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李天唐含雪> 第102章首辅:我又懂了,陛下要整治土地兼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章首辅:我又懂了,陛下要整治土地兼并(1 / 1)

“如若有人胆敢违逆手持宝剑者,便是违逆朕!” “还有,兰德不是在余杭还留下了一些士兵吗?” 小魏子连连点头:“平定淮河之乱后,漕运总兵将一些士兵改为海防兵,在华江口驻扎。” 李天立马说道:“传朕的命令,以后海防总兵听吕为宾的调令!” “如有违抗者,可以派兵镇压!” “遵旨,陛下!” 两道诏书一下,堪称一石激起千层浪了。 内阁火速把陛下的诏书发往华江府。 内阁之中,唐孝仁和贾仁义对立而坐。 这原本是前首辅与当地知府的摩擦碰撞,但如今已经是影响到朝堂的大事件了。 作为内阁首辅、次辅,当然要揣测陛下的意图了。 唐孝仁轻叹一声说道:“陛下还是想清算高耀了。” 贾仁义点了点头:“这个吕为宾,明显早就受到陛下的支持。” 唐孝仁跟着点头:“后生可畏,万万没想到他首个目标就锁定了前任首辅。” 贾仁义疑惑的问道:“但是陛下是为何呢?难道就是想清算高耀吗?” “高耀在朝堂的势力早就被清扫了啊。” 贾仁义不明白。 御史台风波,已经把高耀的手下都清除掉了。 现在的朝堂牢牢掌控在陛下手里。 高耀明明都告老还乡了,陛下为什么还要穷追猛打呢? 唐孝仁说道:“陛下想针对的,可不是高耀一人。” 贾仁义问道:“唐大人,此话怎讲?” 唐孝仁说道:“陛下这是想打压地方豪强,整治土地兼并啊!” 说到这儿,贾仁义恍然大悟。 果然,论起揣摩陛下的心思,自已还是太嫩了。 土地兼并,是大周的顽疾之一。 大周目前主要就是在收人头税和田亩税。 人头税也称丁税。 天下的田亩一直有限,但王朝的开支是不断增高的。 而且到了李天这里,征收的田亩税反倒比先皇王朝还要少。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地主不交税,穷人交不起税,可以交税的田亩也愈发减少。 富户和官吏都有办法免税,像高耀那上百顷的田地,每年也就交一点田亩税糊弄了事。 一些寻常的有地百姓,甚至会把自已的地,转进有免税资格的老爷举人名下。 这种事在余杭很常见,被叫做“投献”。 既然收不到田亩税,那就只能增加征收人头税的力度。 为了完成户部的任务,各地知县对征收人头税十分的严格。 那些已经没有土地的百姓,也被拖着征税。 导致了许多贫农破产。 于是大周也出现了: “富豪田连阡陌,竟少差丁,贫农地无立锥,反徭役多。” 明显内阁也发现了这种情况。 比如贾仁义在边境征收商税,就是想提高朝廷的收入。 原来陛下是想解决土地问题。 这下贾仁义正色道: “抑制豪强,控制兼并,乃朝廷大事。” “交给吕为宾办能行吗?” 唐孝仁摸了摸胡须说道: “如果只是吕为宾一人当然不行了,但是有圣上的支持,此事一定能成!” 贾仁义向往的说道:“如果真的可以办成,那也算为子孙后代添一份国运了!” “此正是!” 诏书马不停蹄的送往华江府。 而此时,高耀已经在宴请华江当地富户,庆祝这一战的胜利。 这次弹劾吕为宾的风潮已经掀起。 整个余杭,除了布政使没有参与,别的大小官员几乎全部上奏弹劾了吕为宾。 加上余杭本来就有许多退休大佬。 这些奏折都能把吕为宾给埋了! 最近几日,吕为宾都躲在衙门里。 这证明他怕了! 只要等最后的结果出来,吕为宾肯定会调离华江府。 到时候华江府就又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了。 高耀的儿子,代替高耀应酬喝酒。 整个高家都一派喜气。 “这次多亏了高大人,若不是有高大人,我们这些缫丝坊可就要征税了!” 一个本地富豪恭维道。 如今华江府的大富豪,都建立缫丝坊。 每天华江口都有从倭国、高丽来的海船。 这些船全是来余杭购买丝绸的。 高耀笑着说道:“大家明天再加把劲,多关几个工坊。” “将那些吃不起饭的泥腿子全赶去衙门面前!” “让他们和知府大人要饭吃,哈哈哈!” 高耀哈哈大笑,在场的富豪也全部笑起来。 这次自已是胜券在握,他一个前任内阁首辅,还收拾不了一个刚中状元的小子? 引起哗变,遭遇全余杭的弹劾。 即便是余杭布政使支持他,吕为宾也难以翻身! 此时,吕为宾也在屋子里,思考翻盘的办法。 很明显,他知道敌人是何人。 这股敌对势力非常强大,吕为宾也没想到他们的手段如此凌厉。 以后对敌人不可以有一丝侥幸。 吕为宾总结经验,但是要怎样破局,他依然毫无头绪。 难不成自已真的错了? 就在这时,京都的诏书终于抵达! “大人,京都的圣旨到了!”师爷急匆匆的说道。 “去,接旨。” 吕为宾整理了下官袍。 大不了就不穿这身衣裳了呗! 传旨的太监看见吕为宾,露出一脸谄媚的笑容。 出宫前,魏公公可是已经交代了。 这位吕大人,是陛下写在屏风上的人。 如果没有意外,是会做宰辅重臣的! 必须得尊敬! 小太监恭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听完圣旨,吕为宾懵了。 什么? 陛下这是全力支持自已? 小太监毕恭毕敬的拿出一把宝剑。 “吕大人,这是圣上御赐的青玉宝剑!” “圣上说了,见此剑,如陛下亲临!” “这是圣上御赐的宝册,遇到违抗之人,可以有先斩后奏之权,在宝册上誊写上名字即可!” “吕大人,驻扎在华江口的护海府,是兰德将军平定淮河的老班底。” “陛下也把护海府的指挥权交给您了。” “护海府的都尉马上就来和您报道。” “吕大人公事繁忙,奴婢就先告辞了!” 这位小太监连送圣旨的常例赏钱都没要,便匆忙离开了。 师爷激动的说道:“知府大人,陛下圣恩啊!”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