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中,从最开始的好战心态逐渐变成了厌战。 南疆区域不好打。 否则太祖时期的那场战争也不会败了。 战争动员,也让许多京都人感觉到不方便。 这下子便有许多人出来,开始唱衰。 说什么皇帝是好大喜功,就算打下来大越,也没法统治。 还有大越只是攻击高柬,压根没有攻击慎南。 这一切全是肖王爷为了军功,所以故意挑起的边境战争。 百姓们开始对南疆战事生出悲观的念头。 但是刘文卓对此十分愤怒。 他连写三篇稿子《为何要打南疆!》,驳斥京都流传的种种传闻。 但是悲观的氛围依然在京都头上笼罩。 兰妃也有了身孕,不过早过了孕早期的几个月。 她挺着大肚子与李天下棋。 “陛下,也不知道兰德在南疆如何了。” 兰德抽泣的说道。 李天立马说道:“爱妃别哭,兰德是你的亲弟弟,朕还能害他不成?” “不管他在南疆有什么战果,朕都不会责罚他的。” 兰妃哭的更凶了,开口说道:“陛下是说,南疆输定了?” 李天连忙说道:“爱妃怎么有孕后这么多愁善感?兵法上说,未战先败,我们得做最坏的假设嘛!” 这下子兰妃终于止住了哭泣。 但她依然满脸的忧愁。 自已与皇后唐含雪比,也只能依靠这个弟弟了。 若是兰德真的败了,那一定会被问责。 那自已还怎么和皇后斗? 兰妃这边心思不断。 与此同时,前线的捷报,终于抵达京都。 “大越大捷!” 报捷的使者,骑着高头大马穿过京都的主干道。 “大越大捷!” 使者一路冲进兵部衙门。 此时兵部衙门正要下衙,只留下值班的官吏。 听到报捷两个字后,兵部的官吏立马把刚刚离开的兵部尚书叫了回来。 兵部尚书并不是第一次收到捷报了。 他淡定的坐在位置上。 只听使者说道:“尚书大人,肖王爷派我来京都报捷!” 兵部尚书点了点头:“说吧,歼灭大越部队多少人?” 在兵部尚书眼中,南疆能斩首个敌军前任,就算大捷了。 正好京都也能用一场大捷振奋人心。 有一说一,肖王爷拿捏人心的本事还是挺强的。 先用一场小捷来稳住朝廷与人心,之后就算是进展不大,也不会被皇帝呵斥。 把无事发生描述成小胜利,把小胜利描述成大捷。 这是兵部惯用的手段。 如今京都民心不稳,兵部尚书打算好好包装下这次大捷! 只见使者磕了个响头,说道: “尚书大人,兰德将军攻陷了大越王城,如今大越举国投降了!” 兵部尚书的思绪还在神游呢,他迷糊的听完后,说道: “嗯嗯,挺好,的确是大捷。” 但是他忽然清醒过来! 什么? 攻陷大越王城? 大越举国投降了? 怎么可能! 难道兰德是飞去大越王城的吗? 行军速度怎么可能这么快? 大越的部队呢? 大越的守城军队呢? 大越这么快就举国投降了? 这不会是谎报军情吧? 待报捷的使者,把兰德如何从湘江出发,乘船南下,然后登陆南安半岛。 登陆后直接袭击大越的国都。 再用火炮打开大越王城的城门。 这一系列的操作说完后,兵部尚书直接震惊的瞠目结舌。 这仗,还可以这么打? 再看战损。 大周这边也就损失了十几个士兵,大部分还是意外,并不是被敌军所伤。 最可笑的是那个叫井川浩三的倭国人。 那家伙晕船晕的七荤八素,上岸前就差点挂掉。 接着这个井川浩三恢复后,又在登墙的时候不小心崴断了脚。 这个倭国人仍然叫嚷着上战场。 兰德只能让另一个高丽人全敏浩带着他,参与了进攻大越国都的战争。 这次的战果依然很惨烈。 井川浩三被一个大越的孩子划伤了脖子,差点划破大动脉嘎了。 于是,他成了这场战争中唯一的重伤兵。 井川浩三也成了这回远征军内的一个段子。 使者将井川浩三受伤的事情绘声绘色的说了一遍,兵部全部笑的前俯后仰。 那么兰德这次的战果呢? 大越国王投降,举国全被俘虏。 大越西边进攻高柬的百万精锐,全都不战而降。 北边抵御大周的精锐山地战士,也集体投降。 粮草物资不计其数。 大越百年积攒的府库,也被兰德尽数缴获。 看见使者带来的单子,兵部尚书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大一笔钱! 大越虽然是小国,不过底蕴不错。 热带地区高产粮食,大越又在南安半岛这个关键的地方。 南安可以沟通中亚与西洋。 是十分重要的位置。 大越原本实力不俗,是南安半岛的小霸主。 大荷人与英吉利人,也只能和他老老实实做生意。 这么多年,西洋靠香料航线赚的盆满钵满。 大越作为贸易的重要节点,也赚取了许多的黄金。 大越的府库,足足有大周一年收入的一半! 粮草更是数不胜数。 兵部尚书眼睛都瞪大了。 若是户部尚书看见这份报捷文书,恐怕要笑晕过去了吧。 兵部尚书十分的开心,他立马说道: “来人!” “为使者换上吉服,从正门入宫报喜!” 同时,整个京都都沉浸在大越大捷的喜悦气氛中! 但是京都的百姓还不知道大捷的具体内容。 只是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大捷。 只有那些家兄丈夫在前线的人家,仍在家里默默祈祷。 皇宫中,李天还在和兰妃下棋。 他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好像有什么事情背刺自已了。 李天的预感十分准确,此时报捷的使者已经走进了皇宫。 现在是战争时期,内阁每年都有宰辅重臣轮班值守的。 今日值守的是贾仁义。 他听到报捷的通报,立马让手下前去打探。 “次辅大人!” “是大越大捷!” 贾仁义摸了摸胡须,气定神闲的说道: “以我大周的军队,一场小胜还不正常?” “不用大惊小怪。” 但是手下仍然激动的说道:“次辅大人,不是小胜,可是大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