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4(1 / 1)

陈卫东的公司这几年越做越大,从最初的地产整合到后来的基础设施咨询,他出现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每周总有三四天飞去波士顿、芝加哥、旧金山。他的西装换得越来越频繁,手机上永远有人在说话。他在家时也不停接电话,隔着玻璃阳台都能听见他压低嗓音对投资人讲:“是的,下一轮融资不会少你。”

他们还住在纽约,在上西区一幢低调但寸土寸金的老楼里。家中陈设几乎没怎么变,李雪喜欢那种旧式安静感——厚重的门板、哑光的黄铜把手、冬天会发出微响的暖气管。她对装修没有太多要求,只是希望光线够亮,厨房足够安静。

有天深夜快一点,航班临时延误后,陈卫东发短信说他落地了。她回了个“k”,披了外套,拿车钥匙下楼。

机场的高架通道空旷而冷,车灯打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她穿过一片昏暗路段时,看见一架飞机正在缓缓滑行,尾灯闪着红光。她并不期待见到他,但还是习惯性地提前到达,停好车,把暖风调到适中,打开后备厢——他不喜欢回家再找人搬行李。

等他出来时,她已经把车挪到了接客区最前头。他没说太多话,只“嗯”了一声,坐上副驾。

“吃了点东西了吗?”她问。

“在航班上凑合了一下。”他说。

“你胃最近不太好,还是别老吃飞机餐。”她语气平稳地提醒。

他没接话,但脸上略显疲倦。她看了一眼他鬓角略显凌乱的发,没多说什么。红灯前,她停下车,从副驾储物盒里抽出一颗薄荷糖递给他——那是他开长会后会含的那种。他接过来放进嘴里,轻轻“嗯”了一声。

她没笑,只继续专注看路。车里放着低音f广播,一个女声在读某个深夜文学节目。陈卫东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像是终于回到某种安全地带。

他们之间不曾有太多亲密,也从未爆发真正的争执。她知道他不爱说“谢谢”,也不太习惯被照顾。她也并不需要他的情感回馈——她所做的不过是一种维持,一种延续,一种让一切看起来无碍的方式。

有时候,她想,这大概就是婚姻最持久的形式:像一个精密仪器,各自有序运行,少摩擦、不停摆。并非出于激情,而是因为在无数个变量中,这种结构最不容易坍塌。

清晨六点,车驶入熟悉的小区。他已经睡着了,头微微偏向她这一侧。她没有叫醒他,只把车慢慢停好,拉上手刹,轻声打开车门。风从脚边吹过,她站在那一瞬间,有些冷。

她望着车窗上倒映的自己,突然想到小时候背诵过的一句话——“理智是灵魂的自律。”那时她不懂,现在她懂了。爱,是一种自由选择,而理智,是一种持续自持。她或许不再热烈地爱着他,却依然选择在这一段关系里,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她知道,生活不会因缺乏激情而崩塌,却会因情绪的失控而失衡。她要的不是幸福的剧烈震荡,而是平稳地、安静地,把日子过下去。像水流,像书页,像不动声色的秩序。

她绕过车头,从副驾那侧轻轻关上车门,替他挡住外面的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