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这笔钱要不还是给你娘吧,我们在村里也很少能用得上。”
王富贵想了想,随后还是希望自家小妹能够用上这笔钱,对于小妹家来说或许更有用一些。
陈识摇摇头,“可别,这笔钱是二舅你应得的,收好带回去给二舅妈,她肯定高兴。”
王富贵犹豫片刻,最后还是点点头。
自己带个十块钱回去,他婆娘确实会很高兴……大外甥这么有能耐,还是听他的吧。
甭管什么年代,谁有本事,谁的话语权就更重一些。
更有甚者……一个落后、贫穷的宗族村里边要是出了个有能耐的,若是那有能耐的犯了什么事儿,村里边就会在祠堂开宗族大会,抽人出去顶罪!
三人冒着雪,赶在天色彻底黑了以前,总算是回到了南锣鼓巷。
一进院门,各家各户都在煮饭。
刘大婶瞧到几日不见的陈识,当即激动了起来,“哟!!这不是咱们南锣鼓巷的小英雄吗?”
她翻了翻,找出报纸来,头版是一张意气风发的半身照,仔细一瞧,可不就是陈识么?
陈识听着这名头臊得慌,“婶子说笑了,我就是见义勇为而已,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爹是做啥的,我也不能丢了他的脸不是?等毕业以后也是要当公安的人,那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丢下群众就走?”
刘婶听着,直竖大拇指,“不愧是咱们91号院出来的,你可是给咱们院挣足了脸面,我这两天一出门,和人家说我是91号院的,那说话做事都是客客气气的,心里边甭提有多美!”
“这都是托了咱小识的福气!”
说着,忍不住揉了揉陈识的脑袋。
王来福、王富贵也看到了那报纸上的内容,纷纷瞪大眼睛,满是不可思议以及由衷的激动、喜悦,向刘大婶要过了报纸,相互对视一眼道:“嚯!还真是咱大外甥,居然真上报纸了,瞧瞧……不愧是咱们老王家的血脉,长得就是标致!”
“嘿!这报纸要是带回去,爹、娘可不得乐疯了?保不齐挨家挨户过去敲门,让他们看看这份报纸呢!”
“二哥,上头都说些啥?我不识字,你给我看看。”
“……你不识字我就认识?”
“得,问你也是白问……大姐,这份报纸给我们成不?”
王来福对王富贵翻了个白眼后,转头腆着脸笑道。
刘大婶早些年见过王来福,多少还有点印象,“你……你是娟儿她弟弟吧?都长这么大啦,结婚没?要不要大姐给你介绍媳妇?”
这年头的妇女除了八卦就爱干一件事儿,帮人找媳妇。
王来福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不用麻烦大姐,家里人给相着呢。”
“那成,这报纸你们拿着吧,对了……饭吃了没?要不要来家里对付一口?”
刘大婶乐呵呵说道。
这也就是客套话,哪有人真的傻到答应下来?
陈识等人赶忙摇头。
“那成,估计你家现在也在做饭,要回去晚了保不齐没住你们的份儿。”
他们在前院聊天,距离后院还有一段距离,所以王娟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除非是有谁吵起来了,扯着嗓子在那边喊,这样估计才会让全院子的人听见。
一路上又遇上了一些大爷大娘,叔叔婶子,挨个礼貌招呼一声,便朝着自家走去。
那些个大娘、婶子见到陈识后,也是稀罕的不行,可给她们91号院撑起脸面,一些家里条件不错的,还顺手给了他一个窝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