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又没有贪污枉法,难不成还能砍了我? 黄晓浑不吝的个性发作。 杨振也是茫然。 他是个暴脾气,与同僚上司都处不好。 杨家被褫夺了爵位,杨振一直想要建功拿回爵位。 但是一直在被上级打压。 时间一久,杨振就开始自暴自弃,还沾上了酗酒的毛病。 听到陛下要召见自已,杨振更是惶恐。 他再混,也不敢对当今天子犯浑啊! 连忙回家醒了酒,跟随太监入宫面圣了。 入了宫,杨振才知道与自已一起面圣的,也是同为查京下等的黄晓。 这下倒霉了。 杨振苦着脸,难不成陛下要罢黜我们? 二人来到御书房,李天笑盈盈的看向两人。 黄晓这家伙尖嘴猴腮的,一看就是个小混子。 杨振倒是眉目端正,但是一身藏不住的酒气。 好! 李天越看越满意! 这就是朕要的人才! 李天为了确保万一,还让小魏子打听了。 黄晓这家伙的确是个草包,在礼部的名声很差。 不光是礼部,黄晓任职的每个衙门,都觉得他没有能力。 而杨振这家伙的声名就更差了。 顶撞上司,殴打同僚,还酗酒,时常因为喝酒延误训练。 倘若不是他在军中有人庇护,早就被赶出右武卫了。 好啊! 李天心里美滋滋的想着。 被李天这么看着,黄晓和杨振都有点毛骨悚然。 没听说过皇帝有这方面之好啊,怎么这样看着我们? 李天这才说道:“爱卿们平身吧!” “查京的结果,你们都知道了吧?” 黄晓和杨振再次下跪说道:“下官惶恐!” 李天走下来,扶起二人说道:“爱卿平身!” 陛下这般态度,更是令二人惶恐不安。 只听李天说道:“朕觉得要对查京的结果慎重,所以才亲自召见了你们。” “不过观二位的举止,并非查京结果那么的不堪。” 黄晓和杨振面面相觑,我们都没说话呢,怎么陛下就帮我们开脱了? 李天继续说道:“圣人曰,有过改之。” “朝廷选拔官员不易,随意罢免,是浪费人才。” 李天看着黄晓说道:“朕手里有两份差事,派二位爱卿去办。” “办的好,当然是加官进爵。” “办的不好,也没事,朕会调你们回京都,选一个更合适的官位。” 黄晓和杨振都快感动哭了! 什么是隆恩浩荡! 陛下的恩情太重了! 李天先对杨振说道: “归仁军要归附大周的事情,你们都听说了吧?” 杨振连忙点头。 “杨振你的父亲因错被褫夺了爵位,最后郁郁而终。” “朕也明白,你迫切想要建功立业的心思。” “朕便给你这次机会!” “归仁军即将东归,你负责此事。” “另外从右武卫挑选一千人,替代归仁军驻守湖城。” “从即日起,你就是新的西疆都护!” 听到李天的任命,杨振难以置信。 自已居然能担任新的西疆都护? 这些日子军中都在议论。 虽然西疆都护不过是正四品,自已去只算是平调。 而且按京官比地方官贵重的理论,这算是贬职了。 但是西疆都护是什么! 那可是统管西疆的都护! 这和右武卫的小军头相比,西疆都护简直是大肥差了! 而且当今陛下,向来不吝啬爵位。 光是大越一战和北莽一战,就册封了三十余人。 还全是裂土封侯的实封! 右武卫中,可是有许多人,想要去西疆建功立业的。 陛下居然把这个香饽饽的位置交给自已? 杨振顿时跪了下来,对李天磕头说道: “陛下,下官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天连忙把他扶起。 朕可不是派你去精忠报国的! 朕是让你混小子去败坏国运的! 就杨振这个个性,最好搅的西疆不得安宁,那样大周的国运肯定会败坏。 李天就是想让杨振去西疆折腾的! 李天和蔼的说道:“西疆路途遥远,通行不便。若是有事,杨爱卿不必事事禀报,只要上奏折说明即可。” 这下子杨振愈发的感激涕零,这么贴心的陛下的太暖心了! 待安排好了杨振,李天又看向黄晓。 这家伙也不能浪费! 出身捐官,不学无术,这可是上等的奸臣苗子啊! 李天拉着黄晓的手说道: “朕曾经听父皇说过,每个人都是有能力的。” “这世上没有庸才,只是没有用对地方!” “朕今天看爱卿,就是没找对地方的人才!” “爱卿不适合在礼部工作!” “朕觉得,你去地方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黄晓也感动的热泪盈眶。 自打进入官场后,还是头一次有人夸自已是人才。 还是大周的皇帝陛下! 李天说道:“这样吧,有件事,就请黄爱卿去做一下吧!” “余杭布政使上奏,余杭这几年的盐务大坏,居然出现了亏损!” “余杭乃盐商汇集之地,居然出现了盐务亏损!” “朕委派黄爱卿为余杭盐务大使,专门调查余杭盐务问题,怎样?” 黄晓眼前一亮。 一州的盐务大使可不常设。 虽然是临时官职,但是朝堂公认的肥差! 要知道统管一州的盐务,有多肥得流油啊! 更何况是余杭这种富庶地区,这可是外放官员里的香饽饽! 陛下居然把如此重要的差事交给自已? 黄晓也生出一种要为李天肝脑涂地的念头! 安排好二人后,李天心情大好。 朕可算找到“人才”了! 接下来,李天在大殿接见了张伦和马桑那。 刚刚返京的内阁首辅唐孝仁手持圣旨,宣读了陛下的封赏。 归仁军上下,被陛下册封为归仁军称号。 允许他们返回大周,并且自已选择一地居住,按照级别授田。 如有愿意留在湖城的,可以加入新设立的西疆都护府,翻倍授田。 归仁军首领张炳昌,加封镇西侯的爵位,在漠北西边分封五千户,世代承袭。 张伦听到陛下的封赏,激动的连忙磕头,高呼万岁。 除了归仁军外,剩下的便是兰鹿国了。 唐孝仁宣读了陛下允许兰鹿国建国的诏令。 自此,兰鹿国成为朝廷的藩属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