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李天唐含雪> 第73章漕运断绝,准备发国难财的奸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章漕运断绝,准备发国难财的奸商(1 / 1)

得到陛下嘉奖的田亮,马不停蹄的驱马来到淮南地区。 淮南地区,处于江河与淮河之间。 这里虽然没有余杭富庶,但也算鱼米之乡。 淮河水网纵横,是河运势力最强的地段。 先皇在世时肃查河运,就是淮河地区的漕工哗变。 他们砸沉了运粮船,堵塞了河道。 田亮辞别陛下后,便直接赶往了淮河。 在淮河设立的漕运部门,是这次河运弊案盘查的重点。 漕运总督潘大壮,是四品大员! 此时潘大壮正在宴会上觥筹交错。 潘大壮接待的是从京都赶来的六贤王之子,李广茂。 陪同二人入座的,还有个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是漕帮帮主余元辉! 余元辉的身世十分传奇。 从码头搬卸物品的苦力做起,后来受到漕帮的赏识,学习武功,逐渐走进漕帮高层的级别。 后来余元辉也不知道碰到什么机遇,成为十段高手,一跃成为漕帮的帮主。 十段武者,仅仅这个身份就分量十足了。 再加上漕帮上万的弟子的帮主。 但是余元辉此时却在给潘大壮倒酒。 潘大壮这位漕运总督,才是河运之途真正的霸主! 李广茂说道:“潘大人,父亲派我过来,是想来提醒您。这次陛下肃查河运弊案的态度非常坚决!” 潘大壮笑道:“先皇也曾想肃查河运弊案,结果呢?哈哈哈。” 余元辉说道:“漕运乃百万漕工之系,也是漕帮上万兄弟的性命!” “皇帝想要我们的命,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可以的。” 潘大壮端起酒杯笑道:“那就再让漕运断绝一次好了!” 三人共同举杯,一切尽在不中。 他们还不知道,一场“暴风雨”正在朝淮河袭来。 山雨欲来风满楼! 淮河。 在淮河河运最狭窄的一截。 陈力蒙着面,藏在草丛里。 从禹州城逃回总舵后,陈力受到许多白眼。 漕帮在禹州城的分舵覆灭,对于家底颇丰的漕帮来说损失也不小。 而没有了禹州城的兄弟们,陈力在漕帮的身份,也就只剩一个七段高手了。 但是这一次,帮主余元辉,亲派给了他一个任务。 这个任务陈力也曾经做过,便是假扮水匪,偷袭运粮船。 陈力有种不祥的预感。 直到深夜。 运粮船总算来到河运中央。 “动手!” 陈力挥挥手,手下全部拿着舢板,冲向了运河。 “杀啊!” 喊杀声响起! 这次的袭击出奇的顺利。 陈力很快得手,打劫了五艘装满粮食的运粮船。 就在这时,草丛里突然又窜出来另外一队黑衣人。 这群黑衣人冲上来,开始攻击陈力与手下。 他们不光攻击陈力,也攻击运粮船的护卫与船夫。 黑吃黑! 陈力这下全明白了,自已被当枪使了! 逃! 陈力迅速遁入水中。 但是很快,岸边上就出现了一队弓箭手! “放箭!” 这些弓箭手对着水里无差别的放箭! 这不是寻常的江湖人士,这是官兵! 陈力心都快凉透了。 就在这时,陈力耳边响起一道尖细的声音。 “陈舵主,藏到船底。” 陈力立马开始朝船底游去。 很快,他就看见船底有两个黑衣人。 他们夹着陈力,朝更深的水下潜去。 拖着陈力远离了战场。 翌日清晨。 淮河的运粮船遭到水匪袭击。 船员们与水匪奋力交战,最终船员与水匪全部同归于尽。 而运粮船被砸穿,沉到了河底。 “巧合的是”,这几艘船全沉在河运最狭窄的位置。 “更巧的是”,这些沉船堵上了河运水道。 从余杭到京都的命脉,就这么堵住了! 而这些巧合,全部发生在御史田亮,刚刚抵达淮河,打算肃查河运弊案的时候。 随后的几百艘运粮船,也全部堵在了余杭。 与此同时。 六贤王府上。 六贤王的管家,正在与京都几个大粮商密谈。 “王爷已经收到了确切消息,河运堵了。” 这几名大粮商,全都经历过先皇时期,京都粮荒的时候,闻瞬间眼前一亮! 粮食与别的东西不同。 如果是别的东西,没有可以不买。 但是人要是不吃饭,可是会饿死的。 粮食还有个特点。 大多数时候,粮价都非常稳定。 但是在缺粮的时候,粮价可以直接攀升十倍、几十倍! 所以众人都明白,如果这场危机真的如当年一样,那京都的粮价可以翻上几倍不止! 这几名大粮商立马说道:“明白明白,我们这就囤积粮食。” 这些粮商也知道,只要河运断绝的风声传进京都,粮价就会疯狂攀升。 那此时囤积的粮食,就可以按几倍的价格售卖。 这就是国难财! 不发国难财,还能叫做奸商吗? 一时间,这几个提前收到消息的粮商,立马开始屯粮。 京都市面上的粮价上涨了许多。 正在淮河的御史田亮,立马就派人前去通知京都的内阁,并且告知正在滨海的陛下。 与此同时,余杭布政使,已经收到了内阁的命令。 余杭布政使是首辅唐孝仁的弟子,是铁杆唐党。 收到恩师的传信,再加上内阁的官令,这名布政使立马召集手下: “升堂!” 布政使对手下说道:“本官收到了内阁的命令,即刻开始,立马把河运的粮食送到华江!” 送到华江? 手下们面面相觑。 但是布政使执行内阁的命令,手下们也只能说道:“遵命,大人!” 华江。 新造的巨型海船停泊在港口。 这些官兵全是内阁从京都调来的。 他们负责把粮食装上海船。 这些海船会载着粮食,沿海去往港口。 再经过港口和铁路,用马拉铁轨车送进京都。 这条路线早已测试过了。 只需一周左右,就能把货品从余杭送到京都! 这可比河运还要快速一倍! 不仅如此,海运的损耗很小。 这次河运断绝,正好让内阁找到机会。 唐孝仁为此已经谋划了许久。 正好借着河运断绝的机会,改用海运输送粮食。 当贾仁义得知了唐孝仁全部的计划后,直接呆住了。 唐首辅全部设计好了?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