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x辽东纳哈出。 这人已经半废了,对胡惟庸听计从,还能翻起什么浪花。 云南元梁王。 这倒是要麻烦些,不过也就那样,他自己留下隐患,正好能被大明利用。 真正麻烦的地方,依旧还是王保保。 这位北元名将死志坚决,分明就是要以死为北元打出一段太平。 可想而知,会是何等难缠。 老朱陛下点了点头,神情很是凝重。 “传召诸将觐见。” “天德……就算了,继续养着吧!” 这才是老朱最担心的地方。 徐天德还需休养! 谁能够挡得住心怀死志的王保保? 李文忠怕是不够看呐。 很快在京诸将全都赶了过来。 李文忠一身儒衣冠服,看得老朱嘴角直抽搐。 咱让你做国子监祭酒,你也没必要穿成这模样吧? 不知道地,还以为你李文忠是个大儒呢! 待得太子标道出眼下局势后,诸将顿时热血翻涌,尽皆跪地请战! “打!必须要打!” “对啊陛下,这些鞑子真是胆大包天!” “陛下,臣请挂帅出征,一战全歼王保保大军!” “汤二愣子,你吹尼玛呢?就你还全歼王保保?滚一边去!” “冯胜你大爷的,老子今日非给你拼了……” 为了争抢主帅之位,诸将可谓是骂声一片,互相揭底。 以致于整个大殿内嘈杂一片,宛如市井闹巷一般。 李文忠始终都没有开口,因为他心里面没有什么把握。 以往大部分战事,都是徐达、常遇春和李文忠三人配合,常遇春暴毙之后,便是徐达与李文忠配合行事,可上次那场北伐大败,李文忠至今历历在目。 这并不是害怕,而是担心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可现在徐天德刚动完手术,估计连马都上不了,更别提统领三军迎战王保保了。 所以,只有他李文忠。 李文忠轻咳了两声,诸将顿时全都安静了下来。 “陛下,还是我去吧!” 老朱迟疑片刻后,点了点头。 李祺却在此刻进,道出了战略部署。 “父皇,这一仗异常凶险,甚至是多线作战,战事会持续多久,会打到什么地步,所有人都不知道,所以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诸将之中,可为帅者,唯大都督、冯世叔与邓世叔,所以第一步,调卫国公邓愈前往辽东,主持辽东战局,完成对纳哈出及辽东大宁所有残元势力的清扫包夹!” “第二步,大都督坐镇北平,冯世叔坐镇陕西,傅世叔坐镇甘肃……随时应对前来袭扰的元军,诸位不要忘了,这一次是元军南下,在大明地界上面,自然是我们有优势!” “第三步,汤世叔挂帅,领沐英与蓝玉征讨云南,联系段氏里应外合!” 老朱听后点了点头,李祺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邓愈肯定是要调回来的,他是仅有可以挂印的帅才,但倭国那边仍需派人去坐镇,一旦倭国趁机反叛,那大明先前付出的心血与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文和,镇守倭国,可有人选?” 老朱神情郑重地追问。 李祺点了点头。 “长兴侯!” 耿炳文? 老朱陛下顿时眼睛一亮。 这耿炳文乃是开国功臣耿君用之子,老成持重长于军事,虽然年纪尚轻,不过镇守倭国也是绰绰有余了。 李祺之所以举荐耿炳文,正是因为他擅守,人送外号老乌龟。 毕竟倭国那地方,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就算真的出现大规模反叛,耿炳文坚守倭国京都也能守个三五年。 “云南这边,沐英和蓝玉……” 老朱有些忧心地开口。 沐英年纪太小,并且从未独当一面,而蓝玉性情暴躁,简直就是个翻版的常遇春,汤和还真不一定压得住他们! “陛下可以放心,云南战事不会拖延太久,相反正是此次我大明破局的关键,云南战事必须尽快结束,然后诸将全部北上,抵御来袭的蒙古大军!” “待邓世叔扫清辽东,便可经辽西走廊杀入大宁,与李文忠军、冯胜军、傅友德军练手,包夹王保保,一战定乾坤!” 李祺当然不担心。 那可是沐英,世镇云南的沐家奠基人! 只是因为现在名将众多,所以沐英没有出头的机会罢了,这一次就是给他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老朱陛下沉吟良久,最后点了点头。 “就这样定吧,五府遴选战将名单,然后昭告天下!” “这一次,我大明将会与北元进行最后的国战,六部百司务必全力配合,任何人胆敢懈怠敷衍,族之!” 议事结束之后,老朱陛下单独留下了李文忠,这个文武双全的亲外甥。 李文忠明白,老朱这是担心北平局势,担心他能不能挡住那王保保。 “保儿,你有信心吗?”老朱忧心忡忡地问道。 李文忠没有回答,而是沉默了良久。 就在老朱不知所措时,李文忠突然开口,令他勃然变色。 “舅父,上一次北伐,我身陷重围的时候,看到了……大哥!” 老朱闻一怔,脸色复杂到了极点。 李文忠口中的大哥,不是旁人,正是朱文正。 太子标尚未降世之前,老朱陛下只有三个子侄,亲侄子朱文正,亲外甥朱文忠(李文忠),义子朱英(沐英)。 而朱文正有多么耀眼呢? 文韬武略,功勋卓著,二十五岁便成了朱元璋集团的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 一场洪都保卫战,更是让天下人都知道了这个绝世战将,这个力挽狂澜的大都督! 那个时候的蓝玉,还只是个靠着常遇春姻亲关系作威作福的裨将罢了,算什么东西。 “舅父,不管大哥有何过错,这么多年过去了,舅父心中怒气难道还不能消除吗?” 李文忠泪流满面地跪倒在地上,哭得泣不成声。 老朱陛下也红了眼眶,他张了张口想要解释些什么,可最终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他何尝不疼爱那个杰出妖孽的亲侄儿呢? 可是他太耀眼了,野心也太大了,大到朱元璋都容不下他! “咱从来都没有怪他,从来没有!” 朱元璋摸着李文忠的头,眼泪也不禁掉落下来。 “如若不然,咱又怎会给他那儿子一个郡王呢?这都是他应得的,但凡他当年……” 话没有说完,朱元璋便说不下去了。 “舅父,守谦那孩子,性情乖戾,阴贼险狠,日后必成祸患。” “外甥恳请舅父,将他交给文和教导,如此外甥也能安心北上,与王保保决一死战!” 李文忠之所以提及朱文正,就是放心不下朱守谦,所以才会出请求。 交给李祺教导培养,这是李文忠唯一想到的解决办法。 别说什么郡王了,秦王、晋王、燕王这些皇帝亲儿子,李文和都是照抽不误,他朱守谦还能咋办? 老朱陛下点了点头。 “好,咱答应你。” “但你也要答应咱,安全归来!” 李文忠擦干眼泪,躬身离去。 老朱神情怅然地看着他的背影,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往日的画面。 三个小崽子正在校场角力,他和妹子含笑看着,怀里还抱着标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