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台为清流,内阁首辅也无法决定他们的去留。 但唐孝仁上表皇帝后,李天照单全收,把那些御史全贬谪外放了! 最惨的便是领头弹劾唐孝仁的御史孙兴,直接被外放到了岭南做知县。 那里遍布瘴气,也不知道活不活得下来。 经过这一番操作,御史台立即闭嘴了。 唐孝仁趁热打铁,向李天提议把三分之一的御史全换掉了。 李天也全部批准。 六贤王靠资助收买,好不容易掌控的御史,一下子折损大半。 这下满朝文武都明白了,皇帝是在力挺唐孝仁! 谁也不敢再质疑唐孝仁首辅的威严性。 就连称病赖在京城的前首辅高耀,也立即上奏说自已痊愈了。 火速携带一家老小离开了京城。 六贤王更忌惮的是,唐孝仁非常有能力! 从前唐孝仁为礼部尚书时,大家都当他是个混吃等死的庸官。 起先大家都认为皇上提拔唐孝仁,是因为皇后的原因。 但没想到,唐孝仁的能力非常强! 比起前任内阁首辅高耀,唐孝仁施政可谓是大刀阔斧。 他经过一番洗牌,迅速把自已的故旧门生,全部安插进了各大核心部门里。 这次解决完御史台的事情,又成功把自已的弟子塞到了御史台。 唐孝仁用新派打旧派,飞速驱逐了前任首辅高耀的势力。 六贤王与高耀是结盟的,此番损失也颇大。 六贤王都忍不住感慨,自已真是看走眼了。 现在李天又开始裁撤禁军护卫。 这让六贤王有点惶恐,难不成皇帝看出了自已的心思? “你就留下,做王府的护院首领吧,不过近期别出去。”六贤王对何冲说道。 “多谢王爷!” 终于成功留下了,何冲正式开始卧底生涯。 这些日子,李天的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奏折全部推给皇后唐含雪,他每天白天在兰妃殿里饮酒看歌舞。 夜里就回皇后宫里留宿,吃着唐含雪亲手做的美食,然后抱着佳人入眠。 唯一的不足,就是近期没能败坏掉国运。 不过这个月也已经败掉3000点国运了。 李天也没有很着急,反正照这个速度,很快就能达成目标了吧。 “什么,太后叫朕过去?” 这天早上,皇后正服侍李天更衣时,小魏子前来传话。 李天的嫡母张太后,也就是当今太后。 并不是李天的生母。 李天的生母其实是个宫女,在生李天时难产身亡。 他是太后抚养长大的。 李天刚继位时,与张太后的感情挺好。 但这位张太后总是依仗自已的身份,举荐娘家人入朝为官。 一开始李天都答应了,但太后娘家的这些亲戚,属实烂泥扶不上墙。 便有御史上书说李天“滥用国戚”。 李天忍无可忍,便罢免了几个张太后娘家的官,这下就把张太后得罪了。 太后居然召见自已? 李天这才想起来,这后宫里除了皇后与贵妃,还有个太后。 对了,太后不是爱举荐娘家的废物做官吗? 这下又可以败坏国运了! 挺好挺好! 李天立即对小魏子说道:“起驾,慈宁殿!” 慈宁殿是太后的寝殿。 虽然李天与太后关系不好。 但毕竟是皇帝嫡母,皇后唐含雪又是个不错的媳妇。 所以慈宁殿也很奢华,宫女太监一堆。 “陛下到!” 李天走进慈宁殿。 只见正殿高位上,坐着一个雍容华贵的妇人。 张太后并不是先皇原配,今年不过三十岁。 加上养尊处优,张太后看起来像二十几岁似的。 她对李天说道:“陛下,你来了。” 李天注意到,殿上还坐着一个干瘦猥琐的老头。 “这是哀家母家的弟弟,张暃柴。” “哀家最后求陛下一次,张暃柴是个人才,皇帝就封他个官当当吧。” 看着张太后哀求的表情,李天立即说道:“母后放心,儿臣定会安排妥当!” 见李天如此痛快的就应允了,张太后也愣住了。 而李天看着一旁的猥琐老头,心里却非常开心。 张暃柴,张废柴! 好啊,又多一个国之蛀虫! 国运还愁败坏不掉吗? 太后简直太给力了! 这个张暃柴,一脸贼兮兮的模样,笑起来都没个好人模样。 李天越看越满意,大周王朝就需要此等人才啊! 张暃柴被李天看的发毛。 李天轻咳一声说道:“既然是太后的族弟,朕可得好好安排。” “张贤才,你想要什么官职啊?” 张废柴一怔,这都能选的吗? 张太后同样一愣。 从前她向陛下求官,李天总是很勉强的样子。 安排些芝麻小官搪塞她。 还说什么“国之官员,不能轻授”之类的话。 今天为什么如此大方? 这个张暃柴垂头说道:“陛下,臣不通科举,平时喜欢看一些闲书,想要去工部做事。” 这也是张太后与张暃柴商量后的结果。 前面几任亲戚,全部眼高手低。 太后引荐给李天后,都被安排到了户部、礼部。 这些亲戚没什么才干与文化。 礼部户部的那些老油条,很快就把他们耍的团团转。 随便挑出几个过错来,告到皇帝面前。 很快就被罢免下去了。 所以这次太后也学聪明了,还是实在点待在工部吧。 工部主管大周王朝的工程建设、战马养护、兵器锻造等。 是官员人数最多的部门。 工部的人几乎都是技术性人员,比起礼部、户部那群老狐狸,稍微好糊弄一点。 而且这个张暃柴虽然没中科举,但是爱看许多杂书。 算是个有点偏科的“程序员”。 李天则心中暗道:工部可以啊! 这个张废柴真不错! 工部可是很容易贪污受贿的地方! 不愧为太后的族亲,天生就是来祸害朕的国运的! 李天拍了拍张暃柴的肩膀说道:“工部不错,爱卿好好做事,朕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张暃柴激动起来。 他并非科举正道的读书人。 这么多年受到许多冷眼。 而且他最喜欢看的书,反倒是别的读书人最看不起的。 张太后家族是从先皇在世时兴起的。 但是家族里一直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人才。 无可奈何才把张暃柴拎了出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