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舒沁苑换了大厨之后,菜品的味道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
一顿饭吃得大家都很满意,就连丰荣太妃都对最后上来的甜品赞不绝口。
“这杏仁豆腐做的颇有几分宫中御厨的味道。”
“您这话若是被黄掌柜听见,怕是要欢喜死了!”厉子安拉了一下门口的绳子,外面立刻响起了清脆的铃铛声。
很快便有人进来,伺候众人漱口洗手。
这会儿工夫,桌子已经被撤了个干净,重新换了好茶上来。
“咱们喝点茶,稍坐休息,然后便去
', '')('待丰荣太妃和瑞亲王夫妇离开之后,厉子安才找黄掌柜商量起去王府布置花木的事儿。
王府的规矩和忌讳多,还要考虑瑞亲王的喜好。
还要了解黄掌柜这边布置院子的人都是什么身份。
没想到这一问才知道,黄掌柜的老本行,其实并不是开饭馆的。
若是溯源到前朝,黄家其实是花奴出身。
按照前朝的律法,一朝为奴则世代为奴,后辈也永无脱籍的可能。
随着前朝覆灭,黄家的祖辈被迫离开了京城,被送往应天府的上林苑监。
上林苑监下辖良牧、蕃育、林衡、嘉蔬四属,其中林衡掌管果树花木。
当时朝廷出了安抚令,只要安分守己不惹事,三代后即可脱籍。
为了能让后代成为良民,能够正常地生活,所以黄家祖辈三代在林衡属勤勤恳恳地做事,甚至还对很多花木进行了改良,应得了不少嘉奖。
黄掌柜的祖父,就是最后一代奴籍了。
因为黄家的贡献,所以当黄掌柜的祖父年迈之后,当时上林苑监的监正给了个恩赐,允许黄家将其接回家养老送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爷子勤勤恳恳为奴一辈子,临终前终于享受了几年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幸福生活。
在老爷子过世之后,黄掌柜的父亲遵从老爷子的遗嘱,带着家人离开了应天府,最终选择了武昌府定居。
武昌府当时虽然远没有现在繁华,但是也没有什么竞争者,加上黄掌柜的父亲做事认真负责,很快就在当地站稳了脚跟,也挣下了不少家当。
家业传到黄掌柜手里的时候,正赶上瑞亲王离京就藩。
之后的几年,给武昌府甚至整个儿湖广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有钱人也越来越多,黄家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初期黄掌柜着实赚了不少钱,忙到团团转。
有些生意都送到门口了,但是因为忙不过来,所以只能忍痛拒绝。
但是这样的好日子,并没能持续太长时间。
市场变大之后,竞争对手自然也逐渐增多。
黄家如今在行内虽然依旧算是领头羊,但是一家独大的好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了。
可能是看着自家的花木生意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空间了,所以黄掌柜的儿子便提议可以涉猎一下其他行业,比如开个酒楼什么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掌柜开始并不同意,毕竟自家祖辈做的都是花木生意。
隔行如隔山,这不是明摆着拿钱去打水漂么。
但他一来经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二来想着今后家业肯定还是要交给儿子的,试试倒也无妨。
于是父子俩多次商议之后,便想出这么一个花木园林跟饮食相结合的生意。
正因为不是内行,所以最开始连请的厨师都是个花架子。
舒沁苑开业之后,除了最开始有新鲜感的时候还有些客人,后面就可以说是门可罗雀了。
厉子安当时之所以带沈天舒来这里吃饭,也是看中他这边都是独立院落,不会被人打扰。
黄掌柜如今越发觉得,世子爷简直就是自己命中的贵人。
他不但热心地为自家提意见换厨师,还带来了那么多客流量,最后更是带来了王府的生意。
一想到今后自己就是为瑞亲王府布置过后花园的人了,黄掌柜就打心底里激动。
想当年祖辈在皇家为奴为婢,如今自己却把生意做到瑞亲王府中去了,真是颇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黄掌柜已经打定主意,这次要程把儿子带在身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好让他跟着去王府长长见识,学着点儿该怎么做事。
得到瑞亲王府的青眼之后,黄掌柜越发坚信,比起开饭馆,还是自家的花木生意更有前途。
黄掌柜将厉子安提出的要求一一记在心里,然后问:「世子爷,不知道您需要我们什么时候上门布置?」
「当然是越快越好,必须在下元节之前布置好。」
黄掌柜一听要在下元节之前,心里就忍不住叫苦。
这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三天时间了啊!
「那,不知世子爷可否将后花园的图纸给小的看看?」黄掌柜小心翼翼地问,生怕犯了什么忌讳。
不料厉子安却十分爽快道:「看图纸能看出什么来,我留个人,下午带你去王府看一下,好方便你回去准备花木。
「你把花木准备好之后,打发人去王府说一声,我叫人安排你们上门布置。」
「是,多谢世子爷,小的一定竭尽力,力求让瑞亲王满意。」
厉子安离开之后,黄掌柜急忙将舒沁苑的事情权交给二掌柜负责。
去瑞亲王府之前,他跟被留下的王府禁卫商量之后,先回了一趟家,把事情跟家里交代了一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又吩咐儿子赶紧去清点自家郊外苗圃中的花木数目。
「健宇,你先过去,把该带的人都带过去,我从王府出来之后就直接去跟你汇合。
「这两天怕是没什么时间休息了,你跟大家说一声,只要把这个差事漂漂亮亮地做完,我给大家包大红封。」
黄健宇听着父亲语速飞快地交代着事情,再看着他身后站着的王府禁卫,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样。
最近这段时间舒沁苑生意火爆,连世子爷都成了店里的常客,甚至连丰荣太妃和瑞亲王、瑞亲王妃都成了店里的座上宾,这些成就已经足以让他飘飘然了。
比起又辛苦又麻烦的花木生意,他觉得开舒沁苑又赚钱又轻松。
他甚至还隐隐觉得黄掌柜年纪大了,思想太过陈腐,已经不知道如今有钱人的喜好了。
黄健宇都已经在心里盘算过了,等自己接手家族生意之后,就将重心逐渐转移到饭馆酒楼上头。
谁知瑞亲王府居然看中了自家的花木和造景能力,要让他们去王府布置后花园。br>
「跟你说话呢,听见没有?」黄掌柜本来就着急,看到儿子一脸魂游天外的模样,气得抬手往他脑门上敲了一记,「现在可不是你发呆的时候,时间有限,还不赶紧给我打起精神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十月十五,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圆日的节日。
按照民间风俗来说,三元节,正好对应道教供祀的三官大帝尧、舜、禹,分别被尊奉为天、地、水三官。
他们载录世人善恶,为万物之行本。
三元节,为三元大帝的诞辰,也是道教十分重视的节日。
正月十五是为上元,天官赐福;七月十五谓之中元,地官赦罪;十月十五称为下元,水官解厄。
下元节时,诸侯应觐见天子。
天子行祭天、祭地、祭水之礼。
湖广是瑞亲王的封地,自然要由他来主持祭祀仪式。
只不过祭天祭地是天子的特权,瑞亲王只需要带领民众祭祀水神即可。
之前几年,因为瑞亲王昏迷不醒,都是由厉子安代祭的。
今年瑞亲王已经醒了,显然可以亲自主持祭祀仪式,所以湖广各处的百姓都十分兴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打从秋收开始,就不断有百姓将自家田地中的出产送到当地衙门。
无论是穗头特别大的麦穗,或是个头特别大的各种作物。
有些地方的县衙地方本来就不大,都快就被百姓送来的东西给堆满了。
这些丰收的作物,在经过各个衙门的筛选之后,会选择其中最大最好的,派人快马加鞭送到武昌府。
所有进过各地精挑细选过的作物被送到武昌府之后,彼此之间还要再次竞争。
只有最大、最好的收成,才有资格被摆在祭祀的供桌上。
每一个被送来武昌府的作物上面,都会标明所在的府县乡镇以及进贡者的名字。
如果一旦最终入选,被放在供桌上,进贡者就会得到瑞亲王府的赏银。
当然,这个时候,赏银就已经是其次的了。
最重要的是这份荣耀,足够当事人炫耀到自己七老八十、靠在床头给孙子们讲故事的时候了。
不仅是进贡者本人,他所在的府县乡镇各级衙门官员,都会得到嘉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仅能记入政绩,还会被瑞亲王写入折子,递送到京城呈上御前的,可以说是难得的没有任何隐患的露脸机会。
所以每年到了秋收的时候,下面的人都不用上头催促,就会主动将选出来的作物送上来。
今年下元节的准备工作,是厉子安程跟着安排的。
黄掌柜也在十四日下午,亲自盯着手下将王府的后花园重新布置了一遍。
晚上又带着儿子去修补了几处厉子安提出意见的地方,第一次合作才算是圆满成功。
下元节当日,瑞亲王带人去三官庙祭祀水神。
看到供桌上堆得上尖儿的各色作物,瑞亲王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来到供桌前就走不动了。
看到金灿灿沉甸甸的麦穗,他简直比看到了金子还要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