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沙杯”“幸福武威??诗意凉州”
征文大赛获三等奖作品
栽灯
正月十五新寨村栽灯。玉娘的娘家就在新寨村。玉娘的母亲早就代话给玉娘正月十五逛灯会时拉上些稳子(小麦壳)填炕。
晨夕和晨宏高兴坏了,手里拿着三叔发的二毛钱的福钱嚷嚷着要去,三叔说:
“我们只是送稳子,不逛灯!”
三叔和玉娘忙着向大大的网兜子里装稳子。
玉娘与三叔蹲在草房边,身旁是一个大大的细绳网兜,里面已经装了薄薄一层白哗哗的稳子(小麦壳),闪烁着微光,像是冬日里的一抹暖阳。玉娘的手灵巧地在稳子中穿梭,她的眼神专注而温柔,仿佛在为寒冷的夜晚编织着一份对母亲特别的期待——妈妈有热炕睡了,不怕没有填炕的稳子。三叔则在一旁不时地调整着网兜的角度,确保稳子能够均匀地堆积,他的动作虽显粗犷,却也透露出对这份任务的认真与重视。两边网绳用力一拉,稳子堆就形成一特大的包裹。套好驴车一装,就可以出发了。
晨夕和晨宏死缠烂打,最终玉娘把他俩抱在稳子包裹上,爬在上面向五坝河滩进发。一路上,到新寨村逛灯的人络绎不绝,骑自行车的,坐驴车的,赶牛车的,步行的,他们向稳子投来异样的目光,其中有个年青小伙子就问:
“过年还有送稳子的,别人送油果子,炉盔子,你们送稳子?”小伙子感觉很可笑。
“我妈妈没些填炕的,冬天冷的很,稳子让我妈妈填热炕哩,这不是油果子,炉盔子都有哩!”玉娘提了提驴车上挂的花布堤包,示意有油果子。
“嗯……这些稳子填炕就好地很。填上炕热地很,你们太有孝心啊!”小伙赞许的目光洒满五坝河滩。
五坝河滩的寒风带着刺骨的凉意,河面虽已结冰,却仍透着幽幽的寒气,仿佛能穿透厚重的衣物直抵骨髓。毛驴子踏着碎步,四只蹄子不时在冰面上打滑,每一次站稳都显得异常艰难,鼻息间喷出的热气迅速凝结成白雾,又迅速消散在冰冷的空气中。它的耳朵紧紧贴着脑袋,眼中满是恐惧与不安,不时发出低沉而颤抖的嘶鸣,似乎在诉说着对这片寒冷之地的畏惧。玉娘见状,连忙从车上解下一条旧毛毯,轻轻披在驴背上,用温暖的手轻轻拍打,试图给予它一丝安慰与力量。三叔则在后面用力的推着驴车。而晨夕和晨宏,坐在稳子包裹上,紧紧依偎在一起,小脸蛋冻得红扑扑的,却兴奋得忘了寒冷,眼睛闪烁着对即将到来的灯会的无限憧憬。
终于上了大干坡,看到了稀疏的村落。
稀疏的村落里,灯火逐渐阑珊,家家户户门柱上都贴着大红春联,鲜红的光影,给这村落添了几分温馨与神秘。远处,几声鞭炮的脆响飘过,随即是孩子们嬉戏的欢笑声,在空旷的田野间回荡,显得格外清脆悦耳。
玉娘一家人的驴车缓缓驶入村口,两旁是低矮的土坯房,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与天空中的白云交织成一幅宁静的乡村风情。村头的老槐树下,几位老人围坐一起,抽着旱烟,谈论着往昔与今夕,见驴车经过,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仿佛这简单的送稳子之举,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与温暖。
三叔和玉娘卸下稳子,三叔向二老打过招呼问好,随便吃了些获茶油果子就赶着驴车回金家磨村了。
夜色浓稠。
玉娘领着晨夕和晨宏还有娘家的亲戚一伙十几个人去逛灯。
灯场设在新寨村空旷的田野里,新寨村村民齐心协力从正月十二日就开始栽灯。栽灯,又称“九曲黄河阵”灯,取黄河九曲十八弯之意。
相传是《封神榜》中姜子牙所创的布阵图,此阵非常迷奇,据说人和神仙都破不了。
用山药一切为二,中间挖空,加上清油,棉花捻成灯芯,每一个灯杆上钉个四四方的小木框,外面糊上白纸,黄纸,红纸等五颜六色的纸,上面留开,下面钉块板,放入山药灯,便于添油换灯芯。灯阵栽灯面积十二亩地,象征一年十二个月,整个灯阵共有三百六十五个灯桩,桩上有灯,象征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灯阵一般坐北朝南,阵形为方形,共分九个区阵,按周易九宫八卦之方位,以富贵不断头传统图案九曲而成。分上下两个阵区,左右各三个阵区,正中为中阵区。阵内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宫和中宫共九宫,象征中华九洲。
每个阵区都有灯桩,灯桩与灯桩之间都用醒目的红色细绳相连,围成迷宫一样的通道,阵阵相联。阵门有两个,一般左为进阵门,右为出阵门。进入阵门只能顺着阵道往前走,才能走到中央区,也就是中宫阵,在整个灯阵的正中心点,正中心点有一个大粗桩,桩上顶着最大的油灯。称为“老杆”,是祈福所在地,只要摸到“老杆”,一年之中才会无灾无难,顺顺利利,健康平安!离开“老杆”,不能回头走,继续沿着阵道指引,走完剩下的各阵区,如果不顺着阵道走,是走不出阵门的,只有走完所有的阵区,就从出阵门出来了。
一张门票五毛钱,新寨村村民手里都有赠票,因为他们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出财物,山药呀,清油呀,木头桩桩呀,都是自愿奉献,才能办起这一场特大的灯会,还有灯阵内外戴着红袖章执勤的人,他们都是自愿的,服从村长安排。
玉娘他们还没走到灯阵入口,只见灯阵内外人山人海,五彩斑斓的灯光交织成一片梦幻的海洋,映照着每一张兴奋而期待的脸庞。孩子们手牵着手,在人群中穿梭,不时发出惊叹与欢笑,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大人们则或低语交谈,或驻足观赏,每个人都被这古老而神秘的灯阵深深吸引。远处,一盏盏山药灯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夜空中最温柔的星辰落入凡间,为这寒冷的冬夜增添了几分暖意与光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油香与纸灯笼特有的气息,混合成一种独特的年味,让人沉醉不已。
近处,摊位上热气腾腾,色彩斑斓。卖冰糖葫芦的小贩手持长杆,上面插满了晶莹剔透的糖葫芦,红彤彤的山楂外裹着一层金黄色的糖衣,在夜幕的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孩子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围着摊位不肯离去,小脸蛋上洋溢着纯真的渴望。不远处,爆米杆五颜六色的在袋子里直直的站着,白雾缭绕中,爆米杆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引得众人纷纷侧目,孩子们更是兴奋地拍手叫好。而另一边,沙枣摊前,一串串深棕色的沙枣挂着薄薄的糖霜,甜中带酸,是冬日里不可多得的美味,吸引着过往行人停下脚步,品尝这份独特的甜蜜与温暖。整个场景热闹非凡,充满了节日的喜庆与欢乐。
晨夕和晨宏拿着两毛钱一人买了一根粉红色的爆米杆,满脸都是笑容。不远处停着好多友谊中巴客车,好像是外地人包车到这儿逛灯的,驴车,牛车,马车,自行车,手扶子拉满人,一波又波向灯阵赶来,来的来,回的回,热闹非凡。整个灯阵,尘土满天,土眯眼窝。
尘土在昏黄的灯光下起舞,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与络绎不绝的人们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孩子们的欢笑声中夹杂着几声咳嗽,小手不时地挥动,试图驱散眼前的迷蒙。大人们则用手帕或衣袖遮挡口鼻,眼神中既有对这份传统盛会的热爱,也不乏对尘土飞扬的小小无奈。灯光下,每一粒尘埃都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边,缓缓旋转、升腾,为这古老的灯阵增添了几分朦胧而神秘的美感。灯阵入阵门和出阵门的几盏大红灯笼在尘土中若隐若现,如同守护者一般,静静地注视着这片欢腾的土地,将这份年味与乡愁,牢牢地锁在了这片灯火阑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