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李天唐含雪> 第45章陛下如此看重,一定揭穿孤狼部落的阴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章陛下如此看重,一定揭穿孤狼部落的阴谋(1 / 1)

只要发兵东辽,就能减去3000国运点! 这个买卖太划算了! 而且也不是真的打仗,只需挑起边境冲突即可! 一场小动作,就能败坏3000点国运,还有比这更值的买卖吗? 那以后朕若是用这招刷国运,岂不是马上就能成仙了? 朕实在太聪明了! 发兵东辽,进攻北莽的议案,在殿前会议上敲定了。 发起对北莽的战争,大周国运:-3000点! 看见提示,李天高兴的差点笑出声。 不过在出使孤狼部落的人选上,殿前会议的朝臣们发生了争执。 大多数朝臣支持在泸州主持边贸的礼部尚书贾仁义。 礼部本也就掌管外事,所以贾仁义出使,也是名正顺的事情。 不过唐孝仁表示了反对。 “陛下,贾尚书乃六部尚书之一,他亲自出使孤狼部落,有失我大周颜面啊!” “孤狼部落只是北莽八部之一罢了,主客司也掌外藩事宜,此等小事还用不着尚书大人!” “臣觉得,主客司郎中范建大人,是最好的使者人选!” 范建? 李天这才想起,这个范建不就是当初弹劾唐孝仁的吗? 只是这次御史谏诤的风波里,范建没有一起上书。 好啊岳父,知道公报私仇了! 李天终于对唐孝仁满意了几分。 不当奸臣,那当个权臣也很可以啊! 权臣也是可以败坏国运的! 这还学会打击政敌了,很不错! 李天心下欢喜,既然奸臣误国计划失败,那就培养一下权臣。 反正权臣祸乱朝纲,也是昏君在位的经典戏码! 不错,就这么办! 于是李天说道:“那就让主客司郎中范建,出使孤狼部落!” 陛下都发话了,殿前会议立马达成一致。 孤狼部落请求归顺,此事不知虚实。 派遣主客司郎中范建,出使孤狼部落查探清楚。 无论归顺真假,东辽发起对北莽的突袭。 牵制北莽兵力。 同时朝廷立即下令,泸州都尉使兰德,整顿军队,随时进入战斗状态。 右武卫也派遣两支军队,立即出发支援泸州! 大周王朝的战斗系统,立即发动起来。 主客司范建很快收到了圣旨。 他立即接旨,在右武卫的护卫下,启程泸州。 同时小魏子也派出西厂的高手,护送范建前去北莽。 与此同时,泸州军营中。 兰德已经操练了许久新兵。 朝廷下拨的装备到了后,新军的士气高昂。 兰德每天吃住都在军营,一边传授士兵武功,一边传授战术知识。 而贾仁义的市集,送来的银子不断。 贾仁义一个礼部尚书。 兰德是新贵国戚,当今陛下的小舅子。 泸州巡抚虽有怨,但也不敢从中阻拦。 银子充足,兰德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兰德专门从本地寒门里挑选的士兵,原就身体素质不错。 伙食优良,训练有素。 新军很快就初有声势。 而兰德也挑选了优秀的老兵,给他们集中训练。 把贾仁义从边境市集上买来的战马,交由这些老兵使用。 训练出了一支骑兵。 虽然不能和北莽那些从小生活在马背的骑手相比。 但是泸州的骑兵都用最好的战马,披甲上阵。 冲锋力也非比寻常! 看过这支骑兵战斗后,贾仁义激动的称为“骁骑营”! 泸州这边操练刚刚有了成果。 陛下的圣旨就到了。 孤狼部落请求归顺,贾仁义和兰德都吃了一惊。 他们和北莽不少打交道,也了解那边的情况。 明明泸州距离北莽最近,但是泸州却没有听闻任何孤狼要归顺的消息! 孤狼部落压根没有这个意思啊! 这指定是那些蛮族的阴谋! 贾仁义和兰德,正打算拼死进谏时,听到圣旨的后面部分,全松了口气。 原来陛下也不相信这些蛮族。 李天升贾仁义为内阁大学士,驻守泸州,全面接管泸州及周围几个州郡的大权。 虽然大周王朝有武将勋贵。 但是太皇上吸取武将谋逆的教训,依然只让文官掌握前线军队。 朝野上下,都称这种驻扎在边境区域的内阁大学士为“使相”! 使相统管前线所有事务,有临阵专断之权。 贾仁义激动不已,虽然这是暂时的职位。 但若是做得好,返回京城后,贾仁义就能进入内阁,变成真正的内阁大学士。 兰德除了泸州都尉使外,还升为右武卫统领,负责整个泸州的军务。 另外主客司郎中范建,作为使者前去孤狼部落,探查虚实。 见天子这么谨慎,二人便放心了。 而且天子还把前线全部交给了他们。 这可是圣上的信任啊! 贾仁义和兰德都感激不已。 天子能不为北莽归顺的虚名所利诱,还委任前线官员做主将。 这就叫君恩如山,知人善用啊! 这种君臣关系,都是在史书上记载的。 只有盛世明君和名留青史的名臣将相,才可以有这般信任啊! 贾仁义和兰德,都生出士为知已者死的念头! 一定要拆穿北莽的阴谋! 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范建这一路马不停蹄,跋山涉水来到广元城。 拜见了使相贾仁义后,泸州都尉使兰德,亲自选了两名亲兵,给范建做向导。 贾仁义也派遣了两名精通北莽语的吏员,陪同范建前去孤狼部落。 在广元城的宴席上,贾仁义拉着范建的手说道: “范大人,你别嫌本官啰嗦。” “本官主持边境贸易以来,从没看出孤狼部落有归顺的想法。” “北莽狡猾,我担心他们是诈降。” “若真是这样,你可一定得保全自已!” 贾仁义这番话是发自肺腑说的。 范建是科举出身,走的清流一派。 此等人才,在礼部尚书眼中,都是可以提携之人。 想要获得进士的身份,只有靠科举。 而且一旦获得,进士出身的就会自然排挤别的出身。 范建是进士,贾仁义也是进士。 内阁首辅唐孝仁也是进士。 在这些朝廷官员眼里,进士才是真正的自已人。 范建能在这个岁数官拜六品,足以证明他的才能。 日后升为六部尚书,或者成为内阁大学士,也是有可能的。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