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姒想了想出门前她那溺爱儿子的娘和她说的话,似乎也提到了只是走了形式,很快就会回来。 也难怪……她会放心让她入宫,冒着被发现的风险。 正想着,只看见那大太监从门外进来,尖着嗓子。 “剩下的,排好队。” 本来应该分为两批,一批一批出去。 但许是因为第一批没有选上,为了节省时间,所以剩下的便一起来。 方才说话的人闭了嘴,个个安静,乖乖地跟着走。 离开那间小屋子,进入主殿。 此时,天际的晚霞逐渐消沉,光线也越发暗淡,凉风阵阵。 殿内,一扇奢华瑰丽的清泠翡翠屏风横亘在正殿中央,两柱高耸,静立在侧。 柔顺的月影纱帘层层垂落,落在冰冷的漆暗地面上,将外面晚霞的光阻挡,更显昏暗。 剩下的十个人,被安排着,站在屏风前。 屏风后有人,但他们却什么都看不到。 云姒站在最左侧的位置,很偏,几乎能碰到那丝滑的纱帘。 摸起来凉凉滑滑的,手感绝佳。 她看了看,又打量着那扇屏风。 只看着,太监公公躬身在侧,声音恭敬,“娘娘,殿下,剩下的人都在这儿了,请过目。” 像是挑待宰的牲畜似的。 云姒安静看着那翡翠屏风。 屏风后,人的影子若隐若现,天色越暗,影子就越难辨识。 里面的人未开口,空气一度冷凝。 气氛似乎有些不太好。 良久,只听到屏风后一道婉约优雅的女声响起,打破了这一阵的凝滞。 “你们,都是哪家的孩子?” “都各自来说说,也让殿下能认识认识。” 屏风外,站成一排的孩子们相互看看。 似乎也知道在这种场合不能失礼数,丢了脸面。 于是,站在最右边的小人第一个开口。 “参见娘娘,参见殿下,小民姓梁,名家平,年十三,籍贯恒阳,家父为梁匡伯,官值太傅二品。” 欲折(8) 第一个开口了,第二个很快跟上。 第二个没有第一个那般稳重,因为紧张,说话有些结巴。 “参……参见殿下,娘……娘娘,我……我……我叫王仲光,今年……十……十一了……父亲是王勉,是……是侍郎……” 云姒不由得看他一眼。 接下来是第三个,就是方才提到的,已经被内定了的丞相之子。 一开口,说话洪亮,自信十足。 “参见娘娘,参见殿下。” 死寂异常的冰冷宫殿,回荡着他的声音,叫在场的人都能听到。 “小民姓卓名孝本,年十三,父亲是卓林丞相,官居一品,愿殿下娘娘万寿万福,身体安康。” 说罢,还下跪,郑重行礼,重重磕头。 与前两个相比,说谈举止确实高出一筹。 在他说完后,显然,屏风后的人非常满意,开口。 “起吧,卓小公子。” “谢娘娘。” 态度明显有所不同,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剩下的人,有的心知肚明,所以表现得格外中庸,不好也不坏。 有的糊里糊涂,依旧什么都不懂,只懵懵懂懂地跟着前面的人的话说。 前面的人怎么说,便跟着怎么说。 没有特别出色的,除了方才那位丞相家的。 最后,轮到云姒时,她也乖乖地跪下,行礼。 自报家门。 “参见殿下,娘娘。” 因为刚刚病好,她的声音还有些软沙,加上一天没喝水了,喉咙又干又疼,所以开口说话时,她的声音有些粗,瓮声瓮气的。 听起来倒也没叫人觉得不对。 小小的个头,圆圆滚滚,动作显得有些笨拙,像只小呆鹅。 “小民姓云名……”她顿了一下,“名彦璋,年十二,父亲是云和中,官任礼部侍郎,四品。” 屏风后没有声音,静悄悄。 在一众显赫家世的官家子弟里,她的家世,反倒显得一般般了。 是无人在意的程度。 女扮男装的小姑娘自报完家门,便又一次笨拙地站起来,站好。 屏风后,那雍容华贵的女声响起,身影微动。 “殿下,您看看,可有喜欢的?” “本宫瞧着,中间那几位小公子都很不错,您觉着呢?” 天色越发暗了,站在最边上的云姒,睁着漂亮的眼睛,盯着那流光溢彩的翡翠屏风。 这般暗,宫人们点亮了各处的燃灯。 昏昏暗的光亮起,照亮了那屏风后的光景。 模模糊糊,能看到人的身影。 过分安静,静得仿 ', ' ')(' 佛能听到灯芯燃烧的声音。 她看着,半响。 只见那站在一旁的太监公公,从屏风旁走进去。 没过一会儿,走出来。 “都跪下。” 他尖着嗓子,睥睨着跟前的官家子弟们。 仿佛格外高人一等似的,语气强盛。 这些尚且年幼的十来岁孩子,离了父母,本就不敢乱来。 一听要下跪,就都乖乖跪下,俯首。 规规矩矩。 屏风后,细微的辗轮声响起。 很快,那如流萤似的绸缎纱帘被掀开,伴随着一股淡淡的,格外好闻的药草香传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