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插柳 薛韶不是修道之人,甚至不是江湖人,所以对他们的战力划分不了解。 费了一番功夫他才明白,潘筠是因为修为突飞猛进,所以被雷追着劈了,把头发给劈没了。 薛韶喃喃:“原来叔父说的是真的,当无限接近天道时,其实是在违背作为人的本质,所以是逆天而行,一定会遭遇雷劫。” 潘筠惊讶:“薛少卿还懂得这些?” 薛韶回神,笑道:“我叔父知道的可多了,他认为理在气中,以气为本,所以观气便可知本质,是求真最便捷的方法。” 他直直地看着潘筠的眼睛和额头道:“我正是因为跟他学习,懂得了观气之法,这才能辨吉凶。” 潘筠垂眸思索,而后问道:“那是不是也能辨忠奸?” 薛韶但笑不语。 潘筠:“难怪你对我这么坦诚,原来是看出我是个好人的本质。” 薛韶:“……话虽如此,但我并不能百分百分辨忠奸,我只学到了皮毛,与叔父差距甚大。” 潘筠用自己的天赋上下打量他,片刻后点头:“我看你也是好人。” 薛韶:“多谢三竹道长。” 潘筠挥手:“不必这样客气,从此以后我们就是同盟了,你可以叫我三竹,也可以叫我潘筠。” 薛韶点头,好奇的问:“你是怎么躲过锦衣卫搜查的?” 一个户口本上的人,还能就这么逃了,还大摇大摆的回京来。 潘筠:“假死。” 薛韶还想问,伙计便上菜来。 潘筠握筷道:“剩下的你就别问了,即便你是好人,我也不会再告诉你的。” 薛韶就把话咽回去,颔首点头。 俩人沉默的吃了一顿午饭。 潘筠是吃的很开心,潘小黑也很尽兴,等薛韶想完事情回神,桌上的饭菜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不知不觉间,他也吃了不少。 腹部微撑,超出了自己的习惯,薛韶感觉有些不舒服,起身道:“我们到街上走走消食吧。” 潘筠拒绝了,道:“时间不早,我得回去了,你住哪里,改天我去找你。” “我住在状元楼后门的一条小巷子里,最里面的一家。” 喜金补充道:“我们和三个书生租了一间房,比住客栈便宜。” “我记下了,有空会去找你的,”潘筠道:“我住在城东的海晏胡同十三号,你有事可以去那儿找我。” 薛韶也应下。 潘筠就抱上潘小黑,扛着幡布就高高兴兴的走了。 薛韶目送她离开,喜金跟在后面看,等他收回目光就问道:“少爷,咱接下来吃饭怎么办?” 薛韶淡然:“再赚就是了,卖字画、卖文章,还可以帮人写信,房租已经交了三个月的,吃饭的钱还是能挣到的。” 喜金叹息,“老爷给的钱不少,堂老爷也封了一份路费,结果您全给花了。” 薛韶道:“接下来,再有人请客,就全都推了吧。” “是。” 薛韶背着手回租房,立即就收拾文房四宝,和喜金扛着一张桌子和一张椅子出去。 正在各自屋里埋头苦读的室友们见状,忍不住从窗口探头出来看,问道:“薛兄弟,你这是干什么?” 薛韶道:“屋中烦闷,读书读得脑子都僵了,我出去接接人气。” 于是薛韶在巷子口,靠近状元楼的那头摆了一个摊位,既卖字画,也接给人写信、写喜帖、取名字等各种杂活。 可惜,这一条街太繁华了,普通老百姓好像不太喜欢来这里找人写这些东西,所以半天下来,他没接到一个客人。 薛韶也不急,提笔慢悠悠的在挂着的白纸上新添了两行字,“代写状纸,助悟文章”。 一个十六岁左右的少年书生从他旁边走过,然后停下脚步,带着下人倒退回来,盯着那行字看了一会儿后就踱步上前,低头去看他摆在桌子上的字和画。 少年微微点头,“字画看上去还不错,这个助悟文章怎么个助悟法?” 薛韶抬头看了他一眼后笑道:“你开题,我写一篇与你参悟,能悟到多少,就看你自身本事了。” 少年目光一闪,问道:“我能把文章带走吗?” “当然,你花钱买的,自然可以带走。” 少年就高兴地走了两步,“好,那你以‘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为题写一篇策论给我。” 薛韶目光扫过他腰间的配饰和身上的衣物,道:“五两。” 少年皱了皱眉,“这也太贵了,不过算了,何时能拿到手?” 薛韶道:“一会儿。” 说罢,他摊开一张白纸,提笔就开始写,“出题之人是要考你君臣之道,你就往这上面写就行了。” 少年两眼迷茫,“这和君臣之道有何关系?不是说的高尚的品德可使九族亲睦吗?这当是君王治理天下之要吧?” 薛韶抬头看了他一眼后笑道:“这么说也没错,那君王治理国家之要是什么?” (请) 无心插柳 “是克明俊德。” 薛韶微微摇头,“是九族亲睦。” “什么?”少年迷茫了一瞬,然后有些生气,“你这人会不会破题做题啊,九族亲睦是结果。” 薛韶:“‘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协和万邦才是结果。” 他道:“君王克明俊德,但若下臣不愿和睦,也达不到平章百姓,协和万邦之效。” 少年:“那怎么办?” “那你就要想办法让他们九族亲睦,克明俊德若不能完成,当使其他手段。” 少年听得一愣一愣的,“这,这和先生说的不一样。” 薛韶冲他微微一笑,两刻钟就给他写出来一篇策论。 他吹干墨迹后递给他。 少年连忙接过,先是一目十行的扫过,然后又仔细的读了两遍,惊叹道:“好文章!” 他连忙回头对身后人道:“张永,给他银子。” 他身后下人机灵又柔和的应了一声,立即掏出一张五两的银票来给他。 一旁的喜金立即接过,脸上几乎要笑开花。 薛韶道:“今后兄台若还需要参悟文章,只管来此寻我,下次我可以给你算便宜些。” 少年高兴的应下,欢欢喜喜的走了。 他径直朝着城北而去,薛韶目送他离开,直到他走没影了都没回头。 喜金喜滋滋的把五两银票收起来,见少爷还在看,就也跟着探头看,好奇的问,“少爷,那人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问题,”薛韶慢悠悠的道:“只是在他身上看到了不一般的气,惋惜潘筠不在此处。” 喜金也不傻,目光一闪,压低声音问道:“少爷,他不会是小皇帝吧?” 薛韶瞥了他一眼道:“不是。” 喜金一脸失望。 “虽然不是,但也有些关系,”薛韶微微皱眉,“看他为文章烦心就知道不是了,他都做皇帝了,还需要做策论,为做一篇文章烦心吗?” 喜金一想也是,“不是皇帝,又跟他有关系,那就是太监了。” 他恍然大悟,“难怪我看他们都柔柔弱弱的,说话声音都比别人小三分,原来是太监啊。” 薛韶:…… 他干脆给了喜金脑门一下,训道:“别乱猜了,赶紧把桌子收拾了,我们回家。” “少爷,离天黑还早呢,我们不摆了?” “钱都赚到了,还摆什么?”薛韶道:“五两银子够我们吃一个月了,先回去读书,明天有空再来。” 主仆两个又把桌椅搬回去。 本来各自在房间里读书的室友们已经移步院子,正在激烈的争论,听到开门声一起扭头看过来。 “薛兄弟,你这人气接完了?” 薛韶应了一声,道:“心平气和,已经可以静下心来读书了,所以就回来了。” 。” “买卖文章?”几人皱眉,这是他们最讨厌的一种行为。 哪怕薛韶是卖文章,而非买文章,依旧让人讨厌。 “这和卖孩子有什么区别?” 而此时,郕王拿着自己抄好的“孩子”进宫来,直接把文章交给皇帝,“陛下,你看这篇文章如何?” 皇帝伸手接过,随意的扫了一眼,本来要移开目光的,突然一顿,认真的看起来。 看完后直接问道:“二弟,这文章谁写的?” 郕王憨厚的笑,“陛下看出来了?这是臣弟在大街上找一个书生买的。” 皇帝就笑开来,“你我还能不知道?就是把你再关一个月,你也写不出这文章来。” 他摇了摇头道:“你用这篇文章去交差,太傅一定能看出不是你写的,你把这些句子化用,意思不变,另写一篇,我与你说,就算是要作假,那也要三分真掺在里面,那才显得真。” 郕王听得一愣一愣的,“那,那我要怎么改,得改多长时间啊?” 晚安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