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六年五月初,太仓,刘家港。 此地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现在也是一个繁华热闹的贸易集市。 刘家港是名扬海外的古港良港,容“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门户”,此前已有“六国码头”和“天下第一码头”之称。 这块富地,水陆交通方便,自然资源丰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东南沿海一带有着众多丰富航船经验的驾船民工,和一大批优秀“船老大”可供挑选。 这里商贾云集,商品充足,船队补给容易。 太仓又是离金陵最近的临海港口,近在咫尺,便于朝廷与船队联系,因此也成了此次水师出海的起锚点。 大明迁都之后,一般出海流程,都是从天津卫出发,出了渤海进入到黄海,沿着黄海一直南下,进入到东海就可以抵达琉球,整个过程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现在从刘家港出发,差也差不了多少。 这一日李祺早早地起床,还是一如既往地孤身离去,没有惊醒李善长夫妇。 但他不知道的是,等他上了马车,李善长夫妇早已在门前哭成了泪人。 儿子出海上战场,做爹娘的哪里有不心疼的啊! 可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强忍着泪水,以免让儿子挂念。 李祺坐在马车里面,掀开车帘静静地注视着大明京师。 街道上随处可见人影,还有做小吃的商贩挑着小摊子售卖早点,面条、米饭、包子、炊饼,各种各样,生意也是相当的火爆。 看着眼前的一切,李祺脸上就挂满了笑容,这才是一个繁华京师该有的景象。 抵达港口,很是安静。 因为整个刘家港都被全面封锁了起来,一个个码头上停满了巨大战船,正是巢湖水师,或者说大明水师! 大明水师,这是当世最强的水军,没有之一! 据《明史》记载,郑和奉永乐皇帝之命,率领大小船舶两百余艘,官兵近三万人,其中大型宝船六十二艘,最大者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设有九桅十二帆,最远航线达六千海里以上,绘制了最早有航路的航海图…… 郑和船队,规模之宏大,人数之众多,组织之严密,是十五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 此外,在大明王朝巅峰鼎盛时期的永乐十八年,大明王朝拥有三千八百余艘船,其中一千三百五十艘巡船,一千三百五十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四百艘大船和四百艘运粮漕船,其中二百五十艘是远洋宝船,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 事实上,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那个时候的大明水师,其总规模相当于十个西班牙无敌舰队! 当然,现在还只是洪武朝,尚未经历永乐年间的造船业飞跃式发展,水师规模还没那么恐怖,基本上都是巢湖水师的底子,以及陈友谅、张士诚和方国珍这些枭雄积攒下来的家底,饶是如此也足以吊打任何一支海上力量了。 这些战船经过了全面检修,该换的换了,该重新刷漆的重新刷漆,适当的也是进行了一番改装,让这些船能够更好的适应大洋大海之中的风浪。 船上面早就已经填满了食物、水,还有各种各样的物资,全都是太子标和李善长联手督运操办,为的就是让水师将士能够吃饱穿暖,从而奋勇杀敌,早日返航! 这一日,风和日丽,江面上百舸争流,旌旗蔽空,鼓角齐鸣,明军威武雄壮,军容之盛为开国以来所未有。 邓愈与冯胜一身铁甲,二人身后是廖永忠、陆仲亨等一位位开国名将。 所有人都看向了李祺,等待着这位实际统帅的命令。 但是李祺没有开口,而是看向了不远处。 “再等等!” 等? 等什么? 邓愈和冯胜对视了一眼,脑海中闪过了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随即整个人都兴奋得颤抖了起来。 下一刻,禁军大统领王弼策马赶到,上十二禁卫军开始清场。 “陛下降临,所有人准备迎驾!” 陛下来了! 他竟然要亲自送行! 十万将士瞬间激动了起来。 李祺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一杆大明黄龙旗迎风飞舞,紧接着便是大明皇帝的天子龙撵。 这一次,持鞭驾撵之人,赫然正是太子标。 在他们身后,是李善长、刘伯温和汪广洋这些文武百官。 老朱陛下在太子标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快步来到李祺等人身前。 李祺率领众将立刻跪倒在地,向大明皇帝陛下跪地行礼。 老朱上前一把扶起了李祺,然后是邓愈和冯胜。 “行了,都平身吧!” “朕本不欲前来,但朕的将士即将出海远征,若是不来朕心里面不安!” 三军将士纷纷瞪大了眼睛,神情激动地看着老朱陛下,一个个都在等待他的下文。 “今日是你们启航出征的日子,此去倭国隔着汪洋,大海之上波涛汹涌,危险重重。” “你们为了我大明,离开了自己的父母,放下了妻儿,你们是真正的勇士,是大明的英雄!” 随着老朱陛下的声音响起,在场的将士一个个都忍不住握紧了自己的拳头,一个个仿佛打了鸡血一般。 “你们且安心前去,不要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朕会赡养你们的父母妻儿,大明会一直供养到老。” “立下功勋的将士,大捷还朝后定有封赏,公侯将相,皆有可能!” 为了激励三军将士,老朱陛下不惜拿出了公侯爵位! “待你们大捷还朝之日!” “朕还会在此地等候你们,亲自予以封赏!” 皇帝陛下的亲口承诺,彻底引爆了现场气氛。 所有远征将士全都激动得热血沸腾,身子发颤,甚至是泪流满面。 李祺率领众将跪地谢恩,随后他躬身向老朱陛下行礼,便看向三军将士怒喝道“登船!启航!” 随着他的话音一落,三军将士逐一登船,一艘艘战船拔锚扬帆,船开始慢慢的离开港口,等离开港口有一段距离之后,船帆就全部升起,在海风的之下,被吹的鼓鼓的,船的速度也是开始不断的飙升起来。 李祺站在甲板面上,看着不断挥手的老朱陛下和太子标,也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但他不愿回头,率领水师舰队朝着大海驶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水天相接的视野之中渐渐的越来越小,最终完全消失在大海之上。 老朱陛下和太子标没有离去,而是一直默默的看着船只在视野之中消失,期间没有任何的动作和话语,直到船队彻底消失在视线之中。 “爹,他们能平安归来吗?”太子标怔怔问道。 老朱陛下重重地点了点头,“一定会!” “一定会的!” “他可是毒士李文和啊!” “为了这一仗,他筹谋了大半年的时间,武库都被他给搬空了,又怎么会败呢?” 太子标“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