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第323章 他绝不可能有粮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3章 他绝不可能有粮食!(1 / 1)

fy朝廷有粮食! 让百姓稍安勿躁! 粮食马上就会进京! 这是仁德无双太子标亲口说出的话。 消息一经宣扬,整个京师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原本躁动不安、暗流涌动的京城,也因为太子标这一句话,直接就偃旗息鼓了。 太子标凭借他那崇高的个人威望,成功压制住了这甚嚣尘上的流蜚语。 一处密室之中,一群商人正聚在一起。 “你们说,太子殿下说的是真的吗?” “对啊,哪里来的粮食呢?” “虚张声势吧?” “不可能啊!” 一名商贾眼中精光闪烁。 “不!”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话是太子标在朝堂之上亲口说出来的!” 这商贾冷笑道“换句话说,太子标要为此负责!” “一旦没有粮食进京,那他的威望与贤名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这个道理我都懂,你们觉得老朱陛下不懂?还是太子殿下不懂?” 此话一出,全场皆寂。 道理很简单。 太子标既然敢说出这句话。 那就证明他底气十足! 也就是说,他们手中真的有粮食! “那我们该怎么办?” “真要等粮食进京,我们手里那些可就全砸在手里面了!” “对啊,那可是我全部家底换成的粮食,如果不及时卖出去,变成陈粮什么的,这辈子都白折腾了!” 这些商贾响应背后大人物的号召,变卖家产全力收购粮食,就是等着一波肥,抓住这次灾情赚他个盆满钵满。 可问题在于,要是粮食卖不出去的话,那是真会砸在手里,他们只会亏得连底裤都不剩! “要不我们……趁早卖了吧?” 一人小心翼翼地说道。 “这些朝臣士绅与老朱陛下斗法,我们这些商贾夹在里面,必死无疑啊!” “还不如响应朝廷号召,尽快把粮食卖出去,至少能落得个心安。” 可为首商贾却又叹了口气。 “我们这样做,别说老朱陛下了,背后那些权贵士绅都不会放过我们!” 这话一出,一众商人神情都是一黯。 他们是商人,虽然手里握有大量金钱家底,却没有任何的地位权力。 只能依附于权贵身后辛苦奔忙,大半的利润都进了权贵的囊中。 若是惹恼了老朱陛下,这些权贵绝对不会为了他们与皇帝大起冲突,没有他们权贵们随时会找到有其他人顶替他们。 赚钱的工具人罢了,也不缺这一个。 商人们知道自己在权贵眼中就是个钱袋子,用完了钱袋子还留着干什么? 更不可能会想方设法地去保住什么工具人! 此刻还是明初,老朱陛下制定了严苛禁令,比如商人子弟不允许参与科举。 但这就是一纸空文,地方官府随便立个名目,比如过继等方式就能将商人子弟改成民籍,就算是查出来是地方官所为都找不到任何违反律法的地方,朝廷可是允许过继的,继子与生子是享受同等权利的。 而这就是商贾心甘情愿依附权贵,给他们当工具人的真正原因! 他们一直在通过金钱的力量影响权贵,并且也在培养自己的子侄,只要有族内子侄获得功名,那么整个家族都能改变命运! 总有一天,商人们的子侄也会进入大明官场。 可现在商贾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地位卑贱,如果斗争激烈的时刻,他们绝对会成为斗争的牺牲品。 这一次的粮食之战,说穿了其实是文官在与皇帝争夺权力,商人不过是文官手中可以打出的一枚棋子罢了。 “我们还是再观望一下吧。” “先看看是否有粮食进京,如果真有的话,等等大人们的消息再决定怎么做吧。” 为首商贾颇有威望,“现在我们只能什么都不做,静静等待消息,否则就会是一场滔天祸事!” 众人纷纷附和,无非就是观望而已。 与此同时,另一处奢华府邸。 大量官员聚集在此,房间里面气氛凝重。 “你们都说说。” “太子殿下这话是真的吗?” 一人把玩着茶盏,脸色阴晴不定。 “不太可能吧?” “南方的粮食,全在我们手中。” “北方又是大旱,哪里还有粮食?” “至于巴蜀之地确实有粮食,可就算真调动了,总得有文书痕迹,有民夫抽调吧?什么都没有,明显不可能啊!” 众人你一我一语,反正都认为不太可能。 “但太子殿下底气很足啊!” 这确实是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太子标的底气何在? “无论如何,这一次我们都必须要赢!” 为首之人眼中寒光闪烁。 “一个缺钱的帝王,才能够受到我们名教子弟的约束!” “不能让上面太有钱啊,否则对我等而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后儒家门徒地位超然,儒学也成为历代显学,儒家门徒更以“名教子弟”自居,彰显出自身高贵的身份。 帝王太过强势,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而且还是一个有钱的强势帝王,那对臣民而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想打仗就打仗! 想杀人就杀人! 这样的帝王谁受得了? 这一次文臣缙绅为什么会狗急跳墙? 还不是因为老朱陛下派遣了李文和率领水师出海,远征倭国! 先是廖永忠剿灭了张芳余孽,紧接着李文和又率水师远征倭国,傻子都看得出来,皇帝陛下这是决心已定,准备废除海禁了啊! 海禁一废除,朝廷下一步是什么? 开展海洋贸易! 如同前宋那般,通过海贸征收关税! 这是士绅缙绅绝对无法容忍的事情! 历史上永乐帝之所以让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去捞银子,让皇室掌控这海洋贸易之路,皇室有钱了才能练兵才能打仗,不受文臣缙绅限制掣肘,永乐帝才能六飞五渡,打得鞑靼瓦剌抱头鼠窜!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才会一直被文臣缙绅抵制谩骂,一直被文人抨击泼脏水,因为这海洋贸易他们没有分到半点利益,全部都被皇室和武勋给得了去。 现在,李祺就是要做同样的事情。 郑和是等不了了,但是洪武朝多的是名将! 第一步已经成功踏出去了! 文臣缙绅也看出了这其中的猫腻,所以才会狗急跳墙! 可惜,即便李文和不在,大明却还有太子标! 这可是他们亲自培养出来的……完美储君!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