。 全敏浩见井川浩三沉默,他继续说道: “不然的话,你来高丽帮我?” “给你个将军的官职肯定没问题!” 现在全敏浩是高丽执政,在国内又极有威望,任命一个将军当然是轻而易举。 井川浩三长叹一声说道: “我要回到倭国,也是因为你。” “因为我?” 井川浩三说道:“因为你的原因,我也想变法倭国!” “倭国的条件还不如高丽,蜗居岛屿,除了鱼获和黄金,什么产业也没有。” “还有不如高丽的一点,高丽有高丽镇抚使!” “高丽已经全面学习‘周’化,你已经是高丽执政,彻底开始高丽的变法了。” “那么高丽完成大周化,也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有高丽镇抚使在,高丽一定会在大周化的路上走下去。” 井川浩三的语气里满是羡慕。 “但是倭国不一样。” “范建大人只是打开了倭国的大门。” “整个倭国,包括我的父亲,依旧想着闭关锁国。” “就算大周轰开了倭国的大门,依旧只想锁起门来做土皇帝。” “倭国的将来,不可以掌握在这种人手里!” 井川浩三起身,对全敏浩说道: “全兄,只有全面大周化,才可以救倭国!” 井川浩三说道:“我见过大周,也见过大越。” “南洋各国是什么样子,咱们都清楚。” “如果不学习大周化,主张变法,以后倭国恐怕还不如琉国呢!” 此话说完,全敏浩也沉默了。 全面大周化,是二人初识时,就立下的宏愿。 如今时过境迁,现在全敏浩已经是高丽执政,走上了实现理想的道路。 但是倭国仍在闭关锁国的路上。 井川浩三生出一种时不我待的心情。 他对全敏浩说道: “全兄,我想请求大周的皇帝陛下,准许我返回倭国。” “我想要掌控倭国大权!” 井川浩三说出自已的志向后,看向全敏浩。 全敏浩看着这位好友,用审视的目光看向他。 全敏浩和井川浩三的情况不同。 高丽被大周击败,高丽王和高丽贵族大臣,全被押送到京都做人质。 全敏浩原本就是执政之子,拥有法理上统治高丽的权力。 这次回到高丽,也拥有大周朝廷的支持,所以全敏浩名正顺的成为了高丽执政。 但是井川浩三不同。 井川浩三只是护倭校尉的嫡次子,并没有继承权。 现在护倭校尉的世子也在京都学习大周文化。 只是井川浩三的这个哥哥,对学习并不热衷,一直都没考上秀才返回倭国。 井川浩三的父亲也还在倭国。 这井川浩三是想觊觎护倭校尉的位置! 井川浩三立下鸿志,待盐铁会议完毕,就返回倭国打算夺权。 此时的京都,全大周的各路人马全部聚集了过来。 为了这次的盐铁会议,朝廷专门租赁了三十五家正堂,作为来京参会的代表住所。 所有人的视线,都放在京都的这次会议上! 现在大周击退了北莽,剿灭了大越。 倭国高丽全部已经臣服。 是大周王朝最鼎盛的时期。 但是从没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是由外部击溃的。 这次的盐铁会议,解决的便是大周的内政问题。 虽然会议主题的盐铁,但是众人都明白,这次是决定朝廷政向的大会。 六月末,内阁下达诏令,向全国各地赴京的贤良,征求会议商讨的主题。 并且让新邸报增加了一期副刊,将各路的意见刊登。 毋庸置疑,最先引起热议的,便是理学和心学的大战。 理学大师夏冬林,率先在新邸报上投稿,炮轰心学! 理学的理念,存天理灭人欲! 而理学的主张,便是君臣父子纲常的主张! 这是理学的根本,而夏冬林炮轰的,是心学格物致知的理念。 吕为宾的心学,认为穷究事物根本,才是人们要追求的理。 这种学术上的争论,除了对儒家的解读角度不一样。 更多的,还是对朝廷政向的分歧。 吕为宾主张的心学,讲究的是客观实际。 他主张朝廷增多官吏,增加对大周的控制力。 把大周比作一个人,在执政上,吕为宾的心学便是“强干”。 增加大周对全国各方面的统治力,这才可以满足朝廷对各种“理”的探究。 心学推崇的是加强朝廷管理! 而理学推崇的,便是君臣父子纲常。 这是道德上的一种秩序。 理学觉得,只要众人都遵守秩序,那社会便能有序的运转。 理学把君王视作道德的榜样。 只要陛下提高自已,做好道德模范,那各层各级的官员就可以做好道德模范。 那样圣天子就能垂拱而治,不用折腾国家。 理学的这种理念,化到整个大周上。 便是减田税、轻徭役,朝廷减少对基层的干预。 理学所推崇的,是道德模范的乡贤,全部自发自主的在基层管理大周。 这便是所谓的“强枝”。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