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兵劳役 小红飘回山神庙时,潘筠正在检查今天收上来的福袋,顺便装上七色米。 看到小红飘回来,潘筠就随口招呼道:“回来了?外面好玩吗?” 小红在她身边蹲下,沉默半晌后道:“我好像也有一个娘。” 潘筠动作一顿,平淡的道:“是人都有娘,你娘是什么样的?” “我不记得她的样子了,但她好像也会把好东西拿回家分给我吃,就像她们一样……” 潘筠不再问她,由着她去思考,去回忆。 小红也不再吭声,她在努力的思考,努力的回忆。 直到王璁过来,一人一鬼间的静谧气氛才消失。 他揉着腰道:“小师叔,我都分好粮食了,还重新点了一下,因为中午煮粥,白米数量不够,得再购一些,对了,明县令派人来传话,说各里里正已经把话传到乡村里去,保守估计,会来参加山神庙会的,最少两千三百余人,多的,可能超过三千人。” 潘筠:“这么多人?” 王璁点头,“所以我们准备的福袋怕是不够,还是得添。” 潘筠皱了皱眉,这花销就太大了,钱…… 潘筠想了想道:“我明天去县城买点粮食,再和明县令谈一谈。” 王璁应下,笑道:“您还是带妙真妙和去吧。” “我们都去了,庙里只剩下你和岩柏,可行吗?” 王璁道:“小师叔,你把我爹也叫下来吧,他这两天在山上看我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让他下来感受一下我们的艰辛,也让他知道,我下山是真的没偷懒。” 潘筠横了他一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就是不想修炼,反正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修炼不行。” 王璁:…… 潘筠:“你天赋不差,但现在妙真的修为都快要赶上你了,大师侄,你真的不在修炼上努力一把吗?” 王璁就左看看,右看看,最后指着小红道:“小师叔,你把小红也带去吧,让她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 潘筠冲他挥了挥手,不再念叨他,转身问小红,“你去不去?” 小红还想再见今天看见的那几个妇人,摇头道:“我不去,我要在山神庙里玩。” 潘筠就不勉强, 铺兵劳役 察觉到视线落在身上,他就也抬头看去,就看到三个小道士正坐在牛车上一脸好奇的与他擦身而过。 男子不由冲她们露出笑容来,潘筠三个触及他灿烂的笑容,也不由的咧开嘴笑,挥手和他打招呼。 男子没有挥手,但冲她们点了点头,而后就继续垂眸看着脚下的路。 牛车渐渐和他拉开距离,妙和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应该请他一起坐车的。” 潘筠拉住牛,让车的速度慢下来,“现在也不迟。” 妙真突然“哎呀”了一声,俩人立刻回头,就见落在他们后面的男子脚下一滑,啪的一声巨响摔在了地上。 潘筠立刻勒住牛,将绳子丢给妙和,和妙真立刻跳下车朝人跑去。 俩人咻忽之间便到了男子跟前,潘筠一手将压在他身上的沉重扁担拿开,妙真则去扶人。 但地上太滑,人又摔得太狠,他身上还背着一个大包,扶了两下也没能将人扶起来。 妙真就要把他身上的背包拿走再扶,但手才碰到背包,趴着动弹不了的男子却一把反手按住背包,声音痛苦、惶恐却又坚定的道:“不得动我身上的包袱。” 潘筠将扁担和拴着的两个巨大包裹放在一旁,扭头看见他身上的铺兵制服,就按住妙真的手,一手按住他的腰,一手撑住他的右肩膀,一个用力就把人给翻起来了。 男子坐起来后还有些懵,他惊叹的去看潘筠,“小道长,你好大的力气。” 一个眨眼就把他从地上翻过来了。 潘筠笑了笑,不动声色的将脚垫在他的背包下,脚尖微微翘起,帮他卸掉更多的力。 她扫了一眼他身上的铺兵衣裳,问道:“你是驿站铺兵?” 男子应了一声,“我是急递铺的铺兵。” 他连忙抬头去看天上慢慢散去的乌云,见太阳已经升到老高,不由着急起来,“已经迟了,不能再迟了。” 说罢,手用力就要撑住身体爬起来。 潘筠一手按住他道:“是去县城吗?正好我们要去县城,可要同行?” 男子就看向她们的牛车,迟疑了一下还是点头,“你们真是去县城的?” 潘筠点头,“真是去县城的。” 妙和已经调转车头,把牛赶过来,又掉车头,正好停在他们身侧。 潘筠帮他把扁担上的两个巨大包裹放到车上,然后一手托住他后背的背包,一手扶住人的肩膀,和妙真一起把人扶到车上。 见他急得满头大汗,潘筠就一边拍着牛屁股让它加快速度,一边转移他的注意力,“你是雇的急递铺铺兵?” 男子眼泪都快落下来了,却还是用力的扯开笑容回答道:“不是,我是劳役铺兵。” 潘筠微愣,“可我看你脚上的鞋子,你服役多久了?” 男子:“半年了。” 或许是潘筠问到了伤心处,他一直憋着的眼泪终于忍不住落下来,哽咽道:“本来这个月就当结束了,但我又迟了,这下不仅要被打板子,又要被罚一个月的劳役……” 潘筠蹙眉,虽然知道自己应该再想一个话题转开注意力,却还是没忍住继续问道:“你被招役时要招多长时间?” 男子:“三个月。” “所以已经多出来的三个月都是被罚的?” 男子点头。 潘筠对此很好奇,他都是怎么被罚的? 其实很简单。 民间信局和包裹邮递业务在宋朝时就在民间出现了,但都很小规模,因为相关业务主要还是朝廷在做。 可到了明朝,民信局和押运包裹、信件的镖局就跟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尤其是江南一带特别兴盛,为何? 因为老朱他老人家建国之后就抑制了民间的这一部分业务。 他认为朝廷驿站应该以传递官方文件、军事信息为主,为了抑制民间邪教勾连,以及官员之间联络勾结,他对民间通过驿站寄信的要求很严格。 不仅价格涨了,检查变多,有时候还要填各种调查问卷。 所以民信局就慢慢起来了。 最关键的是,他一减少民间寄信和包裹业务,就理所应当的认为驿站事情少了,所以驿站大部分事务是由基础铺兵来完成。 而基础铺兵,基本上是强征的役丁,工资极少,事情还极多,规矩严苛。 送信一旦晚到,只要衙门不认为是不可抗力,送信的铺兵必被杖责; 累积的次数多了,就会被罚役。 这位铺兵大哥,之所以役期从三个月涨到六个月,现在还有可能再长一个月,就是因此被罚。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