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相听了薛寒的话,道:“这个老夫还真不晓得,等我打发人去问问。” 很快去问的仆从回话:“秋六姑娘这几日住在大太太院中。” 方相心中疑惑,面上半点不露,对薛寒道:“秋六姑娘确实在相府,这边人多杂乱,你去九回亭等她吧。” “多谢方相。”薛寒拱手,随带路的仆从离开。 方相抬脚去了老妻那里。 “相爷怎么过来了?”老夫人对方相的到来有些意外。 丈夫事务繁忙,不管是休沐还是平时,要么在前院会客,要么在书斋见人,鲜少往她这里来。 “杨氏那边是什么情况,为何永清伯府的六姑娘住进了她院子里?” “这个啊,我倒是听说了。”老夫人一听是这种小事,就放心了,“自从三郎走了,杨氏悲伤过度一直缓不过来,直到秋六姑娘登门,哄得她竟有些精神了……” 相府日常事务由杨夫人打理,杨夫人要留一个小姑娘小住完全不必向老夫人禀报,老夫人也是担心杨夫人承受不住丧子之痛,才多了一些关注。 “秋六姑娘登门做什么?” 老夫人笑笑:“先前永清伯府拒绝了冲喜的事,还不是怕咱们相府报复。永清伯自己没什么本事,倒是另辟蹊径,送孙女来讨杨氏欢心。” “原来是这么回事。”方相这才弄清楚了,“杨氏真因为秋六姑娘好些了?” 老夫人点头。 “永清伯还真是个人才。”方相嗤笑,叮嘱一声,“回头让人去和杨氏说一声,之后要是不合心意了,也莫要怠慢了那丫头,把人好好送走就是。” 老夫人目露疑惑。 方相露出一难尽的表情:“薛全的养子薛寒对那丫头一片痴心,去永清伯府见不到人,巴巴寻到相府来了。” 也不知道薛全那么个人精,怎么养出了个痴情种。 不过这样也好,那小子得了今上青眼,又对太子有救命之恩,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要是于女色上再理智冷淡,就让人不得不忌惮了。 他现在与薛全交好,可不代表一直会交好。 老夫人撇了一下嘴:“现在的年轻人啊,真不像样子。” 杨夫人院中,秋蘅听闻薛寒在前边亭中等她,深吸一口气。 薛寒又来了! 薛寒,绊脚石,薛寒,绊脚石…… 一直走到九回亭外,亭中“绊脚石”转过身来。 领秋蘅前来的仆从识趣没有再跟着。 秋蘅走进亭中,扬起唇角:“薛寒,你怎么来了?” 谁让他说会娶她时,她没有明确反对呢。一时贪心,多出麻烦是她活该。 薛寒凝视着走到近前的素衣少女,见她气色精神不错,才放了心。 “听伯府那边说你来相府好几日未归,我不放心,来看看。” “哦,你去伯府找我了。”秋蘅笑笑,心道某人还挺会找理由,恐怕是盯梢的人禀报了她来相府的消息,他特意去一趟伯府过了明路。 “阿蘅,你什么时候回伯府?” “我答应杨夫人,陪她到方三公子出了七七。” “要住那么久?”薛寒拧眉,“为什么?” 秋蘅叹口气:“先前相府要我给方三公子做妾,没成,又想纳我四姐,也没成。这不就把相府狠狠得罪了,祖父为此夜不能寐。我就试着讨好一下杨夫人,好为伯府解忧。” 薛寒默默看着秋蘅,一个字也不信。 不得不承认,阿衡每次找的理由都很恰当。如果不是他发现阿蘅就是那身手高强的小贼,恐怕很难生出疑心。 “怎么了?”见薛寒不语,秋蘅问。 她知道,薛寒不会信。 薛寒已经窥见了她一部分秘密,既然没有挑明,她乐得装糊涂。 他一点点发现她所图谋的事,也是一点点接受的过程,比立刻让他选择立场要稳妥许多。 “不管怎样,要保障自己的安全。”薛寒亦在心中叹气。 就让他看一看,阿蘅到底要做些什么。 “你放心。” “那我走了。” “嗯。”秋蘅轻轻点头,“等我回了伯府,你再找我吧。” “好。”薛寒一口答应,先走出凉亭。 秋蘅目送他远去,走向带她来的仆从:“劳烦带我回杨夫人院子吧。” 这九回亭,离奸相书斋所在院子倒是不远。 秋蘅余光轻瞥书斋方向,随仆从往后院走去。 夜深人静,只有若有若无的诵经声从方三公子停灵的院落传来。一队护卫与另一队交接,按部就班做着巡视的差事。 而在他们交接时,一道身影悄然而过,进了书斋所在院落。 相府外,盯梢的察子揉揉眼,轻拍一下同伴:“有情况。” 同伴精神一振。 二人眼瞧着相府角门打开,几人推着小车进去了。 “你去禀报胡指挥,我盯着。” 胡四接到消息,立刻去见薛寒。 “三个人,推着小车进去的,肯定是给方相送礼的。” 趁着夜里登门送礼并不稀奇,但大人说了,有任何动静都及时来报,这才是胡四当回事的原因。 “盯一盯送礼的人,看是什么人。”薛寒随口吩咐道。 以方相的权势,给他送礼的多如牛毛,皇城司可管不过来,但既然撞见了,弄清送礼之人的身份就是顺手为之。至于弄清后如何,就要看情况了,总归不亏。 三人进了相府,一路被领进书斋。 秋蘅躲在屏风后,屏息听着。 “方相许久不见。” “你们来有什么事?” “方相先看一看给您带来的特产。这雪芝长在千丈雪山之上,延年益寿,可谓仙草……还有这株参王……” 秋蘅听着那人以自得的语气说出一样样礼物,微微扬眉。 运气不错,竟撞上了奸相与齐人密谈。 “小人奉命前来,是请方相帮忙,把贵国黄将军调离边境……” 方相笑声响起:“看来你们在黄林手上吃了不小的亏啊。” “呵呵,是败在了黄林手上。黄林还想乘胜进攻,令主上很是头疼,所以才冒险进京求方相帮忙……” 方相沉吟不语。 “夏、齐两国打打和和上百年,一时你站上风,一时我站上风,也就那么回事,这些稀世之珍才是实实在在的。方相觉得呢?” 片刻后,响起方相的声音:“那老夫就收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