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未必愿意看到她这样,其余人,就更不愿见她如此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对着旁人无法言说的话,却能如此流畅地跟一个初次见面的小娘子讲出来。 英国公回首往事,也觉得感慨:“父亲失了女儿,起初也是伤心的,只是时间久了,也逐渐地淡了,再看母亲近似疯魔地在大闹,也开始觉得不能理解,冤家宜解不宜结,这才有了后来的那桩婚事……” 九九说:“因为他还有很多孩子,但是太夫人只有宪娘。” 英国公听得苦笑起来:“难怪母亲把一切都留给你,却不给我们呢。” 九九很认真地瞧了他一眼,说:“老头儿,其实你这个人还不错。” “真没礼貌,怎么能管人叫老头儿?” 英国公先否定了一句,而后才哼哼着说:“后边那句还有点意思,不妨具体地来说一说。” “你很坦率。” 九九老老实实地说:“你说你舍不得太夫人的私房,说那是很大的一笔钱,能这么跟我说,其实也挺难得的。” 英国公白了她一眼,没好气道:“说都不能说啦?现在不说,晚上躺下之后再想想,我得当场怄死!” 九九嘿嘿直笑。 英国公板着脸走了会儿,终于也笑了。 他慢悠悠地说:“你这个小娘子,其实也怪有意思的。” …… 先前在英国公府东门外守着,后来又领着九九进门来的那妇人在门外等着,见九九和英国公过来,赶忙近前去行礼。 她捧着几本账簿,说:“库房里的东西俱都造册清楚,旁的田地、铺面、钱庄、山庄之类也都整理出来了,还有些零散的字画首饰,珠玉摆件什么的,俱都在这里了。” 她额外告诉九九:“太夫人把身契给了我们,还给了一笔银钱,让想走的人回乡,也都记录上了。” 九九还没有言语,英国公倒是先叹了口气:“真是母亲一贯的作风,事事条理。” 又跟九九说:“这是三雨,母亲手底下的得力人。” 九九赶忙叫了声:“三雨姑姑。” 三雨默默地向她行了个万福礼。 英国公没有过问太夫人遗产的事情,等这边说完了,才叫上九九:“咱们一起去瞧瞧太夫人吧。” 九九应了声。 太夫人走得很安详,像是睡着了似的。 九九瞧见她手里边还攥着什么东西,只是看不真切。 三雨从外边进来,告诉她:“那是娘子送给太夫人的那枚玉桃。” 九九的情绪原本还很平和,听到此处,忽然间不受控制地落下泪来。 …… 英国公交待人去准备太夫人的身后事宜。 八十八岁,已经是难得的高寿,府里边其实早就备好了寿材,这会儿要用,倒也不显得匆忙。 三雨则请九九往僻静处言语:“太夫人留了几句话,让我说给娘子听。” 九九问:“是什么话?” 三雨先说第一句:“太夫人说对不住您,因为她的一番私心,将娘子牵连到了与庄家的是非里,将遗产留给您,算是聊以弥补一二。” 九九摇摇头,说:“不能怪太夫人,这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交换。” 她想知道庄太夫人的事情,而太夫人的确很详细地告诉她了。 三雨又说了第二句:“太夫人说,让您小心万相公。” 九九听得一怔:“什么?” 她反应过来:“万相公……” 三雨默然良久,而后告诉她:“太夫人曾经与万相公合作过,在庄太夫人的事情上。” 九九听得心头一震! 无论如何,她也没能想到太夫人居然会跟万相公扯到一起去! 她忽的想起了另一件事。 如今太夫人已经辞世,她只能问三雨:“所谓庄太夫人留下的那份认罪书,是真的吗?” 三雨注视着她,说:“是真的。” 九九又是一震。 她心头不由得生出了与庄尚书一模一样的疑惑与荒唐感。 九九忍不住问三雨:“太夫人是如何得到那份认罪书的?” 三雨听得微微一笑,眼底含着一点嘲弄,没有言语。 风水轮流转,只怕当年事发之时,庄太夫人也没想到,自己终有一日会落到太夫人手里,任由宰割吧。 三雨名叫“三雨”,眼睛里的神色的确很像是三月里的细雨,氤氲着,潮湿着。 九九追问。 最后,三雨也只是笑吟吟地说:“过去的事情啊,就叫它过去吧……” 第18章 英国公府的惊变,震动了整个东都。 当天下午,坐上回府的马车之后,杨三夫人险些没把自己的大腿给拍青了! “怎么也没想到会变成这样,真是一点都没想到!” 杨三夫人由衷地说:“这谁能想得到?!” 杨仙仙津津有味地品味着万家的八卦:“真没想到,庄太夫人原来还有过这种过往?” 杨三夫人冷笑道:“也就是时移世易,万家又出了一位相公,那些旧事才渐渐地没人谈了,你不是说万道惠的母亲纪氏夫人张狂?那是因为你没见过当年的庄太夫人!” 她说:“这位的性情本来就很桀骜,因为那桩私情颜面扫地,匆忙下嫁万家,更是一万个不情愿,当着外人的面,对待丈夫就像呵斥猪狗,打死几个奴婢,更是家常便饭。” 这么说着,杨三夫人自己都觉得讽刺:“人的命还真是很难说,英国公太夫人打蛇也是专打七寸——当年在先帝面前,她咬死了不许让庄太夫人嫁给那男人做续弦,还要庄太夫人把孩子打掉,釜底抽薪,真是太狠太绝了!” 杨仙仙这会儿听着,也觉得唏嘘:“庄太夫人因此再也不能生育了……” 杨三夫人脸上浮现出一抹嘲弄来:“后来她大概也急了吧,如她那样骄狂的女人,怎么能接受丈夫纳妾?” 杨三夫人回忆着说:“不知道是打什么时候开始,她居然也开始做善事了,施米施粥的,还大笔地给济慈院捐钱,大概是想积德行善,祈求上天赐给她一个孩子?只是到了也没能如愿。” 毕竟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杨三夫人也记得不是很真切了。 将思绪转到今日之事上,她由衷地道:“英国公太夫人做事,真是滴水不露。” 杨仙仙不明所以道:“怎么说?” 杨三夫人就告诉女儿:“你有没有注意到太夫人拿出来的庄太夫人的那封认罪书?那纸张都有些泛黄了,可见已经存留了很多年——这东西一直在手里,你有没有想过,她为什么不拿出来?” 杨仙仙毕竟不傻,思绪一转,便有了结论:“她在等先帝大行!” 英国公太夫人的女婿早就在地下成了灰,庄太夫人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