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继续闲逛。 来到港口的码头处。 小临安好奇地左顾右盼,她是第一次看到大海,所以显得很是兴奋。 马皇后也来了兴致,拉着小临安四处游玩。 李祺则陪在老朱身边,二人进行着深层次的谈话。 “铛——铛——” 伴随瞭望台上一阵阵铃声的响起,众人的精神为之一震。 “有渔船回港了,准备了!” 很快,瞭望手就拿着铁皮喇叭对着港口内吼了起来,顿时港口码头这里又一震骚动,海鱼行的商人们更是眼巴巴的看着朝港口慢慢驶来的渔船。 “船上的兄弟,这次有没有什么好货啊?” 船还没有在码头上停泊,商人们就隔空喊话了。 “好货很多啊,要什么有什么。” 船上的船员满脸笑容的回应,每次出海都能够满载而归,他们这些船员的收入自然也是跟着水涨船高。 在天津,船员早就已经是有钱人的代名词了。 很快,到港的这艘渔船缓缓的停泊下来,一船、又一船的海鱼不断运下来,顿时整个港口内就掀起了一阵阵的叫卖声。 随着吃海鲜的习惯慢慢的流行起来,海鲜也是越来越细分,像石斑鱼、金枪鱼等等稀缺的好货,价格也是越来越昂贵。 至于各种各样量非常大的大小黄鱼之类的,价格则是很便宜,而且因为现场产量越来越大,天气越来越炎热,都已经开始滞销了。 码头这里,一番热闹过后,好货都被人挑的精光,只剩下一筐筐的大黄鱼、小黄鱼之类的普通鱼类卖不出去。 “咿,怎么好的鱼竟然没有人要?” 看着堆积如山一般的鱼,老朱不禁有些诧异。 以前他穷得都沿街乞讨了,要是有一条这样的鱼摆在面前,那简直就是上天的恩赐。 “这不是糟蹋粮食吗?”老朱抱怨道。 李祺适时给出了解释,笑道“父皇别担心,这些鱼获也都是会送到工厂加工,然后以咸鱼肉干的形式销售出去的。” “工厂?”老朱呢喃道。 从踏进天津地界开始,他就不止一次听到这两个字了。 什么水泥厂、玻璃厂等等,现在还有鱼获厂。 不用想就知道,这又是李祺的手笔。 “没错,我搞了个咸鱼厂。” “天气越来越热,海鱼的产量越来越大,经常有渔船的鱼卖不出去,亏本倒也不至于,就是大家赚的更少了,而且看着大量的鱼没人要,只能够慢慢的臭掉,这就是浪费粮食。” “主要是捕捞回来的鱼太多了,以至于卖不出去,这对于才刚刚兴起的海洋捕捞业可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前期准备没有做足,所以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李祺侃侃而谈,老朱一不发,静静聆听。 “刚开海的时候,整个天津这边的渔船仅仅只有几十艘而已,每天捕捞回来的海鱼根本不愁卖,一拉回来就有人要了,价格也高。” “但是现在,整个天津港口这里的渔船已经有几百艘了,这还不算捕鲸船,如果算上捕鲸船的话就更多了,每天回港的渔船都有上百艘。” “这渔船一多,捕捞回来的鱼也就多了,自然而然这鱼也就不好卖了,价格比以前低,还有很多鱼卖不出去。” “父皇看这些大黄鱼和小黄鱼,多漂亮的鱼,这都是晚上的时候捕捞的,现在都非常的新鲜,可是大黄鱼和小黄鱼太多了,太常见了,所以根本就没人要。” “还有这些螃蟹因为肉少,都是壳,也没有人要,都是赔钱的货,可就这样任由它们腐烂发臭,也未免太可惜了。” 老朱陛下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这些可都是肉食啊! 大明不知道还有多少百姓吃不起肉呢,哪能这样浪费啊? “所以后面我就搞了个鱼获加工工厂,专门加工这些卖不出去的鱼获,经过加工之后保存的时间更久,也能卖到全天下,甚至是送入军中充当军粮,可谓是一举多得……” 说话间,李祺就带着老朱来到了鱼获加工厂。 加工厂就在天津港口的旁边,原先是一块盐碱地,现场被建成了一个工厂和用水泥建成的巨大水泥场地,可以专门用来晒干腌制鱼获。 “鱼获的加工并不难,将鱼开膛破肚,用竹签撑开,然后上盐进行腌制,接着就是拿出来晒干,如此制成的咸鱼可以保存非常久的时间,甚至腌制的咸鱼和腊肉差不多,保存的越久反而越香。” “关键是解决盐的问题,因为盐这东西颇为昂贵,所以很少有人会用盐去腌制食物……” 话说到一半,李祺就不说下去了,而是直挺挺地看着老朱。 老朱见状顿时反应了过来,没好气地笑骂道“你这兔崽子,在这儿等着咱呢?” 难怪他要带自己来码头看鱼获,看了鱼获后又来看加工厂,合着都是为了盐啊! 没错,李祺虽然在天津大搞特搞,但是不该碰的东西他一直没敢碰,比如朝廷管控的盐铁,李祺都一直敬而远之。 老朱陛下对他大方容忍,那是因为李祺展示出了自己的价值。 之前搞出来的雪花盐,老朱不还是一直压着,没有全面推入市场吗? 老朱瞟了他一眼,笑道“你又有什么鬼主意?” “盐铁!”李祺简意赅,“趁着朝廷打仗,咱们顺势把盐铁给改革了。” “盐场改革就是推出雪花盐,重新建立起一套全新的生产模式,并且把士绅缙绅从里面踢出去,不然他们依旧占了大头,朝廷却吃些残羹冷炙。” “至于铁,同样的道理,火铳的杀伤力,父皇也是看在眼里的,可一直都困于质量问题上面,导致三军将士都不喜欢使用火铳。” 大明火器的质量问题,一直都是硬伤。 敌人还没打到呢,火铳火炮就自己先炸膛,把自己人炸死了,这上哪儿说理去? 正因为如此,大明将士都不喜欢火器,更喜欢真刀真枪地跟敌人搏杀。 “我有信心炼出优质钢铁,彻底解决火器的质量问题。” 李祺看向老朱,老朱也看向了他。 二人对视良久之后,老朱幽幽开了口。 “那就放手去做吧!” “先解决铁厂,朕给你权限,如朕亲临!” 如朕亲临! 这四个字一出,饶是李祺都不由心神动荡。 “那你和临安的婚事?” “等仗打完了再说吧!” 李祺摇了摇头。 “天下未定,何以为家?” 老朱一听,心儿都要化了。 他忍不住拍了拍李祺的肩膀。 “好孩子,苦了你了。” “父皇重了。” 李祺笑道“我这还年轻呢!” 嗯,还想再浪两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