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她恨呀!为什么师兄那么能说会道 每次争执,最后被压制的都是她! 太不公平了! 不行!不管有没有理,绝不能在师兄面前低头: 唐师兄!你这么凶干什么 你对我是什么态度 师父是说过,要我跟你学习听你的,但是你每次都是对敌人那么凶狠的态度对我! 我是你的师妹,不是敌人! 你对我的态度,可有一丝同门兄长之情 难道你我一起青梅......那个,长大的情分,你一点都不顾惜 唐师兄,你太让师妹我失望了! 我太伤心了! 唐烈无,仰首再望月。 果然,态度什么的,都是女子无师自通的绝学,无招可解的那种...... ...... ...... 几日后,马政的队伍重新启程,从徽州府回山东登莱。 这几天时间,皇甫俊和大成禅师打得火热。 大成和尚是个老奸巨猾的江湖老手,想得一向很通透。 几日间,他已经摸清了皇甫俊的底细。 当朝重臣童贯童检校的义子! 那童贯现今官居检校太尉,在本朝何等位高权重! 虽称检校,实是太尉。 太师,太傅,太尉,并称三公,差不多已是文官的最高职位了。 君不见那三国袁绍,号称四世三公,多少名臣士人主动拜倒在他脚下。 甚至都不需要皇帝下旨,一州刺史这样的高官,地方实力派,就得主动把地盘军马钱粮主动献给他! 讨伐董卓的时候,袁绍登高一呼,大半个神州都来响应,十八路诸侯会聚,公推他为盟主! 这童贯虽还不如袁绍的四世三公,但深得当今圣上信重。 他幼时就净身入宫,拜宦官童湜为养父,自此姓童。 神宗时,派遣王韶,宦官李宪开边熙河,小太监童贯作为李宪的侍卫参与军事,初识边情。 哲宗时,童贯屡次出使陕西等边地,还是被称为熟知边事。 本朝历代皇帝对武将本来就提防得紧,但是大宋边疆的情况一直又不乐观,经常还是要打仗,这时候宦官作为皇帝的身边人,普遍比武将更受信任,所以大宋常有宦官领军的传统。后来这童贯就由天子身边的殿头,出任地方为登州巡检。 到了今上徽宗即位,童贯的资历就算历经三朝了,又还年富力强,又是内官系统,自然很快就被调回皇帝身边,时任内供奉官。 徽宗是一代书法大家,喜欢书画,童贯又擅长绘画,自此君臣相得。 童贯非常聪明,得了皇帝的宠信,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他居安思危,又多走了一条枕头风的路子,仗着太监之身,经常亲自去伺候徽宗喜爱的郑妃,后来郑妃成了显肃皇后,这投资当然就收益丰厚!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