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buff齐了,开始干活!
安联球场。
2011-2012欧冠决赛即將开战。
曼联与切尔西两队首发球员登场亮相。
比起去年欧冠决赛群星匯聚,今年决赛的星光要黯然不少。
镜头更长时间地聚焦在戴飞身上。
將满20岁的曼联核心比去年决赛看起来更加自信。
戴飞早已习惯被来自全场的视线关注。
“本赛季欧冠决赛即將开始,今年的欧冠决赛交战双方都来自英超,曼联与切尔西曾经在2008年的莫斯科上演过巔峰对决,四年前曼联在点球大战中击败切尔西登上欧洲之巔,今夜红魔將再次衝击欧冠卫冕。”
“在英超联赛中最终只排名第六的切尔西令人难以置信地淘汰夺冠大热门巴塞隆纳挺进决赛,这支看纸面实力不如过去四年任何时候的切尔西能否在今夜完成对命运最神奇的扭转將是最大看点。”
“加冕英超冠军势不可挡的红魔,砥礪前行令人肃然起敬的蓝军,欧冠之巔,红蓝大战,一触即发!”
曼联今天首发451
门將:德赫亚。
后卫:瓦伦西亚,费迪南德,埃文斯,埃弗拉中场:纳尼,卡里克,戴飞,朴智星,阿什利-扬。
前锋:鲁尼。
切尔西首发同样是451.
门將:切赫。
后卫:博辛瓦,大卫-路易斯,卡希尔,阿什利-科尔。
中场:卡劳,米克尔,马塔,兰帕德,伯特兰德。
前锋:德罗巴。
曼联这一路硬仗打过来,在联赛极限读秒夺冠的加持下,红魔球迷这场欧冠决赛胸有成竹。
关键就看切尔西大巴摆得怎么样。
弗格森却望著赛场神情凝重,
回顾本赛季曼联最大的问题肯定是中场,直到今天,依旧腰不硬。
而除了这个问题之外,维迪奇赛季长期处於离线状態,现在依旧没能伤愈復出,也是防线的隱患。
至於其他方面,只能说美中不足,不能再挑三拣四。
就像过去两次曼联征战欧冠决赛,纳尼都是替补,今天打了首发。
德赫亚,埃文斯,阿什利-扬同样首次征战欧冠决赛。
相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切尔西身上。
比如弗格森看著被迪马特奥安排进首发的伯特兰德。
不夸张的说,这孩子在弗格森眼中可能连英超都没踢明白呢。
马塔,卡劳,大卫-路易斯,卡希尔,博辛瓦,伯特兰德,切尔西半数首发是第一次站在欧冠决赛场地。
挑毛病,两队一大堆。
但偏僻他们站在了巔峰舞台上爭夺俱乐部赛事每一年的最高荣誉。
来自葡萄牙的主裁判普罗恩卡吹响了决赛开启战斗的哨声。
切尔西直接进入防守状態,阵型收缩,在门前30码区域內摆起大巴。
相较於去年欧冠决赛开场曼联闪电破门仍然令球迷记忆犹新。
今年曼联开场后仍然坚定发动进攻,没有试探,
下个月將年满34岁的老將兰帕德主动承担起了后腰防守的工作。
切尔西双后腰米克尔与兰帕德显而易见在防守强度搭配上不如过去切尔西最强硬的组合。
但现在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
埃辛在替补席上,可经歷伤病折磨的非洲犀牛不具备令人信任的状態。
戴飞在前场中路完成了向边路的传球,
这在切尔西的预料之內。
纳尼在右路控球后遭遇伯特兰德与阿什利-科尔夹击,前者更凶,后者谨慎。
纳尼直接將球向禁区內输送。
鲁尼主动接应,戴飞跑位。
米克尔和兰帕德回撤到禁区內,这让鲁尼控球转身面对卡希尔却没有地面传球的线路。
原地將球挑传向门前中路区域戴飞还没到位,大卫-路易斯抢先將球头球解围出去。
初次进攻已经基本可以看出切尔西防守体系的运转。
弗格森神色更加凝重。
半决赛与拜仁慕尼黑的大战带来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后续影响。
戴飞的弱势能力遭到拜仁慕尼黑“公开处刑”!
只看集锦的球迷感受不深。
但弗格森相信只研究“如何限制曼联”的迪马特奥肯定不会视若无睹。
兰帕德和米克尔拼抢拦截能力不如专职防守型后腰。
可他们经验丰富。
用站位扼守关键位置,切割曼联进攻阵型。
儘可能地压缩空间遏制戴飞的传球能力反而对他们来说难度不大。
如果是巔峰卡卡,那肯定要衝爆切尔西的中场。
偏偏戴飞更適合在队友环绕,整个进攻体系紧密结合运转起来才能发挥超乎想像的威胁。
攻坚战本身有难度,加上切尔西针对这一点来部署。
原本看起来有些薄弱的中场防守,却又恰好不见得弱。
切尔西的防守反击打得效果很拉膀。
伯特兰德基本不用指望进攻能带来多大的援助,
马塔和卡劳更积极协助中场防守导致整体阵型太靠后。
34岁的德罗巴不可能从中圈一路向前平推曼联防线,速度不够。
而且德罗巴也不粘球,作为老將同样是经验无比丰富,英超歷练多年后,技术简洁不再有年轻时粗糙的痕跡。
通过身体对抗他能卡住位置后將球回传给后排队友。
马塔策应分球,卡劳突进,在埃弗拉面前基本占不到便宜。
反击机会给切尔西了。
但切尔西打不出反击威胁。
红魔球迷表情逐渐如同便秘。
戴飞在前场中路接应,组织分球,完全没问题,
加上卡里克在他侧后方也能展开攻势转移。
曼联进攻到这一步流畅丝滑。
可球到了两名边锋脚下,纳尼和阿什利-扬却像是双腿灌铅,步履沉重。
被对手逼抢后陷入出球无亮点或乾脆传球失误。
这个场面有点儿像曼联打拜仁慕尼黑首回合一段时间的场景。
但曼联的表现比那个时候更糟糕。
“完了,阿什利-扬和纳尼是不是决赛软脚?撑死是个能停好球的水准。”
“切尔西边路防守严密,伯特兰德今天首发的表现確实还不错,他任务挺简单,边前卫的位置,乾的全是防守的活儿。”
“飞,塞吧!”
不用曼联球迷呼唤。
曼联在比赛过了20分钟之后就主动转换打法。
戴飞在前场进攻危险区域频繁输送直塞。
纳尼,阿什利一扬,鲁尼三人轮番內切前插却还是打不出威胁。
拜仁慕尼黑当时又没有摆大巴。
切尔西摆大巴压缩空间效率不俗。
不断抵挡住曼联攻势的切尔西信心更加强烈。
而且米克尔的发挥也越来越好。
连续在禁区前控球摆脱后输送传球,发挥很出色。
让人能够想起来当年他作为进攻组织者出道时与梅西在世青赛爭锋。
赛前就心情沉重的切尔西球迷不会放鬆下来。
但门前很难看到险情也无需提心弔胆。
红魔球迷值得安慰的是切尔西进攻完全看不到希望。
太保守了。
跟皇家马德里的反击风暴相比,切尔西如同在完全死守,根本没有反击。
比赛过了30分钟,已经有中立球迷抱怨这场欧冠决赛跟去年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別。
曼联跟切尔西的大战,甚至不如08年那般激烈,连英超快节奏都体验不到。
切尔西老弱结合,曼联攻坚受阻。
僵局之下,鲁尼主动回撤,试图与戴飞联手製造更多的威胁。
两人时而换位后戴飞前插,鲁尼直接找戴飞的传球绝对难度很大。
但鲁尼並不死板,交错换位之间,他將球分边,由边路內切的阿什利-扬和纳尼再將球送入禁区內。
戴飞杀入禁区控球第一时间需要摆脱。
问题不大。
拨球变向,假晃磕球,卡希尔和大卫-路易斯都害怕犯规送点,因此动作谨慎,寧愿不下脚,也不会盲自伸腿。
队友再跟进线路抓空当效果不佳。
只要球滚进禁区。
切尔西整体中场立即回防到禁区內。
戴飞只能抢节奏,只要晃出空当就推射。
有角度打角度,没角度儘量打反切线路。
思路也没问题。
但球速还是差了些。
不是被切赫封掉,就是被回防的边后卫门线前解围。
倒是让球迷心绪起伏,看到点儿波澜。
切尔西眼见防线开始出现危机。
果断加强拼抢侵略性。
伯特兰德先从侧后方对纳尼犯规,不久之后鲁尼回撤控球被马塔几乎抱住。
两名切尔西球员染黄。
曼联定位球进攻没见威胁。
大卫-路易斯和卡希尔一人一次头球解围。
半场比赛结束前,德罗巴突然在中圈接应时扣球转身向前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