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女生频道>家父李隆基最新章节 - 圆盘大佬粗 - 格格党> 第243章 局面复杂,各怀心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3章 局面复杂,各怀心思(1 / 1)

第243章 局面复杂,各怀心思 赤水军自从盖擎被调至长安之后,分成了三个部分。 大斗军哥舒翰调任赤水军,领一万三千人,仍留在河西,盖威和李光弼各一万人,在陇右。 可见一支军队一旦失去领袖,分崩离析的速度会非常的快。 大唐建制最高的精锐,就这麽处在分家的边缘,只是因为皇帝防着盖嘉运, 拿人家儿子当人质。 李光弼这小子,是个天生的将才,他深知自己只是个名义上的赤水军副使, 下面一帮将领是不服他的,那麽怎麽才能让人服气呢? 就是打胜仗。 吐蕃小贡论慕容阿波谒的西路军,最后就是葬送在了李光弼手里,这一仗, 对于李光弼加快控制魔下赤水军,无疑是帮助极大。 因为打胜仗,必然会有战功,他可以在论功的时候有所偏倚,将一些人破格提拔成为自己的心腹,以便他更好的掌控大军。 现在的他,能管好这一万人,就谢天谢天了,再多给他,他也管不了。 绥戎城, 「都州那边,后日便会送来三百新军,划入我们河西建制,将来战事结束, 这些人可以跟着我们回凉州,」魔下将领白孝德说道: 「眼下能战者,卑职统计了一下,共七千六百八十一人,伤者就地养伤,亡者名单已经发回凉州,抚恤家属。」 眼下的大堂内,坐了十馀名各类官员,有将领也有文吏,其中这个白孝德, 是李光弼刚刚提拔的心腹,既是副将也是衙推,出可征战,留则掌推衙事。 就是这个人斩首慕容阿波谒,先登丶陷阵丶斩将丶夺旗四大军功,这小子占了斩将,所以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旅帅,如今越级提拔,被李光弼所倚重。 不是什麽人都能托付大事的,偏偏这个白孝德,是龟兹王族后裔,所以是个能办事的,原本归属安西都护府龟兹镇蕃军,后来被盖擎带去了河西。 「外面早有传,下一次强攻石堡城,皇甫节师会让咱们做先锋,咱们是来帮忙的,不是来当替死鬼的,」什将火拔归仁沉声道: 「盖帅若是知道赤水军被这麽用,恐怕要心疼死。」 这个人是突骑施族,当年盖嘉运攻突骑施,他和他爹火拔部首领石阿失毕归附了大唐,亲爹原本被基哥授予左武卫大将军丶火拔州都督丶燕山郡王,没干一年,左武卫大将军的实职就被顶替了。 原因很简单,大唐一贯对归附的外族首领都会授予卫府大将军的职位,算是做给别人看的,以示我大唐对你们的看重,任期会很短,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李光弼的爹李楷洛就是这样,刚归顺大唐的时候,是左羽林大将军,也是干了一年,赋闲长安之后又被扔回藩镇,结果在盖嘉运手底出事了。 安思顺的爹安波注也是这样,归顺的时候是右羽林大将军,现在还不是在河西大斗军兵马使的位置上,被人家盖嘉运给架空了。 大唐安置这些外族首领,一直都是这个套路,先给个光鲜的实职,考察过后觉得你这个人还值得用,那麽就会让你去边关带兵,因为外族人熟知外族事宜, 对于藩镇军事是有利的,而且更为卖命,对皇帝也更忠诚。 会不会打前锋,李光弼一点都不排斥,正所谓一将功成方骨枯,他想要功劳,不打恶战怎麽行呢? 再说了,有一些小心思他永远都不会说出来,只有打仗,才能方便他清洗盖擎旧部,比如这个火拔归仁。 如果坐在这里什麽也不干,哪怕你智比诸葛,也没办法排除异己。 他不能明着这麽干,否则魔下会起兵变,只能是安抚旧部,扶持新人,慢慢达到他彻底掌控赤水军的自的。 这是所有新任将领都会做的事情,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手下人不是你的心腹,什麽事情都不好办。 「你是从哪看出来,我们会打前锋呢?」李光弼询问道。 火拔归仁皱眉道: 「鄯州补充给我们的军械是最多的,单是铁甲就有四百馀副,各类大排三百馀副,我派人打听过,其它镇军可没有这样的待遇,明摆着要让我们攻坚,李将军,我们是河西军,早晚都要回河西的,赤水军是盖帅的嫡系,损失惨重,你回去也没办法交代啊。」 他猜的没错,皇甫确实是这麽打算的,一来赤水军战斗力过硬,又携全歼慕容部之馀威,士气正壮,适宜攻坚,再者,皇甫也不希望自己的主力临洮军损失过重。 人都是有小心思的,不要将他们看的那麽伟光正,手里没兵的统帅还叫统帅吗?谁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兵先打没了。 皇甫与盖嘉运本就不和,消耗别人保存自己,也是意料之中。 火拔归仁这麽一开口,其它将领也是纷纷发牢骚。 不患寡而患不均,赤水军来了两万人,另外一半吃吃喝喝啥也没干,而他们却跟着李光弼冲锋陷阵,损失了两千多号人,所以大家心里多少会埋怨李光弼, 怎麽就属你会逞能呢? 你看人家盖将军,出工不出力,魔下的第兄们都好好的。 说到底,河西兵不认为来陇右是他们的分内之事。 都虞候孙立明起身道: 「贼军犯边,你我皆有守土之责,我们不打前锋,一样会有人打,咱们赤水军没有孬种,畏畏缩缩才是丢人现眼,咱们来之前盖帅已有军令,凡事听皇甫节帅调度,以后怎麽打,我们要听皇甫节帅和李军使的,你就不要发牢骚了。」 火拔归仁皱眉道:「你是真傻还是假傻,还是在这跟我装傻?」 没错,孙立明就是在装傻,他说的不过是些大义凛然的漂亮话而已,实际上他现在是李光弼的心腹,就算打前锋,也是跟在李光弼身边,到前面冲锋陷阵的,是火拔归仁这类军中旧将。 火拔归仁之所以说对方在装傻,是因为盖嘉运那句话,也是一句漂亮话,盖嘉运总不能瞩附他们,去了之后该怎麽千怎麽千,保存实力为主,不要事事都听皇甫的? 这是话柄,盖嘉运肯定不会这麽安排,但你们要学会揣测人家的真实心意。 火拔归仁是明白人,但是呢,他也不敢把话挑明了,否则李光弼直接就能以这个罪名办了他。 火拔归仁冷笑一声,道:「随便你们吧,我从来不忧冲阵杀敌,但希望李军使明白,赤水军是河西的旗帜,这面旗不能倒,否则影响之大,不是你能预料的。」 李光弼点了点头:「将军放心,本将作为军中副使,首重为国家效死,其次便是带儿郎们平安回家,这是我的职责。」 赤水军三分之二来了陇右,如果损失惨重,对河西的打击是空前巨大的。 主力都没了,必然军心动摇。 就好像梅西如果受伤下场,阿根廷的士气也就完蛋了。 李光弼治军是非常严格的,眼下无论是圣人还是盖嘉运,名义上都将这支军队交给了他,那麽他就可以放手的行使职权。 这次离开河西对他来说,是一次绝佳的机会,能不能起来也就是这一次机会了,等到回了河西,只要盖嘉运不完蛋,他照样是被架空的结局。 因为他爹死的蹊,他认定是盖嘉运乾的,这都有杀父之仇了。 会议结束之后,李光弼要前往各个大营巡查,监督每一军的战备情况,他几乎可以确定,皇甫惟明一定会让他攻坚。 也许会死很多人,但只要建功,对他来说总归是好事。 临蕃城外围的三座大营,外加城内守备营,分散驻守着盖威的一万铁骑。 他们在这里并不受欢迎,因为是外人,而且将临蕃城的府库也给吃光了,遍地的马粪味,以至于城内百姓眼下,都唤临蕃城为马粪城。 盖威眼下关心的只有一件事,粮草。 「战马口粮还能维持多久?」盖威在城内的东大营巡视,朝身后的虞侯询问道。 马荣回答道:「精细口粮,可确保两战之用,粮草不多了,省着点还是维持六天。」 这个人就是马敦的亲弟弟,本姓夫蒙,羌族人,因为以前在安西管过一段时间帐目,认识字,所以眼下在赤水军,负责物资调配存储记录。 「催!饿死了战马,让陇右给老子赔,」盖威冷哼道。 人家刚来这里的时候,初衷可不是当看客,而是实打实来帮忙的,慕容阿波谒的东路军,就是被他和安思顺一点一点切割,然后被陇右军逐步蚕食,直到最后被李光弼全歼。 他确实没有怎麽动手,但没有他,局面可不会是眼下这样。 豁州方面现在的对他颇有怨言,认为他的骑兵只是驱赶切割,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投入战斗,一共伤了十七匹马,二十三个人,几乎等于毫发无伤。 接下来的战斗,可以说完全没有骑兵参与的份,盖威也就安心的驻扎下来, 这下好了,都在抱怨他出工不出力。 呵呵......石堡城可不是我丢的,老子要是不出力,李光弼能管的了赤水军那一万人? 「都特麽在埋怨咱们,就连城里的百姓,看咱们的眼光也是一脸的嫌弃,这窝囊地方,我是不愿意再待下去了,」副将张国维道。 这个人呢,是盖威的妻弟,也就是小舅子,出身南阳张氏。 河西军中将任人唯亲这四个字,用到淋漓尽致,上上下下全是自己人。 还是那句话,不要觉得自己人就不堪大用了,大汉的开国功臣,还不都是刘邦沛县老家的?朱元璋的班底也大多来自凤阳嘛。 一个县的人才,都够开国了。 盖威摇了摇头: 「咱们不能走,我得盯着点李光弼,这小子上回明摆着要拿咱们赤水军弟兄的命,给他自己积赞功勋,外人终究是靠不住的,眼下又传闻下番再战,皇甫会让他打前锋,我到时候偏要拦一拦。」 幕僚高节谦道:「不可,这是给盖师找麻烦,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劝劝李光弼,让他找个理由拒绝。」 高国维怒道:「招呼没有打吗?都跟他提过几次了,每次都是敷衍,嘴上答应的漂亮,但是火拔归仁派人送来的信上,可不是这麽说的,这小子经上次一战,在军中扶持了不少自己人,他还真将自己当作赤水军副使使了啊?」 赤水军的正使,是盖嘉运兼任,一般不过问军中事务,因为副使本来是他儿子盖擎。 也就说,盖擎才是赤水军的老大,虽然眼下被分作三个部分,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认盖擎,对于李光弼这个空降的外来人,是非常排斥的,何况李楷洛死在凉州,李光弼跟老盖家有死仇。 幕僚高节谦耐心道: 「不是打招呼,咱们跟人家现在不是平起平坐,名义上他是上司,我的意思是,府主亲自去一趟绥戎城,与李光弼面谈,要痛陈利害,劝阻对方万勿答应皇甫,事关赤水军建制之存亡,让他务必三思。」 盖威冷哼一声,没有说话,他是不愿意低着个头的,固有观念里,依然认为赤水军是他家的嫡系王牌,他犯不着跟一个外来人说好话。 但是正如高节谦所言,如果不低这个头,李光弼将那一万赤水军给打废了, 韦光乘这边再补充新军,那麽建制虽在,人却不是自己人了,那麽赤水军分裂, 几乎是不可避免。 各家都在打着各家的主意,都在尽力去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便是当下的军中形势。 你说他们谁错了吗?不,谁都没有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臧希液就是最好的例子,人家够勇武了,也够卖力了,早期独自面对慕容的东路大军,以至于损失过半。 现在好了,在安人军都快被架空了。 现在的陇右,就类似于小军阀割据,名义上皇甫负责陇右战场,但是他能管的了的,却少的可怜。 那麽李瑁的到来,无疑便是化解这一复杂关系的唯一可能。 盖威巡视完马既,人刚刚离开没多久,便听到属下汇报,有人在衙门等他。 武庆派来的,是李瑁身边的近卫,手里有两封信件,一封是家书,来自盖擎,另一封是公文,上面盖着总管府的大印。 「你叫什麽名字?」盖威在衙门大堂内,手里握着信件,皱眉看向堂下之人。 那人道:「本人郭敬,来自隋王府,职位为执乘亲事,我这里有牌籍,将军的人已经勘验过了。」 盖威皱了皱眉,道: 「你的意思,隋王被任命为陇右道行军大总管?人已在半路?」 郭敬点了点头:「将军看过信之后便知。」 盖威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先看他哥的,兄弟俩之间的传信有暗记,笔迹盖威也非常熟悉,确认无误,确实是兄长亲笔,嘱附他务必遵从隋王调遣,不得有误。 接下来打开总管府公文,看过之后盖威却是脸色凝重。 让我特麽的去打游击? 还是深入敌境?这是直接给了我一个玩命的差事啊? 「郭郎请下去歇息,本将有些公务要商讨一下,」盖威非常客气道。 郭敬点了点头,跟着盖威的亲兵下去了。 等人走后,盖威将两封信件交给堂下众人,道: 「你们也都看一看,帮我拿个主意。」 「确认是大兄亲笔?」张国维看完之后问道。 盖威点头道:「难道我连阿兄的字都认不出吗?长安到底发生了什麽?隋王来这里,到底又是干什麽的?怎麽他人还未到,先将咱们给调离了?」 幕僚高节谦道:「隋王这一次职责重大,既然节制河西陇右二镇,恐怕是来主持接下来的大战,这不妥当啊,阵前换帅,是要出大事的,皇甫第一个就不会听话。」 另外一名幕僚陆淳于摇头道: 「他不敢不听的,咱们盖帅恐怕也不敢不尊,朝廷之所以派隋王来,就是因为隋王足可以压镇陇右,我们担心人家乱来,人家怕不是还担心咱们乱来,否则朝廷不会有这样的任命,信中用词严厉,若不遵从,恐怕隋王一到,就会治我们的罪,在我看来,我们先拔营,然后留下一些人探听鄯州消息,看看隋王到底会如何安排。」 张国维道:「我也倾向于离开,盖帅对隋王还是非常尊敬的,我们与隋王之间,眼下的关系非常密切,如今又有大兄的亲笔信,说明大兄在长安,与隋王有过私下的商量,咱们信不过隋王,还信不过大兄吗?」 盖威点了点头: 「是这麽个理,通知下去,让弟兄们做好开拔准备,再送信韦使君,就说我要粮草,临走之前,我亲自见见李光弼。」 很多兄弟们之间,都会有矛盾,这个不服那个,那个不服这个,尤其是娶了媳妇之后,兄弟关系更容易出现裂痕。 但是盖擎盖威兄弟不是这样的,因为有嫡长子继承制。 盖擎从小被当作接班人培养,而盖威,一直是被当作他哥哥的辅助培养的, 所以兄弟俩从很小时候就分工明确,一为主一为辅。 再加上盖擎确实有当大哥的样子,所以盖威对自己的哥哥是心悦诚服。 正如李瑁猜测的那样,如果没有盖擎这封家书,盖威肯定找藉口不走,先询问他爹的意思,再做打算。 但是眼下,大可不必了,长兄如父,盖威从来没有违背过他哥。 胜不骄败不铵,说的就是眼下的安思顺。 连番攻打石堡城未果,人家并没有泄气,因为他心里清楚,没打下来压根不是自己的错。 李瑁上一次来州,办了一件事,将安思顺的临洮军使降为临洮军副使,由皇甫惟明兼了军使一职。 从那时候开始,皇甫惟明便一直在临洮军当中培养嫡系,安思顺与对方也在军中展开了一场暗地里的权利争夺。 如果给皇甫惟明一点时间,安思顺被架空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吐蕃打进来了,所以皇甫被迫又放权给了安思顺,这也是出于为大局考虑。 那麽眼下,安思顺仍是陇右地区的实权大佬之一,控制着临洮军丶莫门军, 兼任临逃郡太守。 莫门军在临洮郡,距离州有点远,不能调防,眼下由安思顺的弟弟安元贞统领。 安思顺自己,则是亲领临洮军压镇州,准确来说,鄯州眼下应该叫西平郡了,但是改州为郡总是需要时间的,陇右当下的局面,还顾不得去改。 他参加完节帅府议事回来之后,便一直在与自己的属下商议军务。 皇甫惟明私下里找他商量,等到大军休整过后,会再一次强攻石堡城,那麽谁打前锋,有两个选择。 一,安思顺去打,李光弼做督战队。 二,李光弼去打,安思顺做督战队。 这样的安排,很明显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回石堡城了。 藩镇军中一直以来都流行督军,没有命令后撤者,一概射杀,哪怕你们死伤大半,队伍已经溃了,但只要后方没有命令让你们撤回来,就不准撤,否则视为临阵脱逃。 督战队这样的军事单位,在后世也一直都存在,而且往往与前锋军隶属于不同派系,否则下不了手,最可笑的就是乌克兰的督战队是北约雇佣兵,杀起来那是一点不手软啊。 各大藩镇的督战队,也就是监军,一般出自节度使帐下,多由行军司马担任陇右的行军司马就是张介然,他监军的时候手腕也是非常狼辣的,但是呢, 再狠辣也有个度,毕竟陇右不比河西,这里派系林立,真要将人得罪狠了,暗杀他也不是没可能。 所以皇甫惟明打算以陇右督战河西,或者河西督战陇右的方式,来一场不惜代价的夺城之战。 统帅是没有感情的冷血动物,心软的干不了这个职位。 安思顺既然已经知道,下一次打前锋的很可能会全军覆没,甚至番号都打没了,那麽他肯定乐意当督战队。 而皇甫惟明也倾向于让他当督战队。 「皇甫这次也是够狠啊,拿盖嘉运的嫡系精锐冒险,李光弼又是个急于建功之人,呵呵.... 丶」 安思顺在大堂内,朝着自己属下说道: 「两边的仇只会越结越大,今后你们提防着点河西兵,他们肯定会往咱们身上发泄怨气。」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点了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