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一片惊愕。 怎么还有军情? 是捷报,还是噩耗? “宣!” 武帝挥了挥手。 信使跪在殿门口,大声道:“朔北城监军,传来捷报!御林军大胜!蛮族大将旭烈战死,溃不成军!” 又是捷报! 而且,不是张百征传来的捷报,而是监军传来的。 同样是八百里加急,监军的捷报,自然要比张百征稍慢一点。 不过,可信度却要高得多。 张百征自己的战报,有谎报军情,自吹自擂的可能性。 可是,监军却是朝廷的人,而且大部分是皇室宗亲,或是宫里的太监。 张百征收买监军的可能性极低! 也就是说。 朔北大捷是真的! 张百征果然打了一个大胜仗! “哈哈哈...” 武帝大喜过望,忍不住仰头大笑,目光落在杜文渊身上:“爱卿,你不相信张百征的战报!可监军的战报,你总该相信了吧?” 杜文渊眉头紧皱,沉声道:“臣...无话可说。” 没办法。 监军的战报在那摆着,铁证如山,杜文渊只能认栽。 只是他心里面十分纳闷。 张百征不是一味避战,不敢跟蛮族为敌吗? 这懦夫为什么忽然转性,主动出击,打的蛮族措手不及? 其中必有缘由! 可到底是什么原因,杜文渊实在是想不出来。 信使道:“皇上,这里有张将军的亲笔书信...” 武帝心花怒放:“你怎么不早说!快快呈上来!” 魏勋迈着小碎步,从信使手中取过信,毕恭毕敬递到武帝手中。 武帝迫不及待,把信拆开,低头仔细看了起来。 信里面,张百征亲笔记录了朔北大捷的始末。 将士们如何奋勇杀敌,如何斩杀敌将旭烈,如果杀的蛮族片甲不留,全都事无巨细的描述下来。 武帝恍惚间,仿佛回到了金戈铁马的战场,回到了浴血杀敌的峥嵘岁月! “好!” “张百征,好样的!” 武帝热血沸腾,双拳紧紧攥住,恨不得自己是张百征,亲率十万虎贲,横扫蛮夷,开疆拓土! 他看到信的末尾,却是愣住了。 “朔北大捷,非末将之功!若非九皇子雪中送炭,送来三千套棉衣,令将士们士气高涨!孰胜孰负,尚未可知!末将以为,九皇子当记首功!” 如此大捷,张百征完全不抢功,全都让给了李龙鳞。 原因很简单。 说起来可能匪夷所思,但改变战局的契机,确实是九皇子送来的三千套棉衣。 正是这些棉衣,让龙牙营的将士们士气大振,也让他鼓起勇气,一举破敌! 恐怕,将士们的士气已经崩溃! 九皇子不仅在千里之外,左右战局,创下了朔北大捷,让将士们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而且,张百征心里清楚。 九皇子救了自己,也救了无数将士的性命! 若非这场大捷,恐怕皇上顶不住文臣的压力,要把自己召回京师。 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 蛮族通过大夏朝内的奸细,得知换将的消息,抓住这个机会,大举进攻朔北城。 朔北城必破,血流成河,生灵涂炭! 大夏江山社稷,岌岌可危,犹如累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