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刚走出家门,就听到邻居喊道: “粮食进京都了!” “余杭的粮食运来京都了!” “好多好多粮食啊!” 钱老二连忙挤到路边。 只见大批马车,拉着一袋袋粮食,在马路上飞驰而过。 一长串的运粮马车,压根看不到头! 钱老二都晕了! 有粮了! 接着就听官差喊道: “这是陛下自余杭海运而来的粮食!” “所有粮食,全部平价售卖!” “不用哄抢,粮食充足!” 钱老二连忙拿着粮食口袋,跟着人群朝京兆尹建立的售粮处而去。 这次速度飞快,没一会儿,钱老二就用平时粮价的七成价格,买到了一兜子粮食。 简直和做梦一样! 街面上依然可以看到马车,把一袋袋粮食运往售粮处。 当然,这些全是贾仁义的布置。 贾仁义让人在京都的铁轨处卸下粮食,然后故意漏出来粮食,用马车拉入京内。 同时让官差跟着喊,让全京都的百姓都知道,大批粮食运到京都了。 因为海运比河运小得多的损耗,以及更低廉的成本。 这些粮食运到京都的成本足足减少了一半! 贾仁义让售粮处按平时粮价的七成出售。 这也不会亏本,朝廷甚至还能小赚一笔! 更主要的是,比平时还便宜的粮价,瞬间打击了京都的粮商。 当天夜晚,京都的粮商再次聚会。 但是这次聚会时,他们脸上就没有笑容了。 六贤王的管家率先说道:“大家别被朝廷骗了!” “老夫打听过了,那些粮食不是从港口卸下来的,是用马车运进来的。” “肯定是朝廷调动了地方储粮仓!” “储粮仓是朝廷囤积的粮食,用来应对灾年的。” “根本不够供应京都这么多百姓人口。” “咱们只要不降价,朝廷很快就拿不出粮食。” 老管家所听着非常合理。 这些粮商纷纷起身说道:“咱们不降价,看朝廷可以支撑多久!” 这些粮商,也不得不坚持了。 他们原本就是以超出市场价格的金额收购的。 如果按市场价去卖都会亏。 更别说按市价的七折出售了。 但是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马车一辆辆的往京都送进粮食。 京都的百姓买了快三天,粮食都依然充足! 朝廷建立的售粮处,全天营业开张,分量足价格低,寻常百姓全跑去官粮处买粮了。 这下子,京都的粮商们慌了。 粮食这东西,与别的商品不同。 首先粮食是必需品,所以粮食紧缺,粮价就可以飞升好几倍。 还有一个特点,便是粮食会坏。 储粮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 而且但凡有低价的品质粮供应,那高价粮就没有市场了。 一些家底比较薄的粮商,已经忍不住偷偷割肉甩卖了。 只有一些大户还舍不得贱卖! 但是刑部的官员,已经拿着调查文书,开始逐个逮捕这些粮商! 京都的粮食风波,就这么顺利解决了! 而此时的淮河地区,田亮也找到了突破性的证据! 田亮通过漕帮弃子陈力的证词,抓了好几个漕帮的重要人物。 经过审问,终于揪出一个参与袭击的漕帮人员! 参与袭击打劫粮船的,的确有漕运总督的人! 拿到这份证词后,田亮迅速行动,让西厂秘密抓捕了几个部门小吏。 漕运总督潘大壮,勾连漕帮帮主余元辉,设计袭击运粮船,并且砸船制造河运堵塞。 整个案子全部串联起来了。 田亮还发现了关键证据! 原本船上的那些粮食,都要跟着沉入河底的。 但是漕帮的人舍不得那些粮食,便把它们都偷偷运到了一个粮仓里。 打算等事情平息后再送出去售卖。 田亮很快找到了那个粮仓,手握这样一个关键证据。 证据确凿! 田亮立马写好文书,送往还在滨海的皇帝。 还有一份送往京都,向内阁与监国的皇后禀报! “什么?改河为海?”潘大壮猛的一拍桌子。 属下说道:“总督大人!余杭的粮食全部从华江上了海船,送到港口去了!” 潘大壮怒声道:“怎么会这样!港口离京都还有很长一段路,陆运怎么送粮食?” 手下立马说道:“听那些海船长说,朝廷在京都与港口之间,秘密修建了一些铁轨。” “用马匹拉车,在铁轨上行走,可以很快输送很多粮食。” “这全是驾部司的张暃柴大人督造的!” 潘大壮浑身瘫软,坐在椅子上。 改河为海! 这就是河运最大的软肋! 如果朝廷不再需要河运了,那河运部门还如何和皇帝讨价还价! 皇帝下余杭,这是来秋后算账了! 潘大壮慌了! 自已这位漕运总督,就是首当其冲的目标! 潘大壮浑身颤抖的说道:“改河为海,皇帝是真的想治理河运了!” 此时,已经收到消息的余元辉,快步走进部门。 “总督大人,改河为海是真的?” 漕帮上万人,都是靠河运吃饭的。 如果真的改河为海,那漕帮就彻底完了! 余元辉不顾礼节,直接对潘大壮质问道。 潘大壮绝望的点了点头。 这时余元辉说道:“大人,我有个提议!” 潘大壮无力的说道:“余帮主,如今什么提议都回天乏术了。” 余元辉说道:“不,还有个机会。” “改河为海,百万漕工的生计都没了!” “朝廷这是逼百姓造反啊!” 潘大壮惊恐的看着余元辉说道:“你是想造反?” 余元辉低声说道:“小郡王是六王爷的儿子,当今天子还没龙子。” “小郡王已经许诺了,如果六贤王登基,立即停止改河为海。” “而潘大人有这份功绩在身,还用做这个漕运总督吗?” 潘大壮闻眼前一亮。 这可是潜龙之功啊! 皇帝改河为海,引发民变! 这也算有理有据。 只要从淮河北上,杀到滨海。 沿途也没有其他驻军。 还真有可能成功! 潘大壮也是个狠人,他立马说道:“那就这么做!” 当晚,朝廷要改河为海的消息,传遍了淮河。 穷苦的漕工们立马吵嚷着要上京求一个说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