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李天唐含雪> 第42章不能让废柴待在军械库了,不然你能整出兵工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不能让废柴待在军械库了,不然你能整出兵工厂(1 / 1)

怎么其他皇帝就有好多奸臣祸乱朝纲呢? 朕想寻几个靠谱的奸臣就这么难? 没天理啊! 罢了,慢慢寻摸吧。 那只剩张废柴这个家伙了! 如果说唐孝仁是帮凶的话,那张暃柴就是这次祸端的“罪魁祸首”! 如果不是他自作主张,翻新了那批军械,也不会国运反涨。 而事后李天让西厂去打探,发现张暃柴居然在军械库建造了十余个水力重锤,大大的提高了军械库的生产效率。 这下可把李天吓坏了! 他确定了一个想法,便是不能继续让张暃柴折腾下去了。 再这样下去,让他造出来更厉害的机器,朕的军械库怕是要进展成兵工厂了。 不可以不可以! 不能让张暃柴做军械库的督查了! 真危险啊! 朕都被这家伙的名字蒙骗了,不是废柴不说,还是个能吏! 但张暃柴是张太后推荐的,还是太后族亲。 这些日子李天经常去给太后请安,关系缓和了许多。 如果无缘无故的处罚张暃柴,恐怕没法和张太后交代。 李天思索着,不然把张暃柴调离军械库? 那去哪儿呢? 工部乃一大部,除了尚书还有两个侍郎,张暃柴并非科举出身,没法做侍郎。 剩下的便是工部其余的衙门了。 军械库在工部算较为靠前的部门。 不过制造军械是件苦差事,军队的要求高,很多人都盯着。 看来这个张暃柴很精通机巧之术,那指定不能让他去制作部门。 不然他再折腾出什么机器来,可就弄巧成拙了。 工部下面,最肥的差事便是驾部司了。 驾部司,负责全国的道路建设与驿站系统。 相当于现代的交通与邮政长官了。 这可是个非常有实权的职位。 让张暃柴去驾部司,就不会在军械库继续折腾了。 这个主意好! 李天立即说道:“小魏子,拟旨!” “奴婢在。” “调军械库张暃柴为驾部司司丞。” “遵旨,陛下。” 驾部司虽然和军械库是平调,但是二者的权力没法相提并论。 小魏子也清楚陛下这是升了张暃柴的官。 陛下不愧是明君,有功就赏! 翌日。 在御史台风波后,朝堂上又出现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便是陛下重启了炼丹房,请雾隐山的小天师来主张炼丹。 如果是以前,御史们的奏折都能给皇帝埋了。 但是经过两次御史台风波后,李天的权威日益增重。 现在也没人敢上奏进谏了。 而内阁首辅唐孝仁,也感觉奇怪,但他保持了沉默。 所以这件事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但也没一封奏折敢递到李天的案头。 第二件,便是皇上将八千套军械拨给了泸州。 此事引起许多武官的不满,尤其是东辽总兵,几次上书表示抗议。 连主持军武的武安侯秦天阳,都表现出不满。 天子偏护自已的小舅子,不仅提拔了没有资历的兰德做泸州都尉使。 居然还把新装备也分给了泸州。 将士们该多心寒啊! 不过李天刚安置了东辽一大批伤兵,秦天阳也欠了李天人情。 所以虽然不满,但也没真的闹起来。 其他武官有秦天阳压着,也只是递递奏折,全被李天压了下来。 而像张暃柴调任驾部司司丞这种小事,在朝堂上只算是寻常的人事调动。 不过众人都知道张暃柴升官了。 驾部司司丞,算是工部上下仅次于侍郎的肥差了。 这同样是个信号! 朝野上下都了解了陛下的“喜好”。 只要好好务政,干出实绩,天子是不吝啬提拔奖励的。 倘若纸上谈兵,或者参与朝堂争斗,那群御史台的御史便是下场。 一时间,整个朝堂的风气都务实了许多。 各部的官员,都想做出点实绩来,给陛下看看。 唐孝仁最近轻松许多。 朝廷各部都步入了正轨,也不用自已派人督查,就能很好的执行任务。 他也在暗中推动自已的变法之策。 今天放衙后,唐孝仁刚回家,就收到了张暃柴求见的消息。 对于张暃柴,唐孝仁还是很欣赏的。 于是立即让儿子把张暃柴请进来。 “首辅大人!” “张大人!” 在唐孝仁心里,张暃柴是个不善社交的技术型官员。 他甚少与别的同僚来往,也从不巴结上官。 所以唐孝仁也很好奇,张暃柴趁夜前来所为何事? 而张暃柴直接拿出了一本奏折。 “唐大人,这是我到了驾部司后,草拟制定的计划。” “我给工部尚书呈交了,尚书大人说此计太大,他没法做主。” “所以我便来找唐大人了。” 唐孝仁已经见识过张暃柴的能力,乃是名副其实的能吏。 没想到他刚到驾部司,就有新想法了? 唐孝仁主张变法,当然喜欢求变的官吏。 于是唐孝仁打开这本计划书。 “轨道?轨道是何物?”唐孝仁看见标题,一头雾水。 一般接待朝中大臣,唐孝仁都会带上儿子唐延。 唐延虽然算是荫官,但也有官职在身。 可惜科举上实力稍弱,整日在外面乱晃。 唐孝仁虽然不待见这个儿子,但毕竟是首辅的儿子,所以也经常带他会见客人,算是培养熏陶。 之前唐延在唐孝仁会客时,都是一不发的。 因为父亲讨论的那些东西,他全都听不懂。 但这次他听懂了。 张暃柴的《开物天工》在京城出版,唐延也买了一本。 他对科举不感兴趣,但是对机关之术很有天赋。 看完那本书后,唐延也对书中的机关学有过研究。 他惊觉自已在这方面,居然比读书有天赋多了。 所以最近唐延都没出去闲逛,一直待在屋里研究机关术。 唐延立即说道:“父亲,轨道是在地面铺设两排铁轨,把按有轮子的车放上去,拉动车子可以很省力。” “儿子记得张大人在《开物天工》中写到,铺设铁轨,用马匹拉动铁道车厢,可以大大提高运输货物的速度及承重。” 接着,唐延和唐孝仁解释了一遍。 听完后,唐孝仁也在思考。 按照张暃柴和唐延说的,铺设铁轨,可以有效提高运输的效率。 京城是在大周的中心区域,但是京城附近不产粮食。 所以必须把余杭地区的粮食运输来京城。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