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模仿着踏上木桩,立时便觉天旋地转。
这看似简单的姿势,竟要求全身肌肉如麻绳般拧紧,彼此角力。
不到三息,他就栽了下来,手肘在青砖上蹭出条血痕。
这通臂桩功并没有那么简单!
陈庆喘着粗气,问道:“师父,您刚才说的气血,叩关,突破明劲........”
周良解释道:“习武分为两个过程,一个是积累,另一个则是叩关。”
“站桩,熬力都会蓄养自身气血,当气血到达一个顶点之后,你就可以进行叩关,让自身实力得到升华,我通臂拳修炼至圆满境界,可以进行三次叩关,分别是明劲,暗劲,化劲。”
“每一次叩关,对于习武之人来说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失败的风险也很大,同样会对身体造成一定损伤,越是后面叩关越是困难。”
陈庆听到这,顿时明白了过来。
这叩关不就是突破瓶颈吗?
自己想要练成,岂不是要在三个月内完成第一次叩关?
想到这,他不禁再次问道:“师父,这第一次叩关成功概率高吗?”
周良淡淡的道:“寻常弟子在两三成左右吧,根骨越高,资质越好,家底越殷实的人成功率越高。”
陈庆听到这,心头一震。
这叩关成功率竟然这么低?
要知道这仅仅是第一次叩关!
明劲,暗劲,化劲显然要叩关三次。
“我通臂拳内练桩功,外练打法,内外合一才是真正的通臂拳。”
周良淡淡的道:“你先从桩功开始,等气血熬到一定程度,到时候再传授你通臂拳打法。”
“是!”
陈庆深吸一口气,再次踏上木桩。
霎时间,一股酸涩刺骨的剧痛自脚底炸开,闪电般窜遍全身。
他牙关紧咬,额角青筋暴跳,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身体却如磐石般死死维持着那扭曲的姿势,纹丝不动。
时间在煎熬中缓慢流逝。
陈庆感觉自己的肺部仿佛被烙铁灼烧,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血腥气,双腿在木桩上颤抖如筛糠,脚趾却死死抠住桩面,指节都泛出青白。
小半个时辰过去,他的粗布短打早已被汗水浸透,黏腻地贴在身上。
就在这时,一道金光突然在脑海中闪现:
【天道酬勤,必有所成】
【通臂桩功入门(1/1000):一日十练,三月小成,一年大成】
陈庆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自语道:“其他人习武需要叩关突破瓶颈,但是我只要勤奋苦练,必定能够叩关成功。”
按照周良所说,平常人只有两三成左右的概率,但是陈庆却不同,只要修炼就必定能够成功。
这就是命格的不凡之处。
天道酬勤,必有所成。
陈庆顿时有了动力,开始勤奋的修炼起来。
晌午时分,院中其他弟子都在三三两两地交流休息,唯有他仍在一遍遍重复枯燥的站桩动作。
几个同门过来打招呼,他应和了几句,很快又投入修炼。
下午,院子都是喘气发力的声音。
又练了两遍通臂拳,陈庆只觉浑身筋骨如同散了架,酸软无力。
每挪一步,脚下都像踩在松软的棉花上,虚浮得厉害。
他喘着粗气,汗水顺着鬓角滑落。
恰在此时,弟子们纷纷寻了背风的角落歇息,取出捂在怀里的饭食。
院子里的温度让食物很快失了热气。
陈庆目光扫过,只见家境窘迫的弟子,缩着脖子,就着冰凉的咸菜疙瘩,费力地啃着早已冻得梆硬的棒子面窝头,每咬一口都显得艰难。
而那几个家境好些的,则拿出裹得严实的油纸包,小心揭开,里面是尚有余温的白面饼子,甚至还有几片凝固了油花的卤肉。
若有若无的荤香在寒气中飘过来,更勾得人腹中空空。
陈庆摸了摸肚子,一阵剧烈的痉挛抽搐感袭来,喉咙干涩地滚动了一下。
“陈师弟。”
孙顺快步走来,拿出了两个刚出笼不久,还微微冒着白气的雪白馒头,“头一天来,没带饭食吧?师父吩咐的,这天寒地冻的,练功耗力气,更不能空着肚子,明儿起,你得自己备着了。”
说着,他将馒头塞进陈庆手里。
“多谢师兄!”
陈庆眼中顿时亮起光,忙不迭地接过。
那馒头入手温热、松软,一股带着甜意的麦香热气扑面而来。
白面精粮,在这寒冬里,对出身渔户的他来说,是难得的暖意和奢侈。
“客气啥,赶紧垫垫。”孙顺笑着摆摆手,转身走开。
陈庆捧着馒头,再也忍不住,张口便咬了下去。
松软滚烫的内里带着粮食的香甜,瞬间温暖了口腔。
他几乎是狼吞虎咽,三两口便将两个馒头囫囵塞进了肚子。
一股暖意从胃里升起,驱散了些许疲惫带来的寒意。
他靠在冰冷的廊柱下短暂地歇了口气,身体的酸痛并未完全消失,但那股虚浮无力的感觉减轻了不少。
看着院中大多还在休息,或吃着饭的同门,陈庆他深吸一口气,挺直腰背,再次来到了木桩前。
他知道,对于身负【天道酬勤】命格的自己而言,必须有比别人付出十倍、百倍的汗水。
一遍接着一遍,很快汗水就将他的衣衫全部浸湿。
直到暮色四合,院子里只剩他一人。
【通臂桩功入门(10/1000):天道酬勤,必有所成,一日十练,三月小成,一年大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