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声开道,几个身穿大红公服的衙役神情肃穆,手捧卷轴,从县衙大门鱼贯而出。
“放榜了!武科放榜了!”
一声高呼,如同投入滚油的冷水,衙前街瞬间炸开了锅。
“快看!放榜了!”
“让让!让我看看!”
“别挤!都别挤!踩着我脚了!”
......
混乱的人群中,柴渔坊卖柴为生的小海,正挑着空担子准备回家,被汹涌的人潮裹挟着,不由自主地被推搡到了榜文前。
他爹是位落魄的教书先生,中风后家道中落,小海性子憨实,常受人欺负,脑子也不太灵光,但好歹认得几百个字,偶尔能替人写写书信糊口。
他踮着脚,眯着眼,费力地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搜寻着熟悉的面孔。
忽然,他的目光定住了,死死盯着榜单上一个名字,又使劲眨了眨眼,确认了那名字下的籍贯——哑子湾!
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狂喜猛地冲上他的天灵盖!
“中......中了!陈老爷子的孙子......高中了!!”
小海猛地一声嘶吼,也顾不上自己的柴担了,随手往地上一撂,像一头发了疯的小牛犊,拨开人群,使出吃奶的力气向着柴渔坊的方向狂奔而去。
他要把这天大的喜讯,第一个告诉陈老爷子。
不知跑了多久,双腿如同灌了铅,肺里火烧火燎,他终于一头冲进了柴渔坊的街口。
成衣铺门口纳鞋底的林嫂被他这副狼狈狂奔的模样吓了一跳,扬声问道:“小海!火烧屁股啦?跑这么快作甚?”
小海扶着膝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胸腔剧烈起伏,好半晌才勉强挤出两个字:“中......中了!”
林嫂心头一紧,连忙站起身:“什么?你爹又中风了?”
“不......不是!”
小海连连摆手,终于顺过一口气,脸上爆发出激动到扭曲的笑容,声音嘶哑却异常响亮:“是陈老爷子的孙子!放榜了!他......他中了武秀才!高中了!”
“什么?!”
林嫂手中的鞋底“啪嗒”一声掉在地上,眼睛瞪得溜圆,失声尖叫起来,“真......真的?!陈老爷子家出武秀才了?!”
她下意识地就认定了是陈恒,那个陈老爷子口中练武刻苦、最有希望光宗耀祖的小孙子。
棺材铺的老何反应最快,他一步跨出铺子,声音洪亮地盖过了街面的嘈杂:“快!都别愣着了!赶紧去老陈家报喜啊!陈老爷子,赶紧收拾准备接喜报!喜钱!还有厨子,赶紧请厨子!这流水席万万耽误不得,这可是咱们柴渔坊天大的脸面!”
“轰!”
老何的话如同点燃了火药桶,整个柴渔坊瞬间沸腾了!
“快走!去老陈家!”
“不得了了!老陈家出秀才公了!”
“老天爷开眼!咱们柴渔坊多少年没出过武秀才了!”
“陈恒有出息!给咱们街坊长脸了!”
“陈恒高中了!”
......
喜讯如同燎原的野火,一传十,十传百,迅速席卷了整个柴渔坊。
对于这个贫民聚居、常年受帮派盘剥的街区来说,出了一个武秀才,无异于天降祥瑞。
这意味着街坊们日后腰杆子都能挺直几分,长盛街的武秀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连收香火钱的帮派都得客客气气。
激动的人群汇成一股洪流,浩浩荡荡,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期盼,向着老陈家涌去。
......
(提前发了,求追读,求个票,拜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