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雨阅读>其他类型>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第110章 中秋夜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中秋夜宴(1 / 1)

中秋佳节,如期而至。 李祺早就接到了通知,做好准备前去赴宴。 中秋节定型于唐,却兴盛于宋。 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就将春节、端午、中秋定为三大节日。 所以,每逢中秋佳节,都会举办各种盛大的庆典,场面浩大,热闹非凡,号称“不夜城、通宵庆贺、至晓方休”。 但是大明朝的法定节日只有三个:正旦节、冬至节、元宵节。 正旦节从正月初一开始,文武百官要放假五天;冬至节从冬至那天算起放三天假;而元宵节,从永乐七年开始“赐朝参京官元宵节假,从正月十一日开始,至二十日,十天不上朝、不奏事”成了惯例。 是以中秋节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基于前宋朝廷王朝的影响,仍旧是百姓团圆欢庆的佳节。 而流传下来的一个习俗,那就是中秋赏灯。 赏灯会,是元宵节的习俗,中秋的赏灯是指中秋夜里放水灯,以及每家在高处悬花灯。 家家户户的水灯漂浮在水上,将水道点缀得如同天上的银河。 繁星点点,点亮着中秋夜,也照亮着人心。 而皇城宫廷更加华丽奢侈,能工巧匠制作的花灯各式各样,高楼殿宇间悬挂的花灯,可高数丈,精致美观。 李祺跟着李景隆一边入宫,一边欣赏着这美景,也是忍不住有些慨叹。 上至天子皇室,下至贫穷布衣,在这中秋佳节,用着自己的方式庆祝,这才是生活啊! “景隆,这宴会会持续多久?” 李祺低声问道。 李景隆闻一愣,随即似笑非笑地开了口。 “怎么?你还有约?” 嗯,确实有约。 这么美的景色,当然要带着可爱多出宫啊! 谁乐意在宫里面跟皇帝一起吃饭,吃的还不开心。 “那可不,这怎么都得找个佳人一起赏灯啊!” 听到这话,李景隆忍不住笑骂道“祺哥儿,你是真牛逼啊!” 他当然明白,李祺口中的佳人,正是皇帝陛下的长女,临安小公主。 “陛下要是知道了,会不会打断你的狗腿?” “呵呵。”李祺翻了个白眼。 “赶紧说说,得多久时间,等着去约会呢!” 李景隆无奈地瞟了这家伙一眼,叹气道“具体时间多久谁都不能确定,宫中在赏灯之余,也会安排一些游戏如踢蹴鞠、排布龙灯、群臣斗酒论诗等等助兴。” “王公大臣们,自然也会抓住机会在皇帝陛下面前表现自己,以取悦龙颜,所以这宫中的中秋赏灯宴,气氛极佳,热火朝天,反正就是图个乐呵,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地过佳节。” 具体时间不定? 那就有些麻烦了嗷! 李祺眉头一皱,转身就想开溜。 结果迎面就撞见了太子爷朱标。 “李祺,你往哪儿走?方向走反了吧?” 朱标似笑非笑地看着李祺,后者立马就老实了。 “标哥,小临安呢?” “父皇设宴犒赏群臣,母后同样会设宴,犒赏嫔妃命妇,以及那些小家伙,临安也在里面。” 说白了,这都是皇帝皇后笼络人心的一个大好时机。 “那等会儿标哥能不能出手相助?” “月色真美,风也温柔,不出去欣赏一二,说不过去啊!” 朱标本能地就想拒绝,因为公主私自出宫,影响不太好。 可这种佳节,确实是个不错的机会,大家都很高兴,过节嘛不开心怎么能行? 太子爷咂了咂嘴,然后笑道“那你等着,孤带小临安跟你汇合,一起去。” “这些个小家伙,平日在宫里面憋坏了,带他们一起出去散散心,玩乐玩乐!” 朱标就是朱标,光是这份仁心,就足够让人敬佩了。 难怪他能压服那一众兄弟,不是没有原因的。 此刻整个皇宫都是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 早在半月之前,宗正寺、光禄寺、太常寺、内侍省等等相关部寺就开始进行筹办,众臣们深知皇帝陛下重视,这次寿宴也筹办得格外尽心,用各种绫罗绸缎,各种花灯彩瓦将皇宫扮得花团锦簇、瑞气万千。 这次有资格参加夜宴的官员及家眷皆在正五品以上,但并不仅仅限于职事官,还有军官、散官、勋官、爵官,凡在京五品以上官员皆有资格参加。 只是根据官职不同,所携带家眷的数量有限制,即便是这样,规模还是立刻膨胀了数倍,参加宴会的人数将有数千人之多。 而且大部分臣子也比较识趣,基本上都只是带上了自家夫人,前去偏殿参与皇后娘娘的小宴会,以此在京城贵妇圈子里混个脸熟,同时也可以打探一下消息。 而李善长却因为病重,所以并没有前来。 李祺作为韩国公府的代表,加之皇帝陛下特意点名,他也不得不来。 一行三人很快来到了乾清宫正殿,老朱陛下宴请百官的地方。 刚刚抵达此处,李祺就看到了很多熟人。 吏部尚书滕毅,户部尚书杨思义,礼部尚书钱用壬,兵部尚书陈宁被废暂时空缺,名义上由大将军徐达兼任,刑部尚书周祯,工部尚书单安仁。 自老朱陛下废除中书省,权分六部之后,大明王朝六部职权大大提高,毕竟是分得了中书省手中的权势,想不提高都很难。 因此,大明王朝现如今的政治格局,演变成了六部、御史台和大都督府。 因为战事爆发,大都督府没人参会,一众顶尖名将都在忙着打仗,当然今夜他们也会犒赏三军将士以提升士气,又是一笔钱粮耗费。 御史台由御史大夫刘伯温执掌,近些日子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刘伯温趁着胡惟庸倒台,李善长病倒,再次高举屠刀对准了淮西党人。 当然刚正不阿刘伯温,从来不会炮制证据诬陷忠良,加上李祺先前险些提议废除御史官的风闻奏事之权,因此刘伯温都是找到了确凿证据才会选择出手,弹劾那些贪官墨吏,基本上是一弹劾一个准,致使淮西党人损失惨重! 现在他们看到刘伯温,那都是眼睛冒火光,恨不得冲上去咬死这个诚意伯。 李祺轻笑了一声,也不想多生事端,开始找自己的位置。 刘伯温能够如此成功,背后离不开的老朱的默许。 换句话说,老朱才是那个想收拾淮西党的人! 因为不管是陈宁,还是胡惟庸,甚至是李善长,都触碰到了老朱的逆鳞! 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